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檔最受矚目的三大影片:《我和我的祖國》《攀登者》和《決勝時刻》。

這裏面他就佔了兩個。這個國慶檔,張譯註定是要刷屏的男人。

說實話,面對一個在某段時間裏會頻繁刷屏的演員,無論對方乃至作品多麼出色,都免不了讓人產生一種厭倦感,甚至會產生牴觸情緒。

可是對於張譯,我們卻好像有些“不忍心”牴觸,因爲這個眉眼溫順的男人,站在鏡頭面前時,總會那麼謙遜有禮地向我們鞠一躬,然後斯文地開口自我介紹:

“大家好,我是演員張譯。”

搭檔吳京章子怡胡歌,刷屏國慶檔,張譯在《士兵突擊》的十三年後

01.因爲喜歡播音而愛上表演,所有的陰差陽錯原來是自有安排

其實張譯最開始並不是想要成爲一個演員,他情有獨鍾的是播音。

出生於黑龍江哈爾濱的張譯,有着一口北方人特有的醇厚嗓子。他的父母都是老師,家中也有着大量的藏書。由於母親身體不好,父親總是讓他和姐姐保持安靜,以免打擾到母親。懂事的張譯慢慢也就養成了喜靜的性子,常常自己一個人坐在地上玩玩具,盯着窗外發呆,或者翻看家裏面的書。

搭檔吳京章子怡胡歌,刷屏國慶檔,張譯在《士兵突擊》的十三年後

時間久了,張譯慢慢開始從心底裏將那些文字默誦了出來,他慢慢愛上了用聲音去將書本里的文字喚醒塑造的過程,也因此立志要成爲一名專業的播音員。

高二那年,他嘗試着考了一次北京廣播學院(即現在的中國傳媒大學),成績出來後,他偷偷樂壞了。

專業第一!

然而由於當時還沒到高考的年齡,文化課的考試他無法參加,不過這也讓張譯十分開心,他覺得自己離夢想更近了一步。於是第二年,他再次報考,甚至以破釜沉舟的勇氣,將三個志願全部填了北京廣播學院。

這一次,張譯的成績依然很優秀,專業同樣是第一,文化課也非常不錯,但由於當年的黑龍江省只有有兩個招生名額,成績出色的他,輸給了少數民族加分政策。

搭檔吳京章子怡胡歌,刷屏國慶檔,張譯在《士兵突擊》的十三年後

看着兒子失落難過,一向清高的父親連夜坐飛機趕往北京,希望能夠請北廣的老師通融一下,然而並不能改變既定的事實。而此時,居委會又爲他送來了待業青年資格證。

可能再也無法繼續自己的播音夢了的念頭,徹底壓垮了張譯。那段時間常常被現在的張譯拿來打趣,說自己當時真的感覺天都塌了。

可能是看這小夥子確實有一股子堅持到底的滿勁兒,上天送來了另一個機會。幾個月後,哈爾濱話劇院開始招生,張譯在父親的鼓勵下,抱着試一試的心態參加了考試,這一次,順利通過。

搭檔吳京章子怡胡歌,刷屏國慶檔,張譯在《士兵突擊》的十三年後

02.在追夢路上,最大的敵人是孤獨,是來自己自己精神上的壓力

雖然進入了話劇社,那時候的張譯還依然耿耿於懷自己的播音夢,對話劇表演並沒有什麼太大的感覺。直到1996年底,張譯看了兩場話劇,《一人頭上一片天》和《地質詩》,他被徹底震撼了。

這也是他第一次意識到,原來表演還可以這樣震撼人心,除了聲音以外,自己還有着更多的發展可能。

從那次起,張譯徹底愛上了表演。他開始大量閱讀劇本,揣摩舞臺表演的訣竅,並最終簽約話劇院。當時由於精力和排期問題,張譯在劇院裏能夠參演、觀看的話劇比較少,這對於正是求知若渴的張譯,自然萬萬不夠。

在一位老師的建議下,張譯悄悄跑去了北京,得到了去北京戰友話劇團自費學習的機會。離家那天,張譯揣着父親遞給他的最後的一點積蓄,滿懷不捨和夢想地開始了自己的北漂生涯。

在訪談中,張譯談起自己的北漂經歷,這樣說:

“我是在對這個行業、對自己有了一定認識之後去“北漂”的。但我在後來的工作中接觸了一些“北漂”“橫漂”的年輕人,他們對這個行業、對自己都不具備基本認知,這意味着他們可能缺乏抵抗迷茫、突破瓶頸的能力,也少了一點自省的能力。這是很可怕的。”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只有做了充足的心理準備,纔可能成功。不同於那些一無所知之下孤注一擲帶有的悲涼感,張譯的孤注一擲,因爲有了“不熬出頭絕不罷手”的倔強,纔會顯得那麼讓人信服。

搭檔吳京章子怡胡歌,刷屏國慶檔,張譯在《士兵突擊》的十三年後

然而張譯的演員之路,走的實在太過艱辛。

戰友話劇團的老師彭彭回憶張譯剛到劇團時,“站沒站樣兒,站那兒八道彎那種……那麼個瘦子,脖子又長,當時覺得這孩子形象不好”。

形象不好,在很多時候,對一個演員的演習生涯是一個致命的缺陷。

不論是當時的九十年代中期,還是鼓吹“特色化面孔”的現在,演員的臉總是讓演員具有先人一步的先天優勢。要麼好看到極致,要麼醜到極致,不上不下,說的好聽一點叫做“缺乏辨識度”,說的難聽一點就叫做平淡無奇,實在難有什麼出頭之日。

