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綜合來看,乾隆時期的豬肉價格大約是40文居多。首先是宋代的米價,宋朝經濟最發達是在仁宗時期,當時的米價是每石700文,這個價格應該比較有代表性,因爲在北宋後期的1122 年時,有報告也提到說當時的米價已經上漲每石3000文,比起50多年前上漲了4倍以上。

這篇文章比較長(2900字左右)不耐煩看的可以直接跳到末尾看結論。

之所以寫這篇文章,是因爲一個長久以來的疑問,我們一直以來都聽到說宋朝是最富裕的朝代,而明朝萬曆年間工商業也非常發達。兩者據說都誕生了“資本主義萌芽“。這兩個時期的繁榮是大家比較公認的。

而“康乾盛世”則沒有那麼幸運,甚至有人稱之爲“飢餓的盛世”。

數據說話:仁宗盛治,萬曆中興,以及康乾盛世到底哪個時代更好?

而他們的質疑也確實不是沒有依據,例如1792年英國使團日記說當時的中國:“滿是骯髒的街道,飢餓的人羣,甚至連喫剩下的垃圾也要哄搶”,

清初的明代遺民也作詩懷念萬曆時期的富裕生活:“神宗在位多豐歲 鬥粟文錢物不貴 門少催科人晝眠,四十八載人如醉。”

宋朝和明朝繁榮時期一般人的生活質量,真的比清代乾隆時期要高嗎?

數據說話:仁宗盛治,萬曆中興,以及康乾盛世到底哪個時代更好?

英國人筆下的乾隆時期人民

剛好手頭有兩本專業書籍《宋代物價研究》,與《中國曆代物價問題考述》,這兩本書都是研究古代各時期物價和勞動力價格的經典,有大量的數據和實例。

根據這兩本書,比較一下歷史上三個時期的普通人工資和物價。這三個時期分別是:

宋期中期(宋仁宗,英宗在位的1010-1067年),

明萬曆時期(1563年-1620年),

及雍正-乾隆中期(1722-1775年)

這三個時期的物價都比較穩定,大家可以注意到,這三個時期都是50多年,友情建議下,如果各位要穿越的話,建議是穿到這三個時期初期去,如果去晚了哪怕20年,物價都可能幾倍甚至上十倍的漲。

數據說話:仁宗盛治,萬曆中興,以及康乾盛世到底哪個時代更好?

數據說話:仁宗盛治,萬曆中興,以及康乾盛世到底哪個時代更好?

首先比較的是工資:

既然是普通人的工資,那麼高收入羣體不在其內,我們選取當時沒有太多技能需求的“日工”,簡單的說就是以日計算工資的一般僱工工資,打個比方說,就像是今天街上招聘發傳單,或者超市促銷時招人的價格。

中國古代僱工的工資,規律是城市比鄉村貴,日工比月工年工貴,政府僱工比民間僱工貴。

當然,也要說清楚,日工工作並不是每天都找得到。那些閒漢靠打這種零工生活,其實也過着飢一天飽一天的生活。所以這裏選取這種工作,只是爲了給大家一個印象。


宋朝日工工資

北宋熙寧二年(1069年)冬天,開封下起大雪,不少貧苦市民被凍死,於是朝廷下詔救濟,凡是在戶籍上的無法度日的貧民,朝廷每天救濟20文錢,所以20文錢應該是那個年代的維持生存的每天最低收入。

北宋的熙寧變法是一個分界線,在熙寧變法之前,物價和比較穩定,而熙寧年後物價波動很大,到北宋末年的1122年,有報告說米價比起50年前上漲了4倍多,北宋末年的下層百姓,每天賺100文錢纔夠維持生計。

數據說話:仁宗盛治,萬曆中興,以及康乾盛世到底哪個時代更好?

北宋中期一般日工工資爲45文

但我們討論的是熙寧之前的宋仁宗時期,這個時期物價穩定,北宋書法家蔡襄(1012年-1067年)比較注意民生,記載裏留下了大量當時的工資紀錄,據他說,當時的東南地區,僱傭一個男性工人,每天的工資40-50文就可以了。

宋朝的四川彭州茶園,碰到忙季僱傭採茶工,工資加伙食是每天70文,但採茶工很累,茶葉的利潤也高,所以70文應該算是高工資。

所以我認爲在北宋中期,對體力,風險,技術含量要求的不高的日工工資,約爲每天45文。


明代日工工資

明代萬曆時期,江南地區的修建水利工程的河工,工資是“每日五分銀”,五分銀是0.05兩,當時一兩銀子是800文,所以五分銀是每天40文,但河工需要的體力較重。應該是算比較高的。

數據說話:仁宗盛治,萬曆中興,以及康乾盛世到底哪個時代更好?

