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沈從文,相信大部分人首先想起的就是《邊城》這部小說,青山綠水之間的純潔愛情糾葛,可是寫出這部作品的沈從文卻一直被稱爲是個“鄉下人”、“土包子”,尤其是錢鍾書這個少年天子,尤其不把沈從文這種從鄉下來的人放在眼裏,曾經直言嘲諷沈從文就是個“鄉下人”,除了錢鍾書,就連國學大師劉文典也對沈從文很不喜歡,覺得沈從文“太土了”,甚至在西南聯大討論升沈從文當教授的會議上,劉文典直接笑嘲:那我豈不是太教授了!

錢鍾書嘲諷沈從文是個“鄉下人”,諾貝獎終身評委給了他公正評判

這其中還有一個小插曲,劉文典和沈從文同在昆明的時候,日軍飛機轟炸,劉文典抱着書籍就往前跑,結果看見了也在跑的沈從文,就生氣地說:我跑是爲了將學生們講《莊子》,你這種要什麼沒什麼的人有什麼資格跑?毋庸置疑,沈從文在這對天生驕子之中,精神上可以說是受盡了委屈。

錢鍾書嘲諷沈從文是個“鄉下人”,諾貝獎終身評委給了他公正評判

有人說沈從文對待這些辱罵態度很平和,只是笑笑就過去了,其實根本不是這樣,我們舉一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1948年,郭沫若在香港點名批評了沈從文,沈從文得知這個消息之後,心態直接崩了,最後險些自殺,如果沈從文真的是一個“厚黑”之人,他應該是做不出這樣的事情的。

錢鍾書嘲諷沈從文是個“鄉下人”,諾貝獎終身評委給了他公正評判

沈從文的內心深處帶着文人和農村人的自卑,在文化大革命期間,他被批鬥,忍受了多少辱罵和折磨,還被逼着去打掃婦女廁所,這對於一個男人來說就是一個恥辱,但是沈從文還是堅持忍了下來。有一次,一個美國記者前來採訪沈從文,卻沒想到正好看見沈從文在打掃女廁所,這位記者很驚奇,這麼一個大文豪爲什麼落得這麼一個下場,於是就安慰沈從文:您真是受委屈了。沈從文聽完再也忍不住心裏的委屈,直接趴在記者的肩膀上就哭了。

錢鍾書嘲諷沈從文是個“鄉下人”,諾貝獎終身評委給了他公正評判

很多人說沈從文沒有文采,他的作品也沒有獲得什麼獎,但是事實上沈從文曾經與諾貝爾文學獎擦肩而過,就在2000年,諾貝爾文學獎終身評委,馬悅然爲了紀念1988年去世的沈從文,寫下這樣一篇文章《中國的“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並且將這篇文章發佈在香港的《明報月刊》上,文章中就說道:沈從文的名字曾經被選入1987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的終審名單,當時內部評審支持沈從文的就不在少數。我個人確信,如果1988年他沒有去世,那麼他將能獲得這個獎項。

可惜的是,這個一生被別人瞧不起的沈從文最後還是沒有看到這個結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