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看完《我和我的祖國》後,我的印象被顛覆了,因爲這部電影,聚焦的就是每一個普通中國人身上的故事,所有人都能從中發現自己的影子。上面的這四個人,和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中的人們,都是衆多爲了國家和民族付出鮮血和努力的一個個縮影。

1

今年春節假期的最後一天,長沙橘子洲,一場唱響“我和我的祖國”的快閃活動,刷爆了長沙人的朋友圈。

《我和我的祖國》刷屏朋友圈:幾代人苦難與榮光,都在這部電影裏

我沒去現場,但只是看着視頻裏衆人合唱的場景,聽着那悠揚的旋律,就情不自禁地心潮澎湃、熱淚盈眶了。

有人說,在這個時代,只有一種情懷永遠不會過時,那就是我愛我的祖國。

國慶檔,一部能喚起全民愛國情懷的電影《我和我的祖國》,C位出道,桌子身邊有很多朋友,都買好了預售票,只等正式上映。

坐在電影院裏面的時候,我一直在想,像這樣的一部主旋律電影應該要如何拍出來?

因爲以前看主旋律電影,很容易就會產生離我們很遙遠的感覺。

但看完《我和我的祖國》後,我的印象被顛覆了,因爲這部電影,聚焦的就是每一個普通中國人身上的故事,所有人都能從中發現自己的影子。

黃渤飾演的工程師林治遠,負責開國大典上的電動升旗部分,爲了一面紅旗,他和同事走街串巷去找紅綢子,別人問他爲什麼這麼較真,他嘶吼着說:

你以爲升起來的僅僅是一塊紅布嗎?28年革命,2000萬人犧牲,換來的紅旗,我們能做的只有四個字,萬無一失!

開國大典前夜,他熬了一個通宵,一遍一遍地試驗。

當國歌奏響,國旗緩緩升起時,影片中仰望着國旗的人都紅了眼眶,影片外的我,眼裏也湧出了淚意。

《我和我的祖國》刷屏朋友圈:幾代人苦難與榮光,都在這部電影裏

張譯飾演的科研人員高遠,在西北科研基地進行原子彈的研發工作,由於工作要求高度保密,他告別愛人,隱姓埋名,一去就是三年。

高遠到醫院休養的時候,心依然牽掛着原子彈工程,他打聽消息的渠道只有一種,就是問護士:今天街上有什麼慶祝活動嗎?

得到無數次否定的答案後,他心急如焚,悄悄跑出了醫院,坐上那輛他無比熟悉的公交車,就在那裏,遇到了三年前的愛人。

即使他戴着口罩,愛人還是一眼就認出了他,他垂下頭拼命否認,但在愛人說起他們之間的點點滴滴時,他滿眼都是藏不住的沉痛、思念、歉疚。

《我和我的祖國》刷屏朋友圈:幾代人苦難與榮光,都在這部電影裏

那個口罩外的眼神,深深地震撼了我,我不由得想,在那個特殊的歷史時刻裏,還有多少像高遠這樣的英雄?他們是怎樣背井離鄉、舍家爲國?他們內心揹負着怎樣的情懷和使命?

電影裏,高遠就在和愛人相遇的時刻,聽到了那個他期盼已久的好消息: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了!

當漫天的報紙像雪花一樣傾灑下來,當《歌唱祖國》的合唱聲響起,當高遠摘下口罩,露出一個蒼白卻暢快的笑容,我聽見身邊有人在低低啜泣。

《我和我的祖國》刷屏朋友圈:幾代人苦難與榮光,都在這部電影裏

我不由得想,我們能有今天的幸福歲月,是經過了多少像林治遠、高遠這樣的中國人前赴後繼的奮鬥?

他們無顯赫的名聲,但在各自的領域精益求精、鞠躬盡瘁,甚至,隨時做好了犧牲的準備。

我今天能舒適地坐在電影院裏,能夠在電影結束後穿過繁華的街道,回到溫暖的家中,是無數個他們,用青春,用鮮血,用生命換來的。

影片中7個普通人不普通的故事,讓我看到了個人與國家之間最深刻的聯結:沒有國家,就沒有個人,沒有個人的奉獻,就沒有國家的強大。

2

他叫張富清,是一名抗戰老兵,戰功累累,攻陷摧毀敵人碉堡四座,多次充當突擊隊員,兩次獲評戰鬥英雄,一次獲評特等功,三次獲評一等功.......

可是他在抗戰結束後卻選擇了歸隱,藏起功與名,連他家裏人都只以爲他只是一名普通的隊伍軍人,還是在退伍軍人普查的時候,人們才知道真相。

別人問他爲什麼不向大家說出這一切,他回答說:

“一想起和我一起並肩作戰的戰士,有很多都不在了,比起他們來,我有什麼資格拿出立功證件去顯擺自己啊?我有什麼功勞啊?”

