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紐約蘇富比拍賣行,

一件直徑8釐米的汝窯小盤以154萬美元成交。

之後,一件汝窯三犧尊更是創下5000萬港元的天價。

2012年4月香港蘇富比拍賣會,

一件北宋汝窯天青釉葵花洗經34口叫價,

以天價2.0786億港元成交,

較拍賣前估值底價高逾3倍,

刷新宋瓷世界拍賣紀錄。

2017年香港蘇富比秋拍現場,

一件北宋汝瓷天青釉洗以2.94億天價,

再度打破瓷器拍賣記錄,震驚世界。

天價汝瓷與貴族名士的不解之緣

【北宋汝瓷天青釉洗】

“中國收藏家恐怕要過三十年才能懂得宋瓷的寶貴。”英國著名收藏家吉賽曾這樣感慨。

比利時收藏家馬克也評價說:“宋代是中國藝術發展的輝煌期,無論是書畫還是瓷器,都出現了許多驚世之作。它的器形美在線條上,吸收了中國繪畫的精髓,有對稱的美感;表現手法簡潔,只用釉色說話,而少有紋飾,跟西方極簡主義的手法有相似點。”

在現代,著名國畫大師李苦禪評論道:“天下博物館無汝者,難稱得盡善美也。”

其實,汝瓷的名貴地位,從古至今不曾動搖。早在一千多年前,當世界大部分國家還習慣於陶器時,中國在兩晉時已經熟練地突破了陶器向瓷器進化的工藝。在宋代時,瓷器藝術已經讓當時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比肩。“縱有家財萬貫,不如汝瓷一片。”在我國青瓷發展史上,無論是工藝、釉色、氣韻,汝瓷都可謂是登峯造極的珍品,可與商彝周鼎比貴,是祕而不宣伴君側的御用品。在南宋時汝瓷已“近尤艱得”,多爲宮廷內庫所藏,視若珍寶,深藏祕府。

天價汝瓷與貴族名士的不解之緣

汝瓷的稀貴程度,在紅樓夢中可略窺一二。皇親貴胄的賈府錦繡繁華如烈火烹油,府內平日起居裝飾器物自是奢靡至極。

林黛玉初入賈府,來寶玉之母王夫人處參拜,王夫人爲皇妃賈元春之母,賈政之妻,是榮國府核心人物之一,所用器物擺設也是貴不可言。借黛玉之眼,可一窺富貴之相:

“於是老嬤嬤引黛玉進東房門來......左邊几上文王鼎匙箸香盒,右邊几上汝窯美人觚,觚內插着時鮮花卉........其餘陳設,自不必細說。”

天價汝瓷與貴族名士的不解之緣

汝窯美人觚:因爲該花觚細腰長身、形似美人,又稱作美人觚。器形修長,細腰,盛行於中國商代和西周初期。

而據後期《紅樓夢大辭典》考證“汝窯美人觚”,有批文示:《紅樓夢》榮禧堂王夫人居所的汝窯美人觚當是一件仿古瓷器。因爲汝窯藏品曇花一現,非常稀少而珍貴,在南宋時已有“近尤難得”,明清代雍正、乾隆時更有年希堯、唐英等督窯大量仿燒,但鮮有亂真者。細想,縱使賈府如此皇親貴胄之家,尚不能得一汝窯真品,僅是仿品都能置於顯赫之地,足見汝窯之珍貴難求。

天價汝瓷與貴族名士的不解之緣

古代文人雅士亦愛好清供。清供者,清雅之供品也,隆冬風厲,百卉凋殘,晴窗坐對,雪窗聽竹。盆景插花、奇石古玩等,都是他們所追求的清供之物,爲廳堂、書齋增添生活情趣。

天價汝瓷與貴族名士的不解之緣

紅樓夢探春居於秋爽齋,顧盼神飛的她,在詩社也是文采斐然,可謂是當時大觀園裏文人雅士的佼佼者。第四十回有探春閨房的佈置描寫:“探春素喜闊朗,這三間屋子並不曾隔斷。當地放着一張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着各種名人法帖,並數十方寶硯,各色筆筒,筆海內插的筆如樹林一般。那一邊設着斗大的一個汝窯花囊,插着滿滿的一囊水晶球兒的白菊。”

鬥與升皆是舊時衡器,一斗米十斤,由此聯想到斗大一個汝窯花囊有多大,且裏面插着滿滿的一囊水晶球兒的白菊,菊花型大,也可證此囊相當的大。而汝瓷燒製難度極高,“汝瓷無大件”在業內也是廣爲人知,由此從側面說明,不僅是富貴人家以汝瓷爲奢,文人雅客更以汝瓷爲雅,真品難尋,仿品亦視若珍寶。

天價汝瓷與貴族名士的不解之緣

現今存世的汝瓷量也十分地少,一般認爲只有65件,其中臺北故宮博物院23件,北京故宮博物院17件,上海博物館8件,英國戴維基金會(Percival David Foundation of Chinese Art)7件,其他散藏於美、日等博物館和私人收藏約10件。

天價汝瓷與貴族名士的不解之緣

【青澹窯.汝瓷】

從古至今,世人對於汝窯瓷器的熱愛,從來沒有衰減。三十多年來,青澹品牌以汝瓷藝術爲索引,用古老手工藝人的熱情、信念和才識,重塑汝瓷文明的形態,將人世的小小詩意延續。願世人靜守爐邊安樂,縱使世事紛擾,依舊能指尖茶香繚繞,心頭燈火長明。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