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條關於中國女排包機的消息在朋友圈刷屏,而刷屏的原因說起來有點唏噓。之前在很多國人心目中,像女排這樣要冠軍有冠軍、要正能量有正能量的世界級霸主球隊包機不很正常嗎?實際上,這是中國女排38年來第一次享受包機待遇。

女排38年首次包機背後:男足早已家常便飯 比賽獎金更是秒殺

之前姑娘們出國打比賽大部分時候都是坐經濟艙,有時候還是那種不提供餐食的經濟艙,偶爾坐一次商務艙或頭等艙,例如里約奧運會奪冠後回國那次。衆所周知,女排的姑娘們都是身高腿長的“高妹”,坐經濟艙肯定渾身不得勁。以前我們經濟水平不高的時候,坐經濟艙或許還情有可原;現在我們物質條件上來了,姑娘們出行條件卻沒有相應提升,着實令人有點驚訝。更何況這是一羣爲我們在國際賽場上一直斬獲各種榮譽的姑娘。

女排38年首次包機背後:男足早已家常便飯 比賽獎金更是秒殺

不少球迷一下子想到了國足(準確一點說是男足),印象中他們出去打比賽很多時候都是包機,可以說是家常便飯,有時候還要單開航線。實際上不要說是國足了,我們中超一些土豪俱樂部有時候打一些亞冠賽事,也都是直接包機,因爲個別投資人就有自己的私人飛機。

女排38年首次包機背後:男足早已家常便飯 比賽獎金更是秒殺

兩相對比,很多聲音就開始爲女排不平了,而男足也再次躺槍,被外界輿論拎出來批鬥。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說白了就是人家女排取得那麼多冠軍成績,世界盃都已經實現衛冕、拿了5次冠軍,是奪冠次數最多的球隊,出行打比賽坐的是經濟艙。你男足2002年後就再也沒進過世界盃,而且離世界盃似乎越來越遠,對球迷帶來的結果更是驚嚇大於驚喜,憑什麼還人模狗樣享受那麼好的出行待遇。

女排38年首次包機背後:男足早已家常便飯 比賽獎金更是秒殺

實際上男足和女排在各方面待遇都差距極大,除了這次包機之外,類似薪資和獎金更是前者秒殺後者。女排這次奪冠目前收到的最大 “重獎”是300萬,平均分下來每個姑娘差不多10萬(球員和教練團隊一起分)。而在男足國內聯賽的一些獎金髮放上,有的主力球員一場比賽就有可能是所有姑娘獎金總和,在衝冠階段贏一場球就獎500萬,單場比賽淨勝一個球獎200萬……

女排38年首次包機背後:男足早已家常便飯 比賽獎金更是秒殺

巨大落差引起很多國人不滿,爲女排叫屈,包括一些足球迷也認爲男足和女排比起來明顯“財不配位”。但這裏面最主要的原因不能說相關方面偏心,而是兩項運動在商業市場收益方面確實存在着巨大差距,這種懸殊不光我們這樣,國外也是如此。只不過歐美的一些女排國家隊相比我們女排姑娘在待遇上要高出很多。

女排38年首次包機背後:男足早已家常便飯 比賽獎金更是秒殺

這其實更多涉及到女排自身商業運營的問題,如果不是這種國際大賽,平時國內女排聯賽又有多少人關注?又有多少人願意買票去現場看比賽?又有多少贊助商願意像足球那樣大筆掏錢砸女排……都說要讓女排姑娘荷包鼓一點,讓她們過得好一點,但實際上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對她們物質方面的支持遠不及她們帶給我們榮譽和自豪。包括擅先生在內,我們這一行對她們的報道比例相比足球和籃球也差了不少,這幾年還算有所改善,如果放在之前比例差更大。

女排38年首次包機背後:男足早已家常便飯 比賽獎金更是秒殺

改善女排收入和待遇已經說了好多年,但效果卻很骨感。朱婷那樣的例子可以說是獨一無二,前幾年絕大部分姑娘的工資收入會低到超出你想象。期待下次女排姑娘們包機的新聞不再因爲我們的驚訝而刷屏,也希望各路商業鉅子和有識之士多爲姑娘們的荷包們提供更好的合作機遇和可持續商業運作。

女排38年首次包機背後:男足早已家常便飯 比賽獎金更是秒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