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赵奶奶很少说话,偶尔会唠叨几句老伴,曾经,只言片语,也没有人太去听她说什么。二儿子还没有孩子,他们谁都没有开口让李奶奶去。

人们都说,最大的梦想就是幼有所养,老有所依,可是,我们往往把更多的关注给了孩子,而老人,从强大走向衰落,其实可能都是一个人沉浸在悲凉之中。


采访了养老院的几位老人,才知道夕阳落下的时候,也是饱含了喜怒悲欢。


01


赵奶奶 90岁


赵奶奶满脸皱纹,整个脸就是千沟万壑。头顶已经基本没有头发了,只有一些像汗毛一样的白发。后脑勺还有一点头发,稀疏地点缀着。


这把年纪了,其实相貌已经不重要了。赵奶奶整天坐在椅子上,向外面看着,好像在看,也好像什么都没看。饭量很轻,连水喝得都不多。


赵奶奶视力还好,只是耳朵有点聋,别人要大声喊她才能听见。所以,赵奶奶整天好像都待在自己的世界里。赵奶奶很少说话,偶尔会唠叨几句老伴,曾经,只言片语,也没有人太去听她说什么。


赵奶奶这把年纪了,其实早就活够了,想走,去找自己的亲人。

“我90岁了,儿子走了女儿自顾不暇,一个人在养老院只想早点走”


赵奶奶有一儿一女,儿子前两年过世了,孙子在美国留学,就留在了那边。女儿红敏今年也60多岁了,身上也是各种病痛,看起来还不如赵奶奶。


红敏在给儿子看孩子,一个6岁,一个2岁,儿子儿媳都要上班,红敏和老伴一起照顾两个孩子,可还是力不从心,每天都觉得好累。就盼着儿子放假,能替换他们一下。


红敏照顾不了赵奶奶,所以,只能把老人送到养老院。养老院的条件一般,但是也没有办法,毕竟家里就是这个条件。红敏和老伴每个月一共只有4000多块钱,看着两个孩子,每个月都会把钱花得一点不剩。


红敏只能自己省一点,赵奶奶的孙子会给一些,将就着给老人交了费用。


红敏知道老妈孤单,这把年纪了,在养老院,老人不适应,可是又能咋办呢。在家也是赵奶奶自己,请了保姆也不放心,费用更多。


所以,有些事情,不是不知道,是没有办法。


红敏自己也走到了晚年,不知道会不会像赵奶奶一样长寿,可是红敏不盼着这些,活着,就健健康康的,能帮孩子一把就帮一把,身体不好的时候,要是能没有病痛就走了,那也是福分。不求长命百岁,只求别为难自己,也别给儿女添麻烦。


02


陈爷爷 72岁


陈爷爷有3个儿女,只是大儿子今年50岁了,至今未婚,马上就要退休了,一辈子还没个家。


大儿子年轻的时候,也曾经恋爱过,先后有两个中意的姑娘,可是老伴说什么看不上。


第一个姑娘,那时候大儿子才23岁,老伴觉得那姑娘不勤快,人长得也丑,从头到脚就是看着不顺眼。


大儿子很中意,回来软磨硬泡想要结婚。可是,老伴说什么不同意,每次想退一步,见一下那姑娘就又窜起来好多火,总之就觉得,人家配不上自己的儿子。


儿子年纪还小,不着急,怎么也要选一个如意的。


27岁的时候,儿子又喜欢了一个姑娘。


当时,儿子也是工人,可是,那姑娘却没有工作,农村孩子,只是看着勤快、本分。再一问,家里还有两个弟弟呢。


老伴还是觉得不妥,这要是结婚了,不就等于把他们全家都背在身上了吗。但也没敢说不同意,只是一再地拖着。


后来,姑娘看明白了,老人的不满意其实都写在了脸上。没用儿子表态,姑娘果断地断了个干净。


这两段感情没有结果,大儿子就像是被透支了一样,好几年不谈恋爱。别人给介绍了好多,可是,儿子的反应都很冷淡,时间长了,也就没人再操心这件事了。

“我90岁了,儿子走了女儿自顾不暇,一个人在养老院只想早点走”


