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除了強化矛盾糾紛調解工作,棲鳳派出所在吳旭的主導下還將新市民服務工作作爲重點工作來抓,傾力打造了含接待服務大廳、治安共商(糾紛調解)室、視頻監控室,值班備勤室等“一廳三室”的天菇警務室,配備了專職民警2人、輔警3人、警務助理10人,消防協勤6人,配備警用巡邏汽車1輛、摩托車3輛以及其他警用設備和應急處置裝備。針對新市民羣衆文化差異和對辦事流程不熟悉等情況,吳旭將棲鳳派出所的管理效能、服務質量與羣衆需求緊密結合,在天菇警務室接待服務大廳設計公示通俗易懂的戶籍業務、交管業務辦理流程圖,並由值班警務人員詳細講解辦證、辦事流程,開展“一站式辦理”“一次性告知”“送證上門”等服務,真正實現了“讓數據多跑路、讓羣衆少跑腿”。

【我在崗位上】派出所所長吳旭和他的“一座城”【我在崗位上】派出所所長吳旭和他的“一座城”【我在崗位上】派出所所長吳旭和他的“一座城”

一個人,一座城,默默無聞的他帶着幾十號子人,在守護平安穩定的日日夜夜裏讓青春閃光。吳旭,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龍縣公安局棲鳳派出所所長,走近他和他的派出所,那些人,那些事兒,那些過去的和正在進行的工作都讓你神清氣爽。

【我在崗位上】派出所所長吳旭和他的“一座城”

今年9月1日全省公安機關啓動國慶安保工作機制以來,吳旭和他帶領的棲鳳派出所全面強化值班備勤,全警輪班24小時在崗,工作力度也比以往任何時候更甚。

“9月16日至20棲鳳派出所就送了9個人來拘留,1至9月總共拘留了140多人,有時候我都給吳所長開玩笑講拘留所都快成他家開的了!”安龍縣公安局拘留所所長黃榮章介紹,棲鳳所在治安管控上保持了高壓態勢。據瞭解,棲鳳派出所目前接處警1400多起,辦理治安案件345起,特別是近期以來,針對旅館業、快遞業、網吧、加油站等特種行業的管理更加嚴格,明查加暗訪。吳旭說:“新城區相關行業嚴格按實名登記營業,廣大商家和業主的反恐防恐意識、安全意識、法律意識提起來了。”

【我在崗位上】派出所所長吳旭和他的“一座城”

抓基層,打基礎,苦練基本功,吳旭想方設法把一座新城的“平安之火”燒得旺旺的——

重點人員管控,專門安排人盯着重點目標,早上5點就開始,換起人24小時值守,早上、中午、下午、晚上12點都看,‘一天四看’,盯死看牢,社區民警包保到人。

將警力分成案件組、社區組、巡邏組、視頻組、“561”反恐防恐客運安防組、內部工作督察組,另外在兩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都建了警務室,將轄區治安防控工作扎得嚴絲合縫。

針對老舊安置區租賃亂象給治安管理帶來的複雜形勢,組織警力苦幹45天,對536家挨家挨戶的清查,摸清了出租屋租賃情況底數,建立了5本臺賬和5個出租屋微信管理羣。“現在哪家哪戶房東是誰、租賃人是誰,隨時都掌握,再沒有出現之前那種租房人換了幾茬都不識房東的現象。

組織警力沿街採集761家並加上安置區1400多間商戶信息,建立旅館羣、快遞羣、網吧羣、教育安全羣等警民微信羣,實行網格化管理,警務服務、法制宣傳均往羣裏推,真正讓老百姓感受到“警察就在身邊”。

實行“巡邏中處警,處警中巡邏”,提高見警率和管事率。將警務助理績效量化到掃黑除惡、黃賭毒、盜搶騙等工作考覈中,要求每天每人走訪不少於3至5戶,每月報送臺賬,有效調動起警務助理工作積極性。

整合建立集接警調度、警情指揮、情報研判、視巡視偵、地網安防、數據督查“六室合一”的情報指揮單元,爲提前發現、提前介入、提前化解各類不穩定因素創造條件。同時建立465杆天網視頻監控,爲案件偵辦提供有價值線索50條,協助破獲案件15起,有效降低案件發案率。

建立了內部督察制度,組建以情報信息平臺爲依託同步開展視頻巡查督察的內部監督管理機制,確保履職盡責。光是2019年就發佈督察通報132期,對民警、輔警履職完成任務情況實行量化打分,與工資和獎懲掛鉤……

【我在崗位上】派出所所長吳旭和他的“一座城”

2018年10月,剛“接手”棲鳳派出所的工作,吳旭就遇到了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蘑菇小鎮人員較複雜、矛盾糾紛較爲突出的問題。

經過走訪調研,吳旭着力建立由民警、居委會幹部、樓長、單元長、治安信息員、老黨員、離任村幹部等N個調解委員爲核心力量的警民聯調“1+N”工作模式。通過採取分類調解、集中調解、上門調解、巡視調解和思想疏導等方式,適時就地化解矛盾糾紛,有效避免矛盾升級,實現新市民居住區“民轉刑”案件“零發生”。“我們這個精準化解矛盾糾紛的做法,效果還不錯,逐步從蘑菇小鎮向整個新城區的村(居)推行。”

