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三國,諸侯割據,能夠在如此激烈鬥爭中存活下來,並且能夠雄踞一方的都非常人。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平定二袁,成爲了北方最強大的勢力;劉備憑藉仁義之名廣招天下英才,一生輾轉之下也成了一方諸侯;孫權承襲父兄之業,與曹劉三足鼎立,也是亂世之中的翹楚。

在三方勢力中,劉備和曹操年紀相仿,而孫權執掌江東的時候卻只是一個剛剛十八歲的小夥子,但是年紀並沒有成爲限制他能力的因素,他的能力是得到過曹劉二人的親口稱讚的。

孫權是江東孫堅的次子,自幼就非常的聰明,展現出了非比常人的能力。孫堅死後,孫策帶領江東子弟渡過長江,擊破劉繇,將在阜陵的家人接回曲阿,此後孫權就開始跟隨在孫策左右。

孫權爲人仁愛明斷,崇尚俠義,喜歡供養賢才,因此年紀很小就已經和父兄齊名。孫權每每跟隨孫策身邊參與軍務決策,孫策都深感不及,自嘆不如。每當孫策宴請賓客的時候,總會笑着對孫權說“這些人以後都會是你的手下”。

孫策收丹陽、吳、會稽三郡後,年僅十五歲的孫權就被任命爲了陽羨縣長,先後被吳郡太守朱治察舉爲孝廉,被揚州刺史嚴象舉爲茂才,後又代理奉義校尉。

孫策被刺身死之後,臨終之前讓孫權接替自己的位置,並說“舉江東之衆,決機於兩陳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可見孫策也非常認可孫權的才能,於是年僅十八歲的孫權開始執掌江東大權。

孫權繼承父兄之業後,江東的局勢並不穩定,於是孫權聽從兄長遺名,“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重用東吳舊臣,一同江東。赤壁之戰中,孫權又任命周瑜爲大都督,大敗了勢力最爲強大的曹軍。

濡須口大戰中,曹操與孫權大戰一個多月而不能取勝,就堅守不出。孫權率兵前往曹營巡視曹操在見了孫權帶領的軍隊紀律嚴明之後,不禁感嘆“生子當如孫仲謀”,可見曹操是多麼的認可孫權。其實曹操之前,劉備也曾發出過“孫車騎長上短下,其難爲下,吾不可以再見之”的感嘆,意思就是孫權是一個不一般的人。

年僅十八就統領江東,並且能夠和曹操、劉備這兩個大梟雄三分天下,孫權的能力也是毋庸置疑的。年輕時候的孫權卻是是一個英勇傑出之人,但是他晚年時期卻也犯了糊塗,和他年輕時候的英明形成了鮮明對比。

孫權活了71歲,也是三國三雄中活得時間最長的一個。孫權稱帝之後,將長子孫登立爲太子,但是孫登很早就去世,於是孫權就立三子孫和爲太子。

太子孫和自小就非常的聰明伶俐,深受孫權的鐘愛,孫權常常把他帶到身邊,所受賞賜也是其他皇子不但能比的。

孫權另有四子孫霸,也是孫權所寵愛的一個兒子,受封魯王。魯王孫霸對孫和被立爲太子一時一直不服,於是就暗中勾結大臣,集結黨羽來陷害太子。孫權禁止皇子和大臣勾結,但是並沒有什麼作用,朝中大臣分爲兩派,分別支持魯王孫霸和太子孫和,這也就是兩宮之爭。

在這樣的情況下,孫權最後選擇了廢孫和而殺孫霸,改立七子孫亮爲太子。在晚年的時候,孫權又感到後悔,就想復立孫和爲太子,但是遭到了長女孫魯班的阻撓,最終也沒能成功。

孫權死後年僅十歲的孫亮即位,做了六年皇帝之後被廢,由孫和之子孫皓繼承了皇位,十六年後被西晉所滅,投降了西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