《我和我的祖國》刷屏朋友圈:幾代人苦難與榮光,都在這部電影裏

說完,他哭了。

九死一生尤不悔,不用功名上景鍾。

他叫杜富國,一名在邊境排雷的戰士。

《我和我的祖國》刷屏朋友圈:幾代人苦難與榮光,都在這部電影裏

在一次行動中,他被地雷炸掉了兩隻眼睛的玻璃體,炸斷了手臂,滿臉都是血,胸前的掃雷服被炸成棉絮狀,頭盔護鏡被炸裂。

即使狀況如此慘烈,杜富國還想着身體恢復了再繼續掃雷,可惜他眼睛再也看不見,手臂再也沒有了。

授予勳章的時候,杜富國說:

“兄弟們,對不起,原諒我再也沒有辦法跟你們一起掃雷了,請你們替我繼續完成任務,向你們致敬,我等着你們勝利歸來。”

說完,他很快舉起被炸傷的右臂敬禮,全場人爲之淚奔,一股英雄的氣息在心中升騰。

他叫梁思禮,是近代名人梁啓超的兒子,也是火箭控制專家。

《我和我的祖國》刷屏朋友圈:幾代人苦難與榮光,都在這部電影裏

他曾經說過一段話:

我有一個好朋友,我回國了,他留在了美國。他搞的是美國的洲際導彈,我搞的是東風導彈,我的工資只有他的百分之一。

有人曾問我對此有何想法,我的回答是,他乾的導彈是瞄準中國的,我乾的導彈是保衛我們祖國的!”

他叫林俊德,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我們國家的核試驗。

《我和我的祖國》刷屏朋友圈:幾代人苦難與榮光,都在這部電影裏

晚年的時候,癌症纏上了他,醫生說他只能活幾個月,可是他在生命的最後盡頭,依然在移交國家機密科研資料,佈置和叮囑後面的實驗項目如何開展。

最後一天,他堅持了工作整整76分鐘,直到手指不能動了,他才嘆息着放棄。

上面的這四個人,和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中的人們,都是衆多爲了國家和民族付出鮮血和努力的一個個縮影。

前輩們點燃炬火,新一輩的年輕人緊緊跟隨。

一代又一代人,就這樣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3

記得2008年汶川地震的時候,我正在讀書,災情發生之後,我們和同學們紛紛在廣場的草坪上擺上蠟燭,祭奠那些逝去的人們。

我的電腦裏面一直保存着一段視頻,那是四川電視臺主持人寧遠在播報新聞,當天她在彙報災區情況,德陽市死亡一萬零二百九十餘人,綿陽市死亡九千六百四十餘人,成都市死亡四千三百一十餘人,阿壩州死亡………

說着說着,她就忍不住哽咽,眼淚不斷地滴落。

記得當時我正在學校食堂,看到這段視頻的時候也忍不住熱淚盈眶。

後來我就一直保存着這段視頻,從來沒有捨得刪。

所以,當我看電影《我和我的祖國》的時候,那個從四川來北京看奧運的孩子,在一連串戲劇性的經歷後,說出他關於汶川的故事,讓我感慨不已。

《我和我的祖國》刷屏朋友圈:幾代人苦難與榮光,都在這部電影裏

小孩揹負着汶川的故事想要走進奧運會場,和我保留那段視頻的意義是一樣的。

我們的國家,是一個遭遇過很多磨難的國家,而我們的國家現在如此繁榮昌盛,離不開前人的犧牲和付出。

他們都是普通人,但我們偌大的國家,就是由一個又一個普通人去建設的。

《我和我的祖國》刷屏朋友圈:幾代人苦難與榮光,都在這部電影裏

在知乎上有個常年霸佔熱榜的問題:身處各個行業的普通人,可以爲祖國做些什麼?

我看到一個回答很好,簡單來說,就是在你自己所在的地方發光發亮。

如果你是一名公務員,那你就做好自己的事情,多爲百姓辦點實事,對工作中藏污納垢的部分不要視而不見。 如果你是一名教師,那就教育好祖國的花朵,對孩子三觀、知識學習儘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幫助; 如果你是一名文字工作者,就多寫一些正能量和價值正確的東西,承擔自己該有的態度和社會責任。

不要先給自己下了定義:“我能做什麼啊,我就是個普通人”,每個“普通人”,都有自己的社會分工。

“國家”這個題目看起來很大很宏觀,但是把它放到每個普通人生活裏,就是做好自己分內事,過好自己的生活就夠了。

《我和我的祖國》刷屏朋友圈:幾代人苦難與榮光,都在這部電影裏

什麼是國家?

就是那個只是念一念就會哽咽不已的名字; 就是我平時會吐槽她、抱怨她,但是容忍不了其他人說她不好的母親; 就是一響起義勇軍進行曲,升起五星紅旗,就忍不住熱淚盈眶。

我們的祖國,她曾經太平盛世、所向披靡、國富民強、文化昌盛,她也曾經閉關鎖國、四分五裂、內憂外患,屢遭欺凌。

她是老者,世界文明的發源地之一,人類歷史文明綿延上下五千年,她也是幼者,建國至今,不過70年。

她有缺點、弱點、弊病、狼藉,但請不要忘記,她是從最高點跌落後,帶着泥濘,擦着淚水,一路走到今天。

她的崛起需要時間,她的強大需要積累,她的歷史,需要無數個如你我一樣的普通人去改寫!

《我和我的祖國》刷屏朋友圈:幾代人苦難與榮光,都在這部電影裏

你所站立的那個地方,正是你的中國。

你怎麼樣,中國便怎麼樣。

你是什麼,中國便是什麼。

你有光明,中國便不黑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