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京報訊(記者 倪偉)今晚,天安門廣場,煙花在演出現場綻放時,17歲河南少年盧少東在舞臺一側舉目仰望。聯歡活動剛開始時,煙花就多次打出“70”字樣,引發現場陣陣歡呼。

新京報訊(記者 倪偉)今晚,天安門廣場,煙花在演出現場綻放時,17歲河南少年盧少東在舞臺一側舉目仰望。來自少林鵝坡武校的盧少東,是一名替補隊員,只有需要替換演員時,他才能上場。他說,“肯定有失落,但現在覺得也挺好,就希望演出能圓滿成功。”

直擊國慶聯歡活動:煙花璀璨之夜 少年甘當替補

聯歡活動現場。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現場1

練習四個月,武校少年甘當替補

今年五月,盧少東的學校開始選人蔘加國慶演出,接着開始排練。選人的標準一方面是體能過關,另一方面身高在168釐米到178釐米之間。

全校有1500多人蔘加了這次演出,盧少東是其中之一。先是在學校練了兩個月,然後又來北京封閉訓練了兩個月。訓練生活是艱苦的,每天七點之前起牀,喫完早飯就集合開練,晚上結束時間根據當天情況而定,基本每天都超過十個小時,有時能持續到半夜,“生病的時間都沒有”。

盧少東覺得,這次表演中最難的部分就是“跑點”,在變換圖形時,他們必須在準確的時間到達下一個點位。留給他們的時間,是不多不少的兩個八拍。

家裏人都知道他國慶節將去天安門參加表演,也爲他高興,但遺憾的是,盧少東最終被列入了替補隊列。今天晚上,他與將近200位替補的同學在演出區高臺側面席地而坐,如果有演員的道具球不亮了,他們會隨時衝上去換道具,演出前,這批替補隊員還承擔了爲演員和千人交響樂團打點位的工作。只有當需要替換演員時,他們中才有人可以上場。

“知道自己替補時肯定有失落,因爲都是一樣訓練下來的。不過現在覺得也挺好,做做後勤工作,就希望演出能圓滿成功。”盧少東說。

直擊國慶聯歡活動:煙花璀璨之夜 少年甘當替補

聯歡活動現場。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現場2

90分鐘演出裏,和隊友不停起舞

舞臺上,穿上蒙古族服裝,手拿兩把筷子,有點害羞的15歲女孩宋文策,今晚走上了天安門廣場的巨大表演場。

在北京市文化藝術職業學院讀高一的宋文策,已經學了多年舞蹈,身材窈窕,戴上蒙古舞的帽子,更顯高挑。

晚上8時,國慶聯歡活動在天安門廣場準時開始,總時長90分鐘。90分鐘的演出時間裏,她跟隊友一直都在起舞,身體消耗不算小,但這樣的運動量,她已經習慣了。

從六月份開始,她每天都要排練,上午9點練到中午將近12點,下午2點再開始,有時會一直練到凌晨。訓練中,她的腿扭傷過,她的同學李晨燦肌肉也拉傷過。但爲了珍惜表演機會,即使受傷她們也不輕易下場,稍作休息後很快加入隊伍繼續排練。

作爲民族舞演出的一個部分,她們的表演需要表達出一種歡快的情感,傳達各族人民歡慶國慶的喜悅。這是她第一次參加這樣的大型演出,全家人都在電視前守着。不過她也清楚,“這麼多演員,能拍到的機會是很少的。”

直擊國慶聯歡活動:煙花璀璨之夜 少年甘當替補

聯歡活動現場。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現場3

“參加千人交響樂團演出三生有幸”

國慶聯歡演出中,一個世界最大編制的千人交響樂團出現在天安門廣場上。樂團樂手由中央和地方16支交響樂團1028人組成,成都愛樂樂團小提琴手鍾文環就是其中一員。

下午5點多,距離演出開始還有近3個小時,樂手們就陸續來到了廣場上的“樂池”裏。他們除了拿着各自的樂器,還帶了一瓶水和一個耳麥。

鍾文環告訴記者,千人交響樂團最大的難度就是指揮與配合,平常演出指揮可以控制全場,但如此大規模演出,指揮無法觸及到每個人,就需要耳返幫助指揮。

他以前參加過最大規模演出是800多人,“一輩子能參與一次千人交響樂團的演出,三生有幸。而且還是爲了慶祝國慶,我想會終身難忘的。”他說。

直擊國慶聯歡活動:煙花璀璨之夜 少年甘當替補

聯歡活動現場。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現場4

煙花打出“70”字樣爲祖國慶生

整個聯歡活動由主題表演、中心聯歡表演、羣衆聯歡、煙花表演四個功能表演區組成,各個表演區塊既獨立成篇、各具特色,又相互交融、渾然一體。根據主創團隊的創意策劃,每個表演區都有很多看點、亮點。

主題表演區設在金水橋南端的長安街上,3290名聯歡羣衆將通過手持光影屏和表演道具進行組圖、立體呈現。中心聯歡表演和主題表演共用同一個區域,由有關省區市的特色羣衆藝術團體3650人蔘加聯歡,以各地特色羣衆文化展示爲主。選用了近40首爲羣衆所熟悉、所喜愛的經典歌曲。

主題表演區東西兩側還設立了10個羣衆聯歡區塊,編排主題鮮明、內容豐富、熱情歡快、各具風格的歌舞,形成盛大的聯歡場面。各區塊在各自進行區域性自主聯歡的同時,還將與主題表演、中心聯歡表演進行融合表演,構成一條流動的璀璨長河,形成萬衆同歡的盛大聯歡場面。

整場聯歡活動中多次上演的煙花表演,通過高空、中空、低空煙花燃放和特殊煙花裝置,分波次、配合聯歡活動,形成地空一體的絢麗場景。聯歡活動剛開始時,煙花就多次打出“70”字樣,引發現場陣陣歡呼。

據聯歡活動指揮部相關負責人介紹,煙花表演根據聯歡活動的章節內容、旋律節奏,進行對應式施放,既有大場面、大效果的視覺渲染,又有局部及特定情境的情感表達。

新京報記者 倪偉

編輯 陳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