老師的論斷讓張譯心裏一咯噔,可很快隨之而來的是濃濃的不甘。

你說我不行,那我偏要行給你看。

爲了實現這個目標,張譯開始了瘋狂地學習。其他戰友表演時,他就站在旁邊觀摩,燈光俺去時,他開始一遍又一遍地將自己領悟到的技巧表演出來。

這份執拗和堅持,終於讓他叩開了命運的大門。

搭檔吳京章子怡胡歌,刷屏國慶檔,張譯在《士兵突擊》的十三年後

終於踏過了男演員28歲難出頭的大坎,命運永遠不會虧待努力付出的人

現在的張譯總會開玩笑般說,自己每次照鏡子時恨不得把鏡子砸掉。可是先天生就這樣一張臉,就註定了無緣演藝圈嗎?因爲身材矮小,所以我們註定無法成爲運動員?因爲貧窮,所以我們註定無法過上想要的生活嗎?

對此他倒是看得很開,“我目前的這個長相,作爲偶像肯定遠遠不夠,但是作爲演員,我的可塑能力很強,稍微打扮我就是一個壞人,稍微收拾收拾我就是一個好人,何樂而不爲呢?”

正是這種能夠清晰認識到自己的定位,並始終懷着一種積極向上的態度來打破現有阻礙的精神,讓我們終於沒有錯過張譯。

搭檔吳京章子怡胡歌,刷屏國慶檔,張譯在《士兵突擊》的十三年後

2006年,改編自蘭曉龍小說《士兵突擊》的同名軍旅電視劇開始選角。在劇團做記錄的一年裏,張譯曾無數次接觸過它的原版話劇,爲了爭取一把,他誠懇地寫了一份三千字的自薦信寄給導演康紅雷,並打動了他。

於是他在那一年火遍全國的《士兵突擊》裏,扮演的是王寶強扮演的許三多的班長,史今。

搭檔吳京章子怡胡歌,刷屏國慶檔,張譯在《士兵突擊》的十三年後

這個熱血卻又沉默的角色,讓他終於“出名”,也真正展現了他不熟的演技。

而在此前,在客串《喬家大院》時,導演胡玫曾善意地提點他,男演員年齡如果到了28歲還沒出頭,那就趁早洗洗睡吧。

王寶強憑藉《士兵突擊》一夜成名,張譯的演藝生涯又何嘗不是在《士兵突擊》裏得到救贖。但是他始終沒有像其他人一樣,驟然被聚光燈照亮,就開始忘乎所以。

“誰膨脹了,誰的藝術生命也就到頭了。千萬別覺得自己是在高處。沒起來過,也就不存在摔下去的危險。”

搭檔吳京章子怡胡歌,刷屏國慶檔,張譯在《士兵突擊》的十三年後

搭檔吳京章子怡胡歌,刷屏國慶檔,張譯在《士兵突擊》的十三年後

在繼續演了幾部軍旅題材之後,他開始嘗試更多的可能。曾有導演建議他往類型演員的方向發展,可是他不願意,他覺得人生的最可貴之處,在於能夠嘗試更多的可能。所以儘管讓經紀公司一度頭疼,他卻像個孩子一樣,爲“欺騙了”觀衆而得意。

“他們說起某個角色,我說那是我,他們就會'哇那是你啊!',然後我就會很高興,覺得他們是因爲角色而喜歡我,而不是其他原因。”

於是有了《雞毛飛上天》裏白手起家的義烏商人陳江河,有了《紅海行動》裏“蛟龍突擊隊”隊長楊銳,有了《親愛的》裏撕心裂肺的韓德忠,有了《八佰》裏演技炸裂的“老算盤”,有了《辣媽正傳》裏沉默深情的元寶。

搭檔吳京章子怡胡歌,刷屏國慶檔,張譯在《士兵突擊》的十三年後

這種嘗試爲他帶來了巨大的榮譽,然而在光芒背後,他卻偷偷躲在一邊,像個剛從軍隊裏出來的兵蛋子一樣,默默做公益,宅在家裏養貓,看書畫畫,絲毫沒有半點對外界喧囂的渴望。

搭檔吳京章子怡胡歌,刷屏國慶檔,張譯在《士兵突擊》的十三年後

今年在國慶檔《攀登者》和《我和我的祖國》裏,張譯註定要引起注意。

在《攀登者》中,他跟吳京、章子怡、胡歌、王景春等一衆戲骨搭戲,也絲毫沒有落於下風,一起帶領我們走近1960年中國珠峯攀登突擊隊四名隊員的艱難突擊。

在《我和我的祖國》中,他與任素汐搭檔,再現了1964年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的故事。而在放出的花絮預告片中,我們都能被他所貢獻出來的表演打動。

可是我們不會驚喜,只會覺得果然如此,因爲這種水準的表演,“應該”是演員張譯理所當然的水準。

真正的演員,所呈現的表演是能夠隔着屏幕衝出來觸動觀衆的。你好,紅色十月;你好,演員張譯。

搭檔吳京章子怡胡歌,刷屏國慶檔,張譯在《士兵突擊》的十三年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