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恐惧症的诊断并不困难,主要以临床表现为依据。并根据对某一特定物体或情景的恐惧程度异常,与实际危害不相对称,明知恐惧不合情理,而又无法控制,不由自主的出现强烈的恐惧情景,并采取回避行为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候群。在儿童青少年诊断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对恐惧的严重程度如果患儿恐惧心理一般,又没有影响儿童青少年玩耍、认知、学习和社会功能,又未造成心身健康危害的,应慎做诊断。

2、如果儿童青少年恐惧心理和情绪体验持续时间短暂,发生频率又少,常为一次性,年少儿童常因社会适应性的不断增加,或经家长不断安抚而逐步好转,所以6岁以下儿童也应慎下诊断。

3、在6岁以后或到了青少年时期,常以恐惧为主,又持续不见好转时,在符合以下情况时,方可做出诊断。①对某些环境中的情景或处境出现强烈的恐惧,恐惧程度与实际情况或危险程度不相对称;②恐惧发作时,既有焦虑又伴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者;③有报复或持续回避行为;④也知道自己恐惧过度,既不合情理而又无法控制者;⑤对恐惧的情景、物体、声音、光线的回避,必须是儿童青少年曾经出现过、感受过或发作过以上的突出症状者;⑥排除儿童青少年焦虑症、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癔症和其他神经症患者。

4、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及诊断标准》2000年版(简称CCMD-3)中,符合神经症诊断标准。

5、以恐惧为主,还需要符合以下4项 ①对某些客观物体或处境有强烈恐惧、恐惧程度与实际危险不相称;②发作时有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③有反复或持续的回避行为;④知道恐惧过分、不合理或不必要,但无法控制。

6、对恐惧情景或事物的回避,必须是或曾经是突出症状。

7、排除焦虑、精神分裂症、疑病性神经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