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羣衆遊行27號方陣由1696名人員組成,涉及廣場舞、小輪車、輪滑、街舞、啦啦操等10種運動元素。據27號方陣行進指揮長、東城團區委書記李曉光介紹,方陣組成人員涉及廣場舞、小輪車、輪滑、街舞、啦啦操等10種運動元素。

(原標題:廣場舞團隊參加國慶羣衆遊行,跳出中國大媽風采)

新京報訊 今日上午,10萬羣衆、70組彩車組成36個方陣、3個情境式行進,沿長安街由東向西進行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羣衆遊行活動。活動由序幕、主體、尾聲組成,主體分爲“建國創業”“改革開放”“偉大復興”三個部分,總時長約65分鐘。參加遊行的羣衆既有快遞小哥、西城大媽,還有400多名港澳臺、海外僑胞。

羣衆遊行27號方陣由1696名人員組成,涉及廣場舞、小輪車、輪滑、街舞、啦啦操等10種運動元素。其中包括330名“廣場舞大媽”,她們揮舞綵帶和紗巾,跳出中國大媽的風采,展示給全世界。

國慶節前,廣場舞大媽在訓練場抓緊排練。王燕石 攝

10種運動元素組成方陣

據27號方陣行進指揮長、東城團區委書記李曉光介紹,方陣組成人員涉及廣場舞、小輪車、輪滑、街舞、啦啦操等10種運動元素。1696名隊員中,共有330名“廣場舞大媽”。

張冉是東城區健身操舞協會專職老師,據她介紹,這300多人都是健身操舞協會日常活動和培訓的骨幹成員。年紀最大的已經65歲,平均年齡也有55歲。

“有別於大家日常看到隨便跳的廣場舞,這些廣場舞大媽都是在我們協會有建制、有組織的廣場舞的團隊,她們在社區有備案,在協會每週進行一次廣場舞健身操舞培訓。”張冉說,對於此次隊員的選拔,協會首先自己選拔了一部分,然後通過一些硬性的要求,比如身高、形象、身體素質等,慢慢確定下來現在的人數。

廣場舞沒有固定動作

廣場舞團隊走過天安門時沒有固定動作,全憑大媽們平時的積累。“大媽們有兩種道具:綵帶和紗巾。我們沒有告訴她們必須做哪一組動作,或者嚴格按照什麼順序往下做,而是我們協會的老師針對每一種道具,都創作了10組動作,我們分了六個中隊,各個中隊自行選擇組合。”張冉說,大媽們訓練非常刻苦。

隊員姚淑玲說:“爲了圓滿完成這項光榮的任務,我們不論颳風下雨、烈日暴曬,每天堅持走一萬五千步,認真完成每一次廣場舞訓練。方陣的年輕人很羨慕我們退休後的生活。我想跟年輕人說,你們在爲自己的事業奮鬥,爲國家的建設做貢獻;而我們退休後是第二青春的開始,我們爲自己的健康而載歌載舞、我們在享受新時代的幸福生活,感受國家強大的碩果。”

“輪滑像兩隻翅膀飄在方陣兩側”

李曉光回憶,方陣大大小小訓練超過50次。

隊員們訓練很刻苦,輪滑隊員爲了強化動作,訓練體能,每天滑行10公里。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體育部輪滑教師武林說,孩子們都是非體育專業的大學生,他們不怕艱苦,不懼疼痛,裹上紗布,穿好護具,努力訓練。

方陣中如何銜接是個難題。“比如,小輪車要做動作,怎麼和廣場舞大媽步調一致。我們通過不斷磨合,反覆練習,大家也互相謙讓、互相照顧。”李曉光說,爲了表現展現力,隊伍在編排上有考慮,小輪車在方陣的最前排,輪滑隊員像兩隻翅膀一樣飄在方陣的兩側,街舞、啦啦操隊員在隊伍靠近天安門一側,像兩隻眼睛一樣,閃爍着展示。

今年29歲的李巖是中國舞蹈家協會街舞委員會成員,6月底,他們集體報名了羣衆遊行,最終有20名街舞隊員入選。他們在遊行中要完成幾套動作,有時要手撐地,在這麼大的行進隊伍中,難度很大。

小輪車共有13輛,21歲的汪震是其中一員,他從小學開始玩小輪車,已經練壞七八輛車。在“騎”過天安門時,他們要做七八組動作,不過對他來說,沒覺得有難度。

聲音

沒想到我一個快60歲的人了,還能有機會參與這麼重大的活動。20年前我就參加過國慶50週年羣衆遊行活動,而且也是體育主題方陣。20年後,我再次加入了羣衆遊行方陣。作爲全國廣場舞愛好者之一,我能代表這個羣體參加這次慶典,覺得特別自豪和光榮,我一定要跳出我們中國大媽的風采,展示給全世界!

等遊行結束回家後我一定要看看重播,看看我們的廣場舞。

——李秀花目前在東城區健身操舞協會發揮餘熱,其所在代表隊在2017年全國廣場舞大賽中奪得雙料冠軍

李琮 本文來源:新京報 責任編輯:李琮_B1128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