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忠,在我国历史上,有两个重要标签,一个是“农民起义领袖”,另一个是“屠蜀狂魔”。

出生在明万里年间的张献忠,和闯王李自成是老乡,同是陕西定边人。从小就桀骜不驯的张献忠,本来只是一个小小的捕快,在明末异常的社会动乱中,加入了农民起义的队伍。后来几经疯狂进攻,队伍逐渐扩大,最终在成都称帝,国号“大西”。

张献忠塑像

但张献忠并无治国才能,处理政事全靠一个“抢”字。但凡有被张献忠看上的东西,无论是富商巨贾,还是平民百姓,他都要抢过来,抢不过来就杀。就连部将抢得的财宝也要交给他本人。更不许百姓持有金银,如果被查出藏金银一两者,斩全家;藏十两者,本人剥皮,斩全家,手段之残忍,令人嗔目结舌!

早在进入四川之前,张献忠在陕西、河南、河北、湖北等地作战的时候,就搜刮了许多民脂民膏。据说,张献忠曾在成都举办斗宝大会,整整24间房屋内摆满了奇珍异宝、金锭银锭,财宝之多不计其数,令人目不暇接。

张献忠的暴政,自然激起蜀人的剧烈反抗,再加上清军的团团围困,大西政权最终无法在四川立足,选择自成都撤离时,张献忠曾下令“剿洗全城,不留一人”。

1646年,张献忠率部从成都出发,沿岷江南下转移。守护川南的是前明的参将杨展,得知张献忠乘船南下的消息,决定在成都南大门彭山与张献忠决一死战。当张献忠的军队船只行至彭山江口河段时,遭遇杨展袭击,船只被焚,数千箱金银珠宝也随之沉入岷江之底。

自从“江口沉银”发生后,上至清廷、官员、军阀,下至普通百姓,对这笔神秘失踪的宝藏津津乐道乃至垂涎已久,前来寻宝的人更是络绎不绝。历史文献中多有关于江口之战和沉银打捞的记载,但几百年来,关于张献忠是否沉银,以及沉银地点,众说纷纭。

直到2016年,眉山市公安局破获了江口古战场遗址这桩全国最大文物盗掘倒卖案之后,当地文物考古部门才在2017年和2018年对江口古战场遗址进行了两次发掘,共发现文物42000余件,是本世纪明清史领域的重大考古发现。至此,这宗300多年前的“江口沉银”谜案才算最终解开。

虎钮“永昌大元帅”金印

目前,“江口沉银——四川彭山江口古战场遗址考古成果展”在国家博物馆展出,此次展览精选500余件文物,大部分是精美贵重的金银器和钱币。其中有多枚“西王赏功”钱,册封后宫的金册,以及錾刻有“大西”年号、税种和四川地名的银锭展出。其中“西王赏功”钱铸造于张献忠占据四川之后,有金、银、铜三种材质,是用于奖励有功部将的钱形奖章。在江口古战场遗址考古发掘之前,“西王赏功”钱存世量极少。

册封金册

册封后宫的两件金册,形制与明代册封金册相似,等级极高,为大西政权建立后宫制度的物证。

刻字银锭可见“粮银”、“军饷银”等6个税名及四川境内眉州、双流等12个地名,是研究大西政权银税制度以及张献忠在四川活动范围的实物证据。

木鞘和银锭

展览中有一件迄今为止首次考古发现的木鞘。当时考古人员在现场发现了这块相对完整的木鞘,周边有银锭散落着,木鞘中间也塞满银子。据考古学家考证,木鞘的做法,就是把一根完整的木头剖成两半,把中间掏空,再装进银子,最后用铁或者铜片箍紧。用木鞘装银后,两个人一抬即走,运输起来十分方便,对张献忠这样的农民起义军来讲,非常实用。史书上对张献忠水下藏宝也有大量记载,这件文物证实了张献忠“木鞘藏银”的传说。

长沙府“岁供王府”五十两金锭

明代建立了严格的宗室爵位制度。展览中有明代册封亲王、世子、郡王以及王妃的金册、银册和金宝,涉及荣、襄、楚、荆、蜀等王府。其中一枚册封蜀王的金宝是国内首次考古发现的明代藩王金宝。据《明史》记载:亲王册封授金册金宝;亲王世子承袭爵位,只授金册,传用金宝。即每个藩王府只有一枚金宝。

金锭

银锭

展览中还展出了江口古战场遗址出土的近150枚银锭。其中刻有时间、地点、用项、官员名及银匠名的明代税银,地域涉及河南、四川、江西、广西、广东诸省,不但是明代中晚期征税制度的反映,也是张献忠主要行军路线的佐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