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供給孩子的食品出事,我們必定要提到譽滿全球的日本學校供餐制度。嚴格來說,這一制度的出臺,實際是源於二戰以後的1947年。

日本在1932年首次把學校供餐作爲國家的政策來實施,但當時的供餐對象主要是全國的部分貧困學生,並未普及全部。


靠從美國人那裏騙到的糧食,日本普及了學校供餐


而到了二戰時期,一切資源被戰爭所用,於是供餐制度就此荒廢。1945年的日本稻米產量只有1936年的2/3。在日本投降後的三個月,東京每天至少有1000人死於營養不良。死者大部分是失去住所的老人和孤兒。在最危險的時候,東京的糧食儲備只能供應3天。

之所以這樣,是因爲當時日本處於被美國佔領狀態,沒有進口糧食的自主權,而當時世界上並不是只有日本在捱餓,1946年在美國舉行了國際糧食緊急會議,連美國總統都號召國民節約糧食,用來接濟世界各地的饑民,而日本作爲戰敗國,肯定是被排在後面的。


靠從美國人那裏騙到的糧食,日本普及了學校供餐


1946年5月,吉田茂任戰後第二任首相。他的首要任務就是解決糧食問題。

爲了索要糧食,他向麥克阿瑟反映:如果不馬上進口450 萬噸糧食,會大量餓死人。日本官僚甚至暗示,目前的示威和抗議活動風起雲湧,可能出現赤化的可能。

在日本人的恐嚇下,麥克阿瑟向美國國會說了那句名言“要麼給我糧食,要麼給我子彈”。於是從1946年8月起,美國糧食陸續到達日本,8月投放了21萬噸,9月投放了18萬噸,幾個月後,日本的饑荒問題得到緩解,示威和遊行迅速減少。


靠從美國人那裏騙到的糧食,日本普及了學校供餐


原計劃要450萬噸糧食才能解決的問題,結果只用了70萬噸就解決了,大惑不解的麥克阿瑟向吉田茂抱怨日本的統計數字有水分,而吉田茂則回答國情如此,如果統計數字真實,日本當初就不會向美國宣戰。

糧食一到手,日本首先就着手恢復學校供餐問題。

1946年12月文部、厚生、農林三省聯合發佈通知:此次政府在聯合國總司令部的大力協助下,籌集到了用於學校供餐的物資,政府會將物資分配到各個學校,此後會在全國範圍內普及學校供餐。

當年12月24日,日本第一所接受到援糧供餐的小學——東京永田小學舉行了儀式,當時的小學生唱了“學校供餐感謝之歌”,從此每年的12月24日成了日本小學的“學校供餐感謝日”。

對那個時代的日本兒童來說,日本軍隊奪走了本應發放給他們的牛奶和米飯,原本的敵國卻把這些食物再送回他們的手中,這一事實當然對日本人影響深遠。


靠從美國人那裏騙到的糧食,日本普及了學校供餐


1951年日本與聯合國簽訂《舊金山媾和條約》,日本在法律上恢復了獨立地位,但問題也接踵而來,因爲日本的學校供餐很大程度上依靠於美國的“佔領地區救濟基金”。而日本一旦獨立,這筆基金馬上撤走。而留下的資金缺口,日本政府卻無力承擔。

當時日本內閣中閣員因爲此事爭吵得不可開交,負責財政的日本大藏省認爲學校供餐的費用應該全由學生的監護者來負擔,而負責教育的文部省卻認爲國庫至少應該承擔一半。

爭論的結果是出臺一部法律《學校給食法》,這部法律說了什麼呢?

以我們今天的話說,就是國家、社會、個人合力解決問題。

具體來說是學校的開辦方負責設備和供餐維持費用,不夠的國家再補貼一部分, 而食材等費用由兒童的監護者承擔。食品食材等實行特價供應,專糧專用。

同時學校供餐不僅僅是爲了解決喫飯問題,更是教育的一個步驟,目的在於讓兒童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社交能力以及瞭解糧食的生產分配流程。

從此學校供餐就成爲一項制度持續下去,以後幾十年裏不斷完善,成爲日本人習以爲常、中國人驚羨不已的一件談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