同時期的北京,僱傭貧民的日工資僅僅25文一天,據說僅能餬口大概和宋朝的每天20文救濟差不多。河南等地驛站招聘人抬轎子,每天只給二分銀子,摺合銅錢只有15文,於是老百姓能逃就逃。15文和25文應該屬於低工資。

所以我們綜合來看,明代萬曆年間,對體力,風險,技術含量要求的不高的日工工資,約爲每天30文。


清代日工工資

清代的資料就多了,乾隆元年五月,湖北江陵收夏糧,農忙時僱人是每天40文,四年以後廣東廣州招聘日工,工資僅僅25文。

乾隆十二年,江西定南招搬運工,工資每日30文。乾隆四年,河南招聘日工種地,每日40文。

當然也有高的,同時期山東萊州和山東齊河的日工資,曾經達到50文和90文。但總體來說清乾隆中前期的日工資以30文居多。

所以綜合來看,清代乾隆年間,對體力,風險,技術含量要求的不高的日工工資,約爲每天30文。

數據說話:仁宗盛治,萬曆中興,以及康乾盛世到底哪個時代更好?


最後結果日工工資比較:

宋仁宗,英宗時期 :45文

明萬曆時期:30文

清乾隆中前期:30文

當然我們僅僅比較工資,還不能說誰高誰低,還必須考慮物價。


米價

首先是宋代的米價,宋朝經濟最發達是在仁宗時期,當時的米價是每石700文,這個價格應該比較有代表性,因爲在北宋後期的1122 年時,有報告也提到說當時的米價已經上漲每石3000文,比起50多年前上漲了4倍以上。

但宋代的量器和明清相比要小20%,所以和後面比較,必須換算成明清的160斤的石。700X 1.2 = 840文,所以宋代的米價是每石 840文。

數據說話:仁宗盛治,萬曆中興,以及康乾盛世到底哪個時代更好?

而明代米價在萬曆年間比較穩定,經常被人提起的價格是一兩銀子兩石米,這時的一兩銀子是800文,而米卻不是精米,而是帶皮谷的,所以按《中國曆代物價考述》的意見,每石米實際是800文。和宋代很接近。

清代乾隆年間米價爲1000-1600文之間,我們就算1300文每石。

所以米價是明代最便宜,宋代其次,清代最高。

同樣買一石米(160斤),

宋代人需要工作840/45 = 18.6天。

明代人需要工800/30=26.6天。

而清代人卻需要工作1300/30= 43天。


數據說話:仁宗盛治,萬曆中興,以及康乾盛世到底哪個時代更好?

豬肉價格

蘇東坡有位姓顧的胖子朋友,一次趴在桌上睡覺,蘇東坡和他開玩笑,在他的桌子上寫字“顧氏肉案”,還丟了30文錢上去,讓稱4兩肉來,這麼看當時肉價是一斤120文。

但這個價格應該算比較貴的,因爲據記載宋英宗時期治平六年(1067年),那一年錢多物賤,開封的豬肉羊肉價格都只有30-40文錢一斤,而四川的豬肉當時賣到50文一斤。所以我認爲北宋中期的豬羊肉價格以50文爲常。

而明代的豬肉就便宜了,可能是因爲民間養豬比較普及的原因,萬曆年間的北京和江西的豬肉價格只有12-15文一斤。

而到乾隆時期,豬肉價格紀錄較多,我列舉一下:

乾隆三年安徽安慶豬肉1.5斤60文,

乾隆七年山東豬肉2斤,132文

乾隆八年山東萊州 豬肉10斤,500文

乾隆十六年山西 豬肉半斤,32文

乾隆十六年湖北荊州 豬肉半斤 錢16文

乾隆二十三年湖南 豬肉3斤,錢88文

乾隆三十五年江蘇豬肉 一斤 48文

綜合來看,乾隆時期的豬肉價格大約是40文居多。

北宋豬肉50文,明代豬肉13文,清代豬肉40文。相比之下明代萬曆時期豬肉真是便宜得驚人。某些明代遺民回憶的物價低廉確實有道理。

就喫肉而言,明朝萬曆年間日工工作一天,工資可以買兩斤豬肉,而宋代人工作一天也可以買一斤左右,到乾隆年間就要苦了,工作一天下來還買不到一斤肉。

這篇簡單的三個時期的 日工資,米價,肉價比較就寫完了。其他的比較以後有空再做。


最後總結一下:宋仁宗時期和明萬曆時期,對體力技能要求不高的普通工作,日工工資分別是每天45文和每天30文。考慮到物價狀況其購買力是差不多的,而由於物產更爲豐富,副食更多,明代萬曆時期的普通人甚至過的比宋代更滋潤一點。

而清乾隆中前期,日工工資和萬曆年間相當,都是每天30文,但米價和肉價卻上漲了數倍,所以乾隆年間的普通人生活水平確實不高。其實想想也自然,乾隆中期以後人口達到了3億,資源和土地更爲緊張,雖然國土面積大,但勞動力流動性較差,生產力水平也沒有突破。所以人均生活水平的下降是必然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