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場景:好不容易過週末,本來積攢了很多事要處理,但窩在牀上就是不想動,連午飯都是在牀上叫外賣解決的,抱着手機打會遊戲,刷會熱劇,不知不覺一天就過去了。

時間管理鼻祖《奇特的一生》:普通人打發時間,聰明人利用時間

有時候,領導讓寫一份報告或文件,開始總是拖拖拉拉,沒有動力,直到截止日期來臨,才着急忙慌地趕出來,在最後時刻提交上去。

還有時候,總是有無數的事情要處理,每天忙的焦頭爛額,連喝口水的功夫都沒有,一天下來,把自己累的夠嗆不說,還有很多事情沒有處理完,還要遭受老闆的責罵。

這些場景很多人都經歷過,出現這些問題,歸根結底都是因爲我們沒有做好時間管理。

一、時間記錄的開山鼻祖——柳比歇夫

現在社會節奏很快,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時間管理,很多時間管理的書籍也越來越受大家的追捧,如李笑來的《把時間當做朋友》、艾力的《你一年的8760小時》、鄒鑫的《小強升職記》。如果你留意會發現,在這些暢銷的時間管理書籍中,總離不開一個厲害的人物——時間管理鼻祖柳比歇夫。

時間管理鼻祖《奇特的一生》:普通人打發時間,聰明人利用時間

柳比歇夫

柳比歇夫是前蘇聯的昆蟲學家和哲學家。他一生髮表了70多部學術著作,並利用業餘時間寫出了無數的論文和科學回憶錄。他的文稿數量之大連高產的作家都望塵莫及。

有一本專門介紹柳比歇夫時間管理的書叫做《奇特的一生》。在這本書中,詳細描寫了他如何利用時間記錄法規劃自己的一生,並展開行動和科研,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柳比歇夫開創了時間記錄的先河,也將時間管理做到極致,爲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經驗和財富,下面就讓我們一起揭開時間管理的祕密吧。

二、將時間利用到極致,不放過一塊“邊角料”

每一個牛x的人背後都有一個做事情死磕到決心和把事情做到極致的堅心。柳比歇夫對時間的利用就做到了極致。

時間管理鼻祖《奇特的一生》:普通人打發時間,聰明人利用時間

奇特的一生

其一,他總是想盡辦法利用所有的“時間下腳料”,絕不錯過每一分鐘。比如乘電車、坐火車、開會、排隊等等一切間隙時間。

作爲科研人員,他們的會議非常多,爲了不浪費寶貴的時間,他經常在那些廢話連篇的會議上演算數學題,不錯過任何學習的機會。

出門旅行時,他會選擇看小部頭的書,比如學習英語,他的英語就是在這些“時間下腳料”中學會的;長期出差時,他則會把要鑽研的大部頭提前寄到目的地。

時間管理鼻祖《奇特的一生》:普通人打發時間,聰明人利用時間

時間邊角料

其二,合理分配時間,把精力最旺盛的時間用在刀刃上。

在時間管理上,他不僅計算好所有時間分配,還會結合自己的精力狀態,將效率最大化。

比如他每天讀書的時間安排:早上頭腦清醒時,讀嚴肅的哲學、數學方面的書籍;鑽研一兩個小時,腦子有點遲鈍後,閱讀相對輕鬆的歷史或生物方面的著作;等腦子累了之後,再看文藝類作品。根據自己頭腦的清醒程度,選擇適合的讀物,將好鋼用在刀刃上。

同樣,在坐車時,他也有不同的讀書策略。坐車時,他一般不會只帶一種書,而是兩三種。如果是在起點坐車,基本都會有座,他不僅可以看書,還可以做記錄。如果是在中途上車,車上很擠,他就會找一個可以站穩的地方看些相對輕鬆的小冊子。

時間管理鼻祖《奇特的一生》:普通人打發時間,聰明人利用時間

三、記錄不是目的,重要的是思考

有人說《奇特的一生》是一本奇書,柳比歇夫更是一個奇人,他能把自己的時間記錄的那麼詳細,分析的那麼細緻,更重要的是記錄之後的分類和總結。

柳比歇夫的時間記錄非常詳實具體,我們可以看一下他1965年8月的時間記錄:

  • 基本科研 ——59小時49分
  • 分類昆蟲學——20小時55分
  • 附加工作 ——50小時25分
  • 組織工作 ——5小時40分

這是每個月的大分類,每一類下面還有具體的小分類,比如這個月基本科研用時59小時49分,那麼這些時間都用在什麼上了呢?

