摘要:媽媽製作油卷饃是原始的手工做法,先將瓷盆中發好的面置於案板上,然後用刀切成數塊,一塊一塊進行揉搓,每塊揉完又合在一起,再分割數塊再揉搓,這樣至少要反覆三、四遍,直至麪糰光滑勁道,接着母親便將麪糰分次擀成約1釐米厚的面片,在上面均勻的抹上一層油,撒上適量的鹽、椒葉、辣椒麪,再揪一塊麪將其擦抹均勻,從面面邊沿捲起呈筒狀,最後用刀剁成一個個饃形,一個個油卷饃便做好了,有時候爲了使油卷饃式樣更加好看,母親便會將每個饃型從中間用刀一分爲二,然後對摺起來,用手拉長卷起,霎時油卷饃便成了“花捲饃”。印家最深的是每到中秋節來臨之時,母親纔會打開牆角桌子上的瓦面甕,舀出幾碗平時捨不得喫的頭茬麪粉,拌上酵母和好面開始準備過節的白麪饅頭和我們喜歡喫的油卷饃。

文/王守忠

鄉土風情

臨猗油卷饃

“油卷饃”也叫花捲饃,在我的晉南臨猗老家,人們更加喜歡稱它爲“油卷饃“,因爲在蒸饃的時候會在裏面放點油、鹽、椒葉、紅辣椒麪,然後捲起來,所以家鄉的人們叫它“油卷饃”。

記得小時候家鄉人蒸的油卷饃有兩種,一種卷的時侯裏面不放辣椒麪;另一種放上自己家搗的幹辣椒麪,蒸出的饃層次清晰,白裏透紅,鹹香可口,讓人味蕾生津,饞涎欲滴,有人把它叫做“紅眼油卷”。我最愛喫母親做的辣子油卷饃。但那時侯農村經濟困難,生產隊分的糧食難以解決溫飽問題,只有在逢年過節才能喫到這種“油卷饃”。

印家最深的是每到中秋節來臨之時,母親纔會打開牆角桌子上的瓦面甕,舀出幾碗平時捨不得喫的頭茬麪粉,拌上酵母和好面開始準備過節的白麪饅頭和我們喜歡喫的油卷饃。由於急於喫到盼望已久的油卷饃,我總喜歡在母親身邊跑前跑後做她的小幫手,一會在案板前跟母親學着揉麪,一會在鍋臺邊添水拾柴,拉風匣拐好像是我的“專利”。每到此時母親總會鼓勵我說:“添上個驢糞蛋,也能讓我輕一半”。

由於平時的耳聞目染,至今母親做油卷饃的情景我仍記憶猶新。媽媽製作油卷饃是原始的手工做法,先將瓷盆中發好的面置於案板上,然後用刀切成數塊,一塊一塊進行揉搓,每塊揉完又合在一起,再分割數塊再揉搓,這樣至少要反覆三、四遍,直至麪糰光滑勁道,接着母親便將麪糰分次擀成約1釐米厚的面片,在上面均勻的抹上一層油,撒上適量的鹽、椒葉、辣椒麪,再揪一塊麪將其擦抹均勻,從面面邊沿捲起呈筒狀,最後用刀剁成一個個饃形,一個個油卷饃便做好了,有時候爲了使油卷饃式樣更加好看,母親便會將每個饃型從中間用刀一分爲二,然後對摺起來,用手拉長卷起,霎時油卷饃便成了“花捲饃”。

那個時候,家裏窮,糧食不多,油更是少得可憐,每次做油卷饃,母親都是精打細算,少之又少,母親常告誡我說:過日子就要細水長流,且不敢大手大腳,鋪張浪費。儘管如此,母親做的油卷饃的味道至今仍讓我滿口濃香,回味無窮。

油卷饃,家鄉的美食,母親的味道,濃濃的親情,難忘的記憶。

文/王守忠 圖/馮建民攝影作品及網絡素材 編輯/陳軍芳 臨猗網原創發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