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紅高粱》劇照

由張藝謀執導,姜文、鞏俐、滕汝駿等主演的電影《紅高粱》,於1988年2月在第38屆柏林電影節上首映,就一舉奪得最佳影片獎(首部獲得此獎的亞洲電影);之後更包攬國內外其他知名電影節的多項獎項;其呈現的高度藝術成就,在華語電影史乃至世界電影史都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以下,本文從文化的角度剖析《紅高粱》是如何做到精英文化與大衆文化的雅俗融合。何爲精英文化與大衆文化

精英文化是代表主流,由主導一個國家或民族的那一部分精英所創造並欣賞的文化;大衆文化則是普通民衆所創造並欣賞的一種普及文化。

兩者在社會中的層級關係就像金字塔,精英文化在頂層,大衆文化在底層;因爲精英文化和精英永遠是少數的,大衆文化和大衆永遠是多數的。如果說精英文化是陽春白雪,大衆文化就是下里巴人,兩者呈現二元對立的格局。

八、九十年代大衆文化的崛起,尤其是當時以大衆娛樂、通俗文化爲主流,同時處於電影繁榮期的港產片在內地的風靡,以及隨着改革開放文化發展越來越多元,使精英文化原有的社會地位和所發揮的社會作用受到了挑戰。

兩者的和諧統一、從而達到雅俗共賞成爲我們所推崇追求的境界。

而尋根文學代表莫言的《紅高粱》,則以其獨有的思想創見和情感深度,打破了文學雅俗二元對立的格局,用渾然天成的嫺熟表現手法讓精英與大衆文化在其中自由對話、交流交匯,最終融爲一體,並以其慷慨激昂的歌調高唱出一曲民族的讚歌!在音樂呈現上渾然天成地達到雅俗融合

一首流行樂《妹妹你大膽的往前走》在電影中唱得深入人心:"哎!妹妹你大膽地往前走哇,莫回哎頭。通大的大路,九千九百九呀,哎!妹妹你大膽地往前走哇,莫回哎頭。……"有兩次讓人記憶尤爲深刻震撼。

來自電影《紅高粱》

第一次是九兒和餘佔鰲在九兒回孃家高粱地裏野合,他站在高粱地裏引吭高歌,唱得激情迴盪;第二次是結尾在餘佔鰲和日本鬼子戰鬥完後,他以肝腸寸斷的聲調唱出,以歌聲悼念被日本人打死的亡妻。

另一首讓人同樣記憶深刻的《酒神曲》在電影中出現了兩遍,第一次是九兒初次見到夥計們釀酒時,爲慶祝新酒釀成,由羅漢大哥帶領大家激越地唱出:"好酒,喝了咱的酒,上下通氣不知咳嗽;喝了咱的酒,滋陰壯陽嘴不臭;喝了咱的酒,一人敢走青剎口;喝了咱的酒,見了皇帝不磕頭;……";第二次出現在羅漢大哥被日本人殺害時,大夥悲吼式嘶喊,曲調充滿悲涼哀傷。

來自電影《紅高粱》

歌詞是張揚通俗的但歌中所表達的精神是高雅的,流露出來的感情已超越了歌詞本身,不僅體現陝北漢子的樸實善良和如高粱酒般的醇烈特質,也充分體現出影片人物的人生自信和人格獨立精神,讓人聽之感到無比高雅清爽,精神爲之一震。

"妹妹你大膽地往前走哇,莫回哎頭。"豪邁地告訴我們道路就在腳下,要我們積極主動地去創造人生、實現自己的理想。從題材、人物和表現手法上突破兩者的二元對立

1.《紅高粱》的題材並不新鮮,所描述的是流行已久的戀愛和抗戰的故事。但故事卻發生在山東高密東北鄉,那裏有漫山遍野、景色豪壯的紅高粱地,那裏有激情洋溢、豪氣沖天的釀酒作坊,還有大碗分酒、大塊切肉的紅臉漢子正痛飲高粱酒、笑灑鮮紅熱血,爲實現民族自由而奮鬥。

在如此澎湃激昂、波瀾壯闊的背景下,致使《紅高粱》在雖普通平凡的大衆題材中,通過最激情澎湃的戀愛情感與最值得歷史銘記的抗戰故事,來表達一種歷久而彌新的中國傳統民族文化和先驅精英精神。

