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朝中期的皇帝們已經開始爲人口問題擔憂,特別是在雍正時期以後,全國官方統計的開墾土地已經達到當時的極限。甘肅定西縣縣誌記載了數百年間人類破壞環境,又被環境報復的慘狀:清代前森林極盛,乾隆以後,東南二區砍伐殆盡,西北二區猶多大樹,地方建築實賴利鄢。

根據《中國人口通史》,清朝建立之初,在順治十八年(1661年),全國實際人口數量爲9070萬,而到道光年間(1834年),中國人口首次超過四億,170年間,人口就增長了四倍多。

人口增加了這麼多倍,但可耕地卻就那麼多,所以清代人均耕地從清初的6畝以上,降低到後期的人均不足2畝。

農業耕作技術沒有進步,人口增長帶來的必然是人均糧食佔有量的下降。根據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的《18世紀前後清代農家生活消費的研究》,明末清初時江南地區人民的主食還是稻米,而到清代中期以後,逐漸過渡到主食中有1/3爲蠶豆,麥穗等雜糧代替。

清代盛世人口增長四倍---一個巨大的代價卻被忽略了

蠶豆當主食是什麼味道

清朝中期的皇帝們已經開始爲人口問題擔憂,特別是在雍正時期以後,全國官方統計的開墾土地已經達到當時的極限。乾隆皇帝在查看戶口報冊時就說:

承平日久,生齒日繁,蓋藏自不能如前充裕......生之者寡,食之者衆。朕深憂之。

人們喫不飽就會造反,朝廷當然懂這個道理,面對人口增長壓力能怎麼做呢?

在當時的條件下,只有一個辦法:在原先不適合耕作的山地和林地上開墾更多的土地,以求養育更多的人口。而這麼做,首先要砍光或者燒光森林。

清代盛世人口增長四倍---一個巨大的代價卻被忽略了

森林被砍伐後的醜陋土地

所以清代,其實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森林破壞得最嚴重的時期。甚至現代也不能與之相比。(新中國的森林覆蓋率從1949年的12.5%下降到1962年的11.8%後轉而上升)

雍正皇帝就對戶部下令,把開荒種田列爲基本國策:

膏腴荒棄,豈不可惜?嗣後凡有可墾之處,聽民相度自墾。。。此成憲也。

而後來的道光皇帝則說得更直白了:

朕意南山內既有可耕之地,莫如將山內老林,量加砍伐,其地畝可撥給流民,自行耕種。而所伐材木,即可作爲建蓋廬舍之用。

清代盛世人口增長四倍---一個巨大的代價卻被忽略了

曾經密佈森林的黃土高坡

和今天一樣,經濟帳很容易算,但環境生態上的代價往往卻被忽略。陝西周至縣到洋縣幾百裏範圍內,清初時記載還有大片森林,結果上山伐木的人數以萬計。百年以後基本被伐光。

甘肅定西縣縣誌記載了數百年間人類破壞環境,又被環境報復的慘狀:清代前森林極盛,乾隆以後,東南二區砍伐殆盡,西北二區猶多大樹,地方建築實賴利鄢。咸豐以後,西區一帶僅存毛林,供居民燃料。

根據林業學家凌大燮的推算,清朝的森林覆蓋率由33%下降到14%。北方很多省份的森林在清末已經完全消失。

清代盛世人口增長四倍---一個巨大的代價卻被忽略了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大自然是個斤斤計較的小氣鬼。清朝皇帝提倡砍伐森林,開荒種地,自然也要付出代價。

從人類的角度來看,當平原和河谷上的耕地不足時,人們會到原本不適合開墾的丘陵和山地上去開荒,燒掉或者砍掉樹木,種上農作物。這樣在短時期之內,確實提高了糧食產量。然後人口隨之猛增也是自然的。

可幾年以後,由於失去了森林的保護,缺乏植物根系固定的泥土遇到山洪爆發或者暴雨,山坡上新開的田地很容易沖毀。而且山上原本貧瘠的土壤被衝到山下,覆蓋了山下平原上的田地,於是就連平原農田的產量也下降了。

糧食產量在起初的高漲後轉而下降,而人口又已經增加了。於是社會矛盾加劇,天災人禍乃至戰爭接踵而至。越演越烈,社會陷入崩潰。以上一興衰模式幾乎是大部分農耕文明興衰的常態,從瑪雅到復活節島,再到近代的中國西北,無不如此。

清代盛世人口增長四倍---一個巨大的代價卻被忽略了

講到這裏有人反駁了,你亂講!山坡上種田一定會被沖毀嗎?那人家梯田開得不是好好的麼?

