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洲历史悠久

既有江南水乡的淡雅清秀

又有现代都市的繁华绰约

自然流淌的水乡风情

孕育出源远流长的璀璨文化

与你一起走近秀洲的这些遗迹故居

为您讲述“最秀洲”的人文故事

全面展现秀洲人文精神的内涵

新塍

蔡厅

遗迹

故居

蔡厅位于丰乐街圣堂弄2-6号,建于明武宗正德年间(1506—1521)。

坐北朝南,南临丰乐街和“市河”,北连万寿桥,东接圣弄堂,西至解放后建造的新塍戏馆(现在由影视公司改造成民国风味的建筑楼群),分东西二楼独立的宅院,当中原有蔡厅弄相隔。纵向深达140米,占地面积约3600平方米。

蔡氏的先祖原本姓徐,因他家的曾祖父徐慕溪入赘蔡家为婿,因而改其姓为蔡,故子孙均以蔡为姓。

明朝时期,新塍蔡氏一门中有某房的子孙,年少英俊的蔡文庭以国缙的身份进入朱姓的皇室亲王家做幕僚。该亲王原本与另一亲王早已订下女儿婚约,相约当女方家的公主及笄之时,就出嫁为媳。不料。就在当年南方亲王家的公子暴病而亡。旧时皇亲国戚家的婚姻是要门当户对,父母之命自小订婚,言之凿凿,不得改悔的。

女方的亲王得悉此事后急得团团转,正在进退两难之际,家中有一幕僚献计一条说:“王爷,你原有订婚的女婿已暴病身亡,不能生还,但王爷可否到男方亲王处通融通融,要他马上认个“干儿子”以顶替亲儿,岂不两全其美了耶。”

女方王爷立刻与亲家商量,决定采用该方案进行婚配。男方亲王想到自己府中的蔡文庭,江南人氏,出身缙绅之家,年少风流,知书达礼,平时就讨老夫老妻喜欢,何不认他作“干儿子”以弥补婚配之缺陷,恰巧蔡文庭未娶妻室,这真是再好不过了。

蔡文庭一听先是一惊,生怕担当不起,婉言拒绝。但经不住王爷的再三要求,又清楚了二家王府间的利弊,也就答应了下来。

明孝帝弘治十六年(1504)中秋佳节蔡文庭圆满地完成了皇家两家亲王儿女的婚姻大事。

洞房花烛之夜,新娘公主抱病身亡夫君死而复生,其中必有蹊跷。故而在新郎入洞房之时,问新郎究竟是何许人耶?新郎只得如实回答。

新娘公主一听,觉得眼前的夫君诚实可靠,是终生可托之人,便向王爷夫妇提出要与蔡文庭同归故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做一对夫妻。谁料王爷夫妇通情达理地一口答应他们荣归故里新塍,并把公主的陪嫁连同王府的一半财产都给小夫妻两带回。

于是就有了皇室亲王之女下嫁新塍蔡氏为媳而轰动整个嘉兴府的奇事。

遗迹

故居

吴氏

民居

吴氏民居为吴润昭私院位于嘉兴市秀洲区新塍镇中北大街。

吴润昭祖籍安徽,其父名为吴廷相,徽州商人。父子俩在江苏盛泽镇从事蚕丝生意,凭着徽商的优良信誉与吃苦精神,渐渐累积了万贯家财。据说,吴家是当时盛泽镇的首富。

时处清末,国家千疮百孔,内忧外困。吴润昭觉察到乱世即将到来,他听取侄儿的建议,来到了比邻盛泽的新塍实地了解,购得问松桥西畔的土地一块,决定迁居于此。

两年后,“吴氏私院”便以屋宇高峻、气势恢宏的模样屹立于古镇新塍。

由于它的规模与工艺均高于新塍原有的大户人家房宅,因而老百姓传言:“新塍的厅多,虞、凌、章、朱、屠,还不及吴家弄一个吴。”“吴家弄一个吴”,即是吴润昭私院,由此可见它在当地建筑中的地位。

“青砖黛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大约可以描绘出这方宅院的风貌。高大的马头墙隔绝了外界的喧嚣与纷扰,营造出庭院内无边的寂静。

私院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原有五进,现存四进,前三进为陈列馆。

整幢建筑的木雕巧夺天工、精美绝伦。梁架顶部的龙首虎嘴圆雕饰件,穿板檩条之间的木格透雕装饰图案,主梁梁面上的人物花卉、飞禽走兽,悬柱上镌刻的精致花篮,以及落地长窗腰板上的《西厢记》戏文故事木刻浮雕,无不让人流连驻足。

除了家族的富有和建筑的雄伟气派,吴氏家族严格的家风家训也在这座古镇上留下了完美的一页。走进吴氏老宅第二进,抬头可见门额“孝友传家”四个醒目的砖刻大字。

吴家良好的家风家训培养了几位颇有成就的人物——

吴祖垲先生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电子束管产业的奠基人;吴乃燮,五四运动名将,作为嘉兴学生代表去北京参加请愿;吴乃灿,作为浙江的公费生,东渡日本帝国大学学习应用化学;吴祖坻,经褚辅成先生的介绍到上海应黄埔军校秘密招生,黄埔军官学校二期的毕业生;吴祖增,北大数学系毕业,复旦大学信息学院教授;吴祖垲之子吴宗鑫,国务院参事,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作者/胡兵辉

图片/秀洲区委宣传部、看新塍

编辑/金金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