紧接着弟弟妹妹都结婚,老大就彻底被耽误了。现在,老伴也走了,只剩下陈爷爷和大儿子,两个孤寡老人过日子。


陈爷爷心里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大儿子,想着他要是有个老伴,自己走了也放心。只是看这情形,怕是不可能了。


屋子里,整天没一句话,陈爷爷有时生气,大儿子也倔强得很,对付着一起过日子吧。


03


李奶奶 65岁


李奶奶现在自己生活,有两个儿子,都不在身边。他们家里都有小宝贝,一心想让李奶奶去帮忙看孩子。


可是,没法去啊,去哪一个家里,另一个都是不太高兴。况且,去了不就是做保姆吗,儿媳妇还未必待见。李奶奶老了,不想再看人家脸色过日子。


前几年,老伴突然去世的时候,李奶奶真想依傍着一个儿子过日子,可是,那时,大儿子家的老大已经长大,二胎还没生。二儿子还没有孩子,他们谁都没有开口让李奶奶去。


一直到丧事结束,他们都陆续离开,留下李奶奶一个人,期待的那句话也没有听到。


这几年,李奶奶也适应了这样的日子,想着再找一个老伴,有疼有热地过日子。


晚上有人说说话,夜里有人倒杯水。


和老徐彼此感觉都挺好的,本来想和儿女说一声,就在一起过日子了。

“我90岁了,儿子走了女儿自顾不暇,一个人在养老院只想早点走”


可是,李奶奶的两个儿子都不同意,老徐比李奶奶还大了3岁,儿子说,哪天要是病了咋办,难道李奶奶一把年纪还要侍候他吗。


老徐的儿女也不同意,因为老徐名下有一套房子,很大,应该是值点钱。儿女们总觉得李奶奶是贪图钱财的,解释不清。


一个人老了,都不知道未来的光景还能有多少,难道所有的事情还都是为了钱吗。只是年轻人,世界是他们的,跟他们解释不清楚。


这样相持着过了很久,李奶奶的两个儿子都不高兴,没有明确说什么,只是回来的次数越来越少。哎,也许孩子们也是真的忙吧。


至于年纪再大会怎么样?


李奶奶想清楚了,两个儿子在两个城市,那个地方都是寸土寸金的地方,他们住得都不宽绰,去了,也只是拼命地挤出一间小屋子给她。如果,病了,儿子儿媳都没办法侍奉,请保姆,家里就更住不下了,所以,以后的日子都看清楚了,怎么都是要自己走完剩下的路了。


李奶奶和老徐一起找了一家养老院,想着,再不行就搬过去。不求儿女照顾,也不求他们拿钱,只想着,晚年的时候别太孤单,他们能常来看看,养老院的人知道他们有依靠,也不敢太怠慢就好。


04


说实话,我都希望父母可以安享晚年,可以走的时候,我们彼此都没有遗憾。可是,做起来都很难。


我们在生活的江河里随波逐流,故乡回不去,他乡也没能变成故乡,自己生活尚且是举步维艰。这个城市勉强接受了我们,却没办法再接纳我们的父母。


朋友思思在美国,拼搏了好多年才留下。她说,父母每年来一趟,可是身体若是差了,就来不了了,自己只能找时间回。可是,也不能给父母解决什么实际问题,他们注定是要孤独终老了。


想想就觉得心疼,但是又无力改变什么。

“我90岁了,儿子走了女儿自顾不暇,一个人在养老院只想早点走”


​生活,总是给了我们一些无奈。期待着,我们可以变得更加强大,为父母撑起一片天。如果还没有,或许我们可以放弃一些名利和所谓的梦想,离父母近一点,一起吃顿饭,一起溜个弯,什么时候,他们都觉得身边有我们,有依靠。


老人的晚年,就是我们的未来,期待着老有所依,晚年不凄凉。



作者:宁静,爆文作者,10岁男孩妈妈,一手执笔,落字有声,一手带娃,诗意生活。

宁静原创,侵权必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