9月24日,棲鳳派出所接到響樂村5組陳某蘭的報警,稱家有家暴。原來,陳某蘭因感覺丈夫劉某文嫌棄自己有殘疾、無勞動能力,就與劉某文發生了爭吵,在爭吵過程中,劉某文扇了陳某蘭3巴掌。加上子女與陳某蘭不和,紛紛搬出去住了,一系列問題導致家裏的矛盾升級。瞭解情況後,吳旭將陳某蘭、劉某文及其子女叫到了派出所裏,語重心長的與他們溝通交流。通過調節,陳某蘭一家人解開了誤解,和和氣氣地一起回了家。

除了強化矛盾糾紛調解工作,棲鳳派出所在吳旭的主導下還將新市民服務工作作爲重點工作來抓,傾力打造了含接待服務大廳、治安共商(糾紛調解)室、視頻監控室,值班備勤室等“一廳三室”的天菇警務室,配備了專職民警2人、輔警3人、警務助理10人,消防協勤6人,配備警用巡邏汽車1輛、摩托車3輛以及其他警用設備和應急處置裝備。組建了由社區黨員幹部、物業保安、單元樓長、治安積極分子等30人的義務巡邏隊,就近服務羣衆,強化治安巡邏。同時,吳旭將轄區內旅館業、娛樂場所的管理人員納入義務巡邏隊,並將隊員劃分到三個區域交叉開展巡邏檢查,每月5、15、25號由旅館業管理人員組成的義務巡邏隊對旅館業消防安全、實名登記等進行檢查,每月10、20、30(2月爲月底最後一天)由娛樂場所管理人員組成的義務巡邏隊對娛樂場所(KTV、休閒吧)的消防安全進行檢查。

截止目前,棲鳳派出所共組織警民同巡230餘次,開展消防安全檢查1026次、行業交叉巡邏檢查540餘次,發現火災隱患(違章行爲)522處,由派出所下發責令整改通知書533份、行政處罰52人,處罰未實名登記旅館業40餘家次、罰款10000餘元。

【我在崗位上】派出所所長吳旭和他的“一座城”

針對新市民羣衆文化差異和對辦事流程不熟悉等情況,吳旭將棲鳳派出所的管理效能、服務質量與羣衆需求緊密結合,在天菇警務室接待服務大廳設計公示通俗易懂的戶籍業務、交管業務辦理流程圖,並由值班警務人員詳細講解辦證、辦事流程,開展“一站式辦理”“一次性告知”“送證上門”等服務,真正實現了“讓數據多跑路、讓羣衆少跑腿”。

截至目前,棲鳳派出所爲易地搬遷羣衆辦理新市民居住證8300餘張,開展送證上門服務1000餘個(次),組織警力實施門禁指紋錄入2600餘人次,爲羣衆安裝摩托車、電瓶車防盜芯片92個,救助走失老人8名、兒童10名。這一切看似並不起眼的工作成果,都是推行便民利民措施的具體化。

爲進一步拓展警民互動“新渠道”,吳旭提出了由片區民警牽頭,組建新市民居住區7個片區網格“管理羣”,民警可以通過其向羣衆發送防騙、防盜、防搶、防火、會議通知、宣傳標語、溫馨提醒等信息及身份證、戶籍業務等事項辦理流程、所需手續,解答羣衆有關各類業務諮詢事項,完成警情信息、案件線索收集工作,羣衆也可以通過其對公安機關執法辦案、辦事服務、工作效能進行評議,提出意見建議。

通過“管理羣”的運行,棲鳳派出所實現了“微打擊”“微防範”“微管理”“微便民”“微溝通”目的,爲收集社情民意和輿情、警情方面的基礎信息開闢了新通道,有力促進了平安社區建設。9月1日到27日,棲鳳派出所利用微信羣發送便民、利民、惠民、戶籍改革等信息500餘條,接受羣衆諮詢300餘人次、教育引導羣衆200餘人次。

不一到年的時間裏,他帶着12名民警、58名輔警、22名警務助理一路前行,在安龍縣西城區6個行政村、4個社區(含天菇、九龍易地扶貧搬遷新市民小區)共120.5平方公里的轄區內,將1.2萬餘戶、6萬左右人口和51家旅店、8家酒吧、20餘家休閒吧、3家網吧、5家醫院、13所中小學管理得井井有條,還有76名在冊吸毒人員、123名重點人員無一失控漏管。特別是棲鳳派出所轄區的兩個新市民小區,被列爲全省易地扶貧搬遷示範安置區,將於國慶節後迎來全省觀摩,成績不可謂不大,亮點不可謂不亮!

—— end ——

作者|朱玉敏 譚姣姣 殷選擇

【我在崗位上】派出所所長吳旭和他的“一座城”【我在崗位上】派出所所長吳旭和他的“一座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