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廖陽

  • 超大
  • 標準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上海歌劇院取消了2月、3月的各項演出,但這不意味着整個院團工作的停擺。作爲一家集唱、奏、舞於一體的大體量院團,上海歌劇院的藝術家們也在通過各種方式, 爲全民戰疫加油鼓勁。

爲了幫助宅家不能出門的人疏導負面焦慮的情緒,上海歌劇院策劃了“陪你藝起宅”的線上藝術賞析系列,在官方微信公衆號陸續上線。

這個系列分“我最愛的詠歎調”“我最愛的樂器”“我最愛的一支舞”三個板塊。

“我最愛的詠歎調”邀請了上海歌劇院的歌唱家如遲立明、張峯、韓蓬、徐曉英、宋倩、於浩磊等,分享自己最愛的詠歎調,並通過簡單的賞析,加深樂迷對這些片段的理解。

“我最愛的樂器”邀請了上海歌劇院交響樂團首席張樂、陳陽嶽彤以及各聲部首席,分別從各自演奏的樂器入手,科普樂器知識,同時分享一些美妙的樂曲。

“我最愛的一支舞”則邀請了上海舞劇團舞劇團的首席如宋潔、楊晶晶、譚一梅、宋雨等,教授舞蹈基本動作,分享經典舞蹈作品,帶領宅家的舞迷一起動起來。

徐曉英

作爲頭一棒,女高音徐曉英率先分享了自己最愛的詠歎調,普契尼歌劇《托斯卡》裏的《爲藝術,爲愛情》。

《托斯卡》是一部愛情悲劇,普契尼在“爲藝術、爲愛情”中寫出了纏綿情意,細膩表現了托斯卡內心的複雜情感。這首詠歎調旋律性強,傳唱度廣,是國際上各大聲樂比賽重要的規定曲目。

2013年,在上海歌劇院版《托斯卡》中,徐曉英曾經主演托斯卡,與中國三大男高音魏松、莫華倫、戴玉強同臺演出。而她個人最喜歡的一個版本,是歌劇女王瑪麗亞·卡拉斯在英國皇家歌劇院的一次演出。

“這首詠歎調是一個大線條的作品,我特別佩服卡拉斯那種演唱技巧,還有她的表現力,她很真,她之所以能夠打動人心就在於她的真,這也是我一直在學習的東西。在這首歌裏,她就像在和上帝說話,‘我是個虔誠的信徒,我信仰您,我沒做過任何壞事,我經常獻花給您,可是您爲什麼不給我一點點憐憫……’她的情緒是遞進的,最後有一個大爆發。偉大的作曲家都是這樣,會把情緒在音樂當中體現出來,所以我們要做好音樂曲式上的分析。”徐曉英說。

上海歌劇院交響樂團首席張樂則是邊講邊演,分享了小提琴作爲絃樂器的特色。

“幾百年了,小提琴的設計基本沒怎麼變過,不像鋼琴一直在演變。如果說鋼琴是‘皇帝’,小提琴就是‘皇后’,它只有四根弦,但它的表現力非常強,它是最接近人聲的樂器。”

張樂

張樂說,琴童們從小練琴,勤練各種各樣的練習曲,就是爲了表現音樂,克萊採爾的小提琴練習曲是學習者們的必修經典,而如何讓枯燥的練習曲變得富有情感,是研習小提琴技法的必修功課,“有時候,它也可以拉得很有樂感,一氣呵成。”張樂邊演示邊說。

因爲表現力強,在不同國家的不同時期,小提琴經典層出不窮,而中國觀衆最熟悉的小提琴作品,毫無疑問是小提琴協奏曲《梁祝》。

“《梁祝》就是用小提琴交響民族化的形式,塑造了一個唯美的東方愛情故事。”拉了一段《梁祝》後,張樂又無縫鏈接到了《玫瑰玫瑰我愛你》,“這首曲子曾經久居美國流行音樂榜首,西方人一開始不知道這是一首中國曲子,它是《梁祝》作者陳鋼的父親陳歌辛譜曲的,可以用爵士的風格來演奏。”

爲了一段零瑕疵的演奏,樂團雙簧管首席錄了十多遍視頻才滿意;爲了詳細說道自己珍愛的樂器,樂團單簧管首席洋洋灑灑,整理了三千多字的講稿;舞劇團的小哥哥小姐姐也是挖空心思,要把最好的“減肥祕籍”奉上……

在“陪你藝起宅”裏,上海歌劇院的藝術家紛紛拿出了私藏,上海歌劇院院長許忠、副院長張慶新、副院長吳潔等,也將參與其中,分享藝術寶典。

考慮到線上傳播的特點,這些視頻多在三五分鐘之間,不管是歌劇迷、樂迷還是舞迷,都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時間,輕鬆便捷零負擔地學起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