時間管理鼻祖《奇特的一生》:普通人打發時間,聰明人利用時間

基本科研

這還不夠細緻,柳比歇夫把時間記錄具體到了某件事上,讓行動更清晰。就像上面第六項日常參考書中,具體看了哪些參考書,又各自用了多少時間?

時間管理鼻祖《奇特的一生》:普通人打發時間,聰明人利用時間

日常參考書

柳比歇夫不僅單純地對時間做了記錄,而且還把時間做了詳細的分類整理,從這些時間中可以清晰的知道自己的時間都去哪了。通過時間記錄和分類,進行自我的分析與研究,找到自己的時間黑洞,讓生命得到最大限度的延伸。

柳比歇夫的時間就像真實存在的物質一樣,絕不會平白無故的消失,都可以通過記錄查找出他們變成了什麼!

四、時間記錄並不難,從這四點先開始

《奇葩說》第六季最後一期的辯題是:“窮其一生,只是一個平凡的人,你後悔嗎?”最終,選擇“後悔”持方的蔡康永戰隊獲勝,不可否認,詹青雲,龐穎這些辯手真的非常優秀,但他們最終獲勝與他們持方也有很大關係,因爲真的沒有一個人窮其一生都甘於做一個平凡的人。

時間管理鼻祖《奇特的一生》:普通人打發時間,聰明人利用時間

窮其一生平凡後悔嗎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每個人都渴望成功,渴望成就非凡的一生,即使是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小不凡,也可以證明他們沒有白活一場。沒有白活一場的關鍵就是沒有浪費時間。

很多人在羨慕柳比歇夫的同時,也會發出“這麼麻煩啊,也太難了,我可堅持不下來”的感慨,也有人甚至會產生疑問:時間記錄好是好,但是有什麼用呢?有時間做統計還不如做點更有意義的事呢?

一個好習慣的養成確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們不可能一口吃個大胖子,所以可以從簡單的小動作開始。

  • 第一、每天起牀之後,寫下當天的to do list。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行動清單。把當天要做的想做的所有事情全部列出來,一樣都不要落。
時間管理鼻祖《奇特的一生》:普通人打發時間,聰明人利用時間
  • 第二、在行動清單中挑選出三件最重要的事。我們不是孫悟空,把全身所有的毛都拔光也變不出第二個自己,所以只挑選三個最重要的事做好就夠了。
  • 第三、利用聊天工具記錄自己的行動時間。手機已經成爲不可或缺的東西,不管幹什麼都離不開手機,學會利用手機記錄時間。每做一件事前,都可以給自己或家人發送一條信息,結束之後再發一條,這些時間就可以很清晰地呈現出來了。
  • 第四、整理自己的行動時間,分析時間的分配,並作出調整。

通過時間記錄你會發現,原來人在一年中居然可以幹這麼多事,可以學到這麼多東西,原來一年可以過的如此豐富多彩。

時間管理鼻祖《奇特的一生》:普通人打發時間,聰明人利用時間

時間都去哪了

莎士比亞說過:“拋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拋棄了你。”時間就是一面鏡子,你選擇怎樣面對他,他就會怎樣回饋你。而時間記錄則是給鏡子施加了魔法,讓他不僅能照出你現在的模樣,還能照出你過去的面目。

普通人都在打發時間,所以時間照射出他們普通的一生,聰明人則會利用時間,鏡子也折射出他們非凡的成就。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