沒錯,梯田是個防止水土流失的好辦法,但梯田不是那麼簡單修築的,梯田的開墾必須沿等高線方向修築,成條狀階臺式或波浪式斷面式。一般農夫們缺乏指導和經驗根本不懂這個道理,事實上從政府層面在西北大力推廣梯田,要等到20世紀40年代。而在清代,開墾荒地的多是缺乏組織的民間自發行爲。

清代盛世人口增長四倍---一個巨大的代價卻被忽略了

在清代,有個龐大的“遊耕民族”要對森林的砍伐負很大一部分責任。他們被稱爲“棚民”,是國家內部的“遊耕民族”。最早起源於明代的江西福建浙江等省,後來散佈到華中和華南各省。這些人原先是失去土地的流民,爲了生存,他們遷移到各省交界處的山區,在山區裏自發的耕作開礦。人數數以百萬計。

由於他們是外來者,不向當地政府納稅,也不服從管理,和本地居民衝突不斷。於是清代的各級地方政府非常討厭他們,經常用武力驅逐他們。在康熙十七年,江西袁州總兵就出動軍隊驅逐上萬名盤踞在山區的棚民,把他們開墾的房舍和土地付之一炬。當地居民爲此感恩戴德,甚至爲這次行動立碑讚頌。

清代盛世人口增長四倍---一個巨大的代價卻被忽略了

棚民們住的棚屋應該和這個差不多

如果你是棚民,在這種情況下,還願意費時費力搞什麼梯田麼?當然不,所以他們就自然而然的的採取破壞性的“刀耕火種”。

《三省邊防備覽>>中記載了他們的開墾方法:

先在大樹之巔繫上繩子吊上巨石,再砍斷樹根,樹在石頭的重力下傾倒。樹幹過於沉重丟在那裏被廢棄,而樹枝被砍下來作爲燃料。樹葉則曬乾後燒成灰來肥沃土地。所以這塊地剛開墾出來時不需施肥就能高產。

由於山區土層薄,這種焚樹肥田的辦法只能用幾年,幾年後畝產就會快速下降,無法耕種了,於是棚民們再另外找個地方重新開墾。這可比費時費力開墾永久性的梯田簡單省力多了。數百萬人在上百年間拼命砍樹,用草木灰施肥種地,於是森林就這樣快速消失了。

清代盛世人口增長四倍---一個巨大的代價卻被忽略了

刀耕火種是一種原始而破壞性極大的耕作方式

棚民問題在明代時尚且不夠明顯。在明末清初以後,花生,玉米,番薯等適合山地耕種的美洲農作物逐漸傳入內地,爲棚民們的山區開墾行動更是添足了燃料。

18世紀末期,大量棚民湧入漢水和秦嶺地區,爲了種植玉米拼命伐陝西南部的森林。引起的水土流失問題甚至驚動了當時的湖廣總督林則徐。

“……自陝省南山一帶及楚北之鄖陽上游之深山老林盡行開墾,栽種苞谷,山土日松,遇有發水,沙泥隨下……是以道光元年至今,襄河竟無一年不報漫潰。

清代盛世人口增長四倍---一個巨大的代價卻被忽略了

美洲作物非常適合山地耕種

但又能怎麼辦呢?在人口壓力面前朝廷別無選擇。棚民的數量有增無減,地方政府政府的驅逐往往引起民變,而即使驅逐成功,他們也不過換個地方繼續破壞而已。所以到乾隆年間朝廷只得承認他們爲合法。並給予開闢山田永久免稅的優惠政策,以妥善安置過剩的人口。這等於官方放棄環境保護,放任人口以環境爲代價發展下去。

清朝人沒有詳細數據,但他們感受得到森林消失環境生態惡化的後果。

清代盛世人口增長四倍---一個巨大的代價卻被忽略了

明代275年間,全國發生水災496起,旱災421起,而在清代267年裏,全國發生了924次水災,旱災發生了1045次,自然災害頻率增加了約一倍以上。

而到了民國時期,環境破壞得最嚴重的西北地區--特別是陝西的自然災害更是多得沒法看了-----基本上是每年都在鬧災。陝西渭南地區甚至出現了人口負增長。1850年時今陝西省地區居住着1330萬人口,1911年清朝滅亡時陝西人口卻只有不到1100萬,而到了1949年,也只恢復到1317萬人,仍未達到清朝時期的水平。(《陝西曆史人口地理研究》薛平拴)

清代盛世人口增長四倍---一個巨大的代價卻被忽略了

一代人破壞環境,後幾代人跟着遭殃。清代中期破壞生態的代價,實際上是民國乃至現代中國人來承受的。目前中國的森林覆蓋率是21%,仍然未恢復到清初33%的水平。

如果沒有新中國後的工業化,中國沿着清朝中期的路子繼續走下去會怎麼辦?(當然工業化發展模式同樣有環境問題,只是這篇文章限於篇幅不加探討)

清代盛世人口增長四倍---一個巨大的代價卻被忽略了

在曾經寫過《槍炮、病菌與鋼鐵》的賈雷德·戴蒙德,在他的書《崩潰》中談到瑪雅文明(現代考古證明因爲砍伐森林而環境崩潰滅亡)時曾經有一段讓人印象深刻的描述:

城市被廢棄了,既不見子嗣們在斷壁殘桓間徘徊憑弔,也不見代代移接的文化傳承......曾經有過的輝煌的建築,雕塑,繪畫和所有用於昇華生命的藝術,演說家,勇士,政治家。美麗,野心與榮光最終逝去。

參考資料:

金麾《清代人類活動對森林的破壞》

梁洪生《重評清初“驅棚”——兼論運用地方性史料對清史研究的檢討》

路偉東《清代陝甘人口研究》

張紅霞《民國時期陝西地區災荒研究(1928-194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