2.《紅高粱》在人物形象塑造上,也高度體現了雅與俗的統一。司令餘佔鰲、奶奶九兒、豆官等,都是中國東北原野上一羣最美麗純潔也最醜陋骯髒、最聖潔超脫也最世俗齷齪、最英雄好漢也最地痞流氓的活生生的男男女女;他們豪邁激越、敢偷敢搶,他們大快朵頤、醉生夢死,他們敢愛敢恨、瀟灑豁達,並以奮不顧身、飛蛾撲火之姿,在大愛大恨、大生大死中真正實現了生命的自主自由。

可以說電影中的主要人物就是以希臘神話中的酒神狄奧尼索斯爲原型,他雖是個饕餮豪飲、粗野無禮的作樂者,但卻在酩酊大醉與恣意狂歡中達到生命沉酣的大歡喜。

希臘酒神狄奧尼索斯的狂歡

而尼采在《悲劇的誕生》中將狄奧尼索斯比擬爲醉境,他指出醉境是一切審美行爲的心理前提;在酒的影響下,當原始人和原始民族高唱頌歌時,或是在春光漸漸萬物欣欣向榮時,酒神的激情便甦醒,更在激情高漲時實現生命的狂悅;而電影中的形形色色人物正是從大俗的性格中慢慢達到精神的大雅,真正實現豪放恣意、不折不撓的尼采式"酒神精神"。

3.精英文化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者,所關注的是審美的永恆價值,並肩負起傳播文明、弘揚社會主義和人生信念的責任;而大衆文化則偏向取悅於大衆,以關注當下感受狀態爲目的,旨在創造短暫的流行時尚,只給人提供感官的刺激與快樂,不給人提供人生意義的引導。

縱觀《紅高粱》,其通過一幀幀粗獷豪邁的電影畫面,來展現"顛轎"、"祭酒神"、男女主角在紅高粱地裏媾合、男主角歪打錯着以尿釀酒卻取得佳釀等系列傳奇故事,用看似低俗下流的故事情節來顛覆傳統、破壞秩序,在蕩氣迴腸的歌譁笑傲中淋漓盡致地上演了一場慾望與狂醉的酒神式悲劇。

顛轎

來自電影《紅高粱》

它雖以粗野豪放的畫面"媚俗"地取悅了大衆,爲人們提供了強烈的感官刺激與狂歡式的快樂,但同時也深深地喚醒人們在那個悲壯蒼涼、無序混亂年代裏對生命自由的真摯追求。

它所張揚的其實是深藏在人們內心、但卻尚未被髮掘的、那種對人主體生命意識勇於追尋的精神,這就使《紅高粱》在雖通俗的故事表現中,通過精神訴求達到崇高的審美價值標準,並在探索人生意義與價值上實現了質的飛躍。結語:"只有民族的,纔是世界的!"

雖說精英文化是屬於少數人的、代表社會發展方向的主流文化,而大衆文化是屬於多數人的、底層老百姓的通俗文化,但因大衆文化實實在在的和生活融爲一體,在普羅大衆之中有着深厚發展沃土;如果說大衆文化是根,那麼精英文化則是根植在大衆沃土上茂盛生長的綠樹與繁花。

電影《紅高粱》中具有濃郁民族風情的故事正是根植在大衆文化這片肥沃土壤之上,從而開出最絢爛多姿的民族精神之花;魯迅先生說:"只有民族的,纔是世界的!";《紅高粱》之所以獲得成功,全因爲它不僅牢固依靠和深深紮根於廣大人民羣衆,同時又真實真摯地表現了人民羣衆在歷史發展中,通過奮鬥努力終實現自我價值、自我提升,讓影片在大喜大悲、大俗大雅中達到物我兩忘的迷醉狂歡之境。

作家莫言

《紅高粱》作爲尋根文學的代表作,以其宏大奇偉的篇幅,通俗的語言文字詮釋了中國文化的傳統精神,使民族傳統文化之根得以在廣大民衆中再次生根、發芽、開花、結果,並被後人不斷的繼承與開拓;讓普羅大衆在潛移默化地接受精英文化的同時,自覺尋找激發生命正能量的源泉,從而讓雅俗文學、大衆與精英文化在相互交融中綻放出最迷人炫目的動人光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