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聯歡活動光藝總導演沙曉嵐介紹,整場表演的重點之一是3290名羣衆演員每人舉持一個光影屏,共同構成“巍峨的長城”“飄曳的風箏”“展翅的和平鴿”“飄動的五星紅旗”等令人歎爲觀止的主題巨幅動圖。細心的觀衆會發現,聯歡活動上代表新中國成立70週年的數字特效煙花“70”變成“雙線”,比以前單線勾勒出的數字立體很多。

(原標題:獨家!張藝謀團隊詳解國慶廣場大聯歡)

絢爛奪目的焰火表演、璀璨無比的光藝展示、國內首次千人交響樂和千人合唱、“大規模‘快閃’”……剛剛在天安門廣場成功舉行的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聯歡活動創下諸多紀錄,爲全球觀衆奉獻了一場極具震撼力的視聽盛宴。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獨家專訪聯歡活動總導演張藝謀等主創團隊成員,解密奇思妙想。

關鍵詞:“人民性”

聯歡活動由主題表演、中心聯歡表演、羣衆聯歡、煙花表演4個功能區組成。中心聯歡表演和主題表演,由有關省區市的特色羣衆藝術團體3650人蔘加,以各地特色羣衆文化展示爲主。

“整場聯歡活動的編排理念是‘自由、生動、歡愉、活潑’,充分體現了‘人民性’。”張藝謀說,“我們沒有邀請太多藝術家,大部分演員都是各行各業的普通羣衆。他們沒有整齊劃一地歌唱,也沒有身着統一的服裝,而是賦予他們充分的表演自由:閃閃發光、絲巾飛揚、歡歌熱舞、人浪湧動、聲浪衝天、全場沸騰,真切表達幸福感和獲得感,禮讚新中國、謳歌新時代。”

張藝謀說:“爲致敬人民,我們首次特別製作高難度特效焰火——‘人民萬歲’,三次連續綻放,配以手持煙花、音樂煙花和各種新型禮花,使天地交相輝映,鋪展出一幅歡樂祥和的盛世圖景。”

關鍵詞:“雙線70”

細心的觀衆會發現,聯歡活動上代表新中國成立70週年的數字特效煙花“70”變成“雙線”,比以前單線勾勒出的數字立體很多。

聯歡活動焰火總導演蔡國強介紹,這次焰火設計和生產的科技含量很高,“70”騰空綻放時呈雙線造型,用雙線焰火勾勒出的美術數字造型,比單線焰火更厚重大氣,且打到300米高空,具有首創性。

“雙線數字特效煙花製作爲何高難?因爲發射到空中的禮花彈是旋轉的,定向難度極高。”蔡國強解釋說。

關鍵詞:“三維煙花樹”

牡丹盛開、蝴蝶飛舞、孔雀開屏……聯歡活動上,七棵絢爛多姿、流光溢彩的煙花樹是又一個亮點。

蔡國強介紹,三維動態特效煙花樹是焰火表演的一項技術突破。“七棵約25米高、可變幻、多面體的煙花樹,象徵新中國成立70年來枝繁葉茂、欣欣向榮的巨大成就,也體現生態環保的理念。”

蔡國強說,每棵樹都有四扇葉片,可隨樹幹360度旋轉,每扇葉片上都配有不同類型的特效煙花。七棵樹通過旋轉組合燃放構成一幅幅焰火盛景,時而配以LED燈呈現春夏秋冬的季節變化,時而構成孔雀開屏的造型,時而展現“牡丹開合”“風箏搖曳”“笑臉綻放”等三維動畫效果,使焰火表演立體感陡增。

“本次焰火表演共6大波次,注重環保,注重效果。”蔡國強介紹,特效煙花主要產自湖南、江西、河北等地,焰火藥劑無重金屬物質、低硫,均是高科技環保焰火產品。

關鍵詞:“千人交響”+“千人合唱”

本場聯歡活動,千人交響樂和千人合唱首次上演。來自全國16支交響樂團的1028名樂手聯合組成千人交響樂團,與1400名大中小學生組成的合唱團一起演出。一曲曲銘刻時代烙印、飽含奮鬥激情的經典歌曲聲聲入耳。

據介紹,9月正是演出旺季,很多參演樂團放棄商演,投入到緊張排練中。“特別是地方各樂團的指揮,他們雖然沒有機會到天安門現場表演,但仍傾盡全力協助組織樂團在當地進行提前預排,爲在北京的合練默默做出貢獻。”聯歡活動執行總導演甲丁說。

針對千人交響和千人合唱可能產生的音樂延時問題,甲丁介紹,主創團隊利用現有設備自建音響系統,每位演奏員和演唱者佩戴實時耳麥確保奏唱頻率一致,讓“禮炮與交響”的廣場震撼聲效立體雄厚、張弛有度,使作品更具感染力和爆發力。

關鍵詞:“數字光影”

聯歡活動光藝總導演沙曉嵐介紹,整場表演的重點之一是3290名羣衆演員每人舉持一個光影屏,共同構成“巍峨的長城”“飄曳的風箏”“展翅的和平鴿”“飄動的五星紅旗”等令人歎爲觀止的主題巨幅動圖。這是北京理工大學團隊多年研發的數字表演與仿真高科技成果。

“比如主創團隊提出‘和平鴿’的創意畫面,北理工團隊首先將該畫面用電腦數字模擬,置入二維場景中,拆解、細化成3290個模塊(每個模塊代表一個光影屏)。之後,按照和平鴿展翅翱翔的軌跡確定每個模塊的關鍵幀和時間點,據此爲3290名演員制定隊形變化、表演口令等訓練手冊。演員只需手舉光影屏正確跑位,不需對屏進行任何操作。”沙曉嵐介紹,每塊光影屏下方都綁有無線接收裝置、內容存儲裝置和播放器,通過無線激發呈現存儲器中的畫面,最終,3290個光影屏共同構成流光溢彩的巨幅光影圖案。

關鍵詞:“大規模‘快閃’”

一場由學生、軍旅模範、殘疾人、快遞小哥等參與的“大規模‘快閃’”——《我和我的祖國》,在天安門廣場壯麗呈現。“‘快閃’是新時代人民羣衆特別是年輕人非常喜歡的藝術表現形式。從大學生邊奏邊唱,到國旗班戰士進場圍觀,再到各民族舞者自由歡舞、殘疾人藝術團盡情表演,直至數萬在場羣衆同歌共舞、歌聲響徹雲霄……”張藝謀說,那一瞬間,沒有中國人不爲之感動。

導演團隊還有話說

張藝謀說,沒有改革開放,沒有共和國的發展壯大,就不可能有這樣一場演出,是時代給了我們這樣的機遇。

甲丁說,勇敢嘗試各種“不可能”,就能夠創造“奇蹟”。這是一個藝術家特別希望能夠達到的新境界。

蔡國強說,這是我生長的土地,我的成長汲取着祖國的歷史和文化滋養。爲祖國做一點貢獻,既是我的責任,也是再次成長的機會。

沙曉嵐說,精彩演出的背後,是一代代中國人的拼搏創新,更是祖國科技發展成就的真實寫照。

李琮 本文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李琮_B1128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