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大製作高投入的《英雄》上映,並且在短時間內取得了不俗的成績,高票房收入的成功取決於豪華的明星陣容以及昂貴的後期製作,從此國產電影就開始了大投入、大製作的運作模式。

在這種喧囂之下,小成本電影的生存空間更加艱難,但是偶爾也會有驚喜,比如說《瘋狂的石頭》《瘋狂的賽車》等,這種小成本喜劇雖然投入不多,但是往往會因爲不錯的笑點和劇情取得高額的回報。

2010年有世紀鉅作《阿凡達》,有衆星雲集的《讓子彈飛》,還有《唐山大地震》、《盜夢空間》、《葉問2》等等,但是這些都沒有掩蓋一部小成本喜劇的光芒,那就是《囧》系列的第一部《人在囧途》。

《人在囧途》和《瘋狂的石頭》等電影不同,不是無厘頭的搞怪故事,而是憑藉着人物矛盾、情節衝突、語言特點等製造笑點,既有幽默又有着溫情,它的成本只有700萬,但是卻斬獲了3700萬的票房,堪稱低成本高回報的代表,也正是因爲《人在囧途》的成功,纔有了後來的《泰囧》、《港囧》、《囧媽》等,可以說後面的三部電影是站在了《人在囧途》巨人的肩膀上,那麼《人在囧途》爲何能夠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呢?幽默的背後是人物矛盾與情節衝突喜劇是戲劇的一種類型,大衆一般解作笑劇或笑片,以誇張的手法、巧妙的結構、詼諧的臺詞及對喜劇性格的刻畫,從而引起人們對醜的、滑稽的嘲笑,對正常的人生和美好的理想予以肯定。

就算同樣是喜劇電影也分爲很多類型,比如有的是通過誇大主人公的表情、動作、語言來搞怪,比較典型的就是星爺標誌性的笑聲。

有的電影通過喜劇來諷刺現實,將人生最深層的苦難扭送進顛倒的喜劇王國,有的則是強調人的價值,否定人的惡習歌頌人的美德。

《人在囧途》以路途反映人生,以春運爲背景,以回家的路爲舞臺,以兩個完全不同的人爲主角。整部電影都是以人物矛盾與情節衝突來製造笑點。人物對比強烈、語言詼諧有特點

李成功和牛耿是兩個階層的代表人物,一個是中產階級成功的老闆,西裝革履、翩翩君子;一個是社會底層的討債奶工,粗布衣衫、憨厚老實,首先從外形上兩個人就有着明顯對比。

李成功在公司裏說一不二,尤其是他給員工開會的那一場戲,整段話不帶一個髒字,罵的員工無地自容,被迫辭職。

“認識你們,使我相信一切都是命運的安排, 也許上天早就註定,冥冥之中牽引着我們一起走過,現在我想說的是,我上輩子到底造了什麼孽呀?全國動漫市場這麼火爆,你們居然拿出這樣的銷售業績給我看。

你的智商真的很提神。而小張,你今年還是有進步的, 去年你是弱智,今年晉級爲愚蠢了。而關於你,我一直覺得世界上有兩種人最吸引人,一種是那種長得很漂亮 的人,還有一種就是你,謝謝你,讓我體會到頭髮長見識短是一個真理,春節以後你不用來上班了。”

一大段話下來,觀衆對於李成功這個人物就有了概念了,性格嚴厲、挑剔,這個人物立住了之後,後面李成功要頭等艙、要軟臥等舉動就顯得一點兒也不突兀了,而且還和後面狼狽的囧途形成了反差,製造了笑點。

牛耿老實憨厚,甚至有點一根筋,不然也不會獨自一個人千里迢迢去討債。開場牛耿就拿着一個紙條,可惜他不太識字,大部分的字都不認識:“啥啥啥,寫的這是啥”,短短一句話既逗笑了觀衆,又立住了人物。

在機場李成功和牛耿初遇的時候,兩人的對話又有笑點,又點名了人物性格,尤其是牛耿喝下一整罐牛奶的劇情堪稱經典,也正是因爲他這樣一根筋的性格,也纔會和李成功這樣挑剔的人一路同行,纔會發生後面的故事。

在《人在囧途》這部電影中,以語言表現幽默的例子比比皆是,笑點密集又不尷尬,對比強烈的兩個主人公在各個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差別,但是兩個人奇異的又能和諧相處。故事結構巧妙

在結構上《人在囧途》也巧妙地選用了公路電影題材,將大故事發生的背景放在了春運:一年當中人流量最大的時候。

在千里迢迢的路上,兩個人黴運不斷,飛機遇上大雪,火車遇上塌方,大巴又熄火,太多太多的意外將兩個人緊緊的牽連在一起,李成功也從一開始的看不起牛耿,到後來慢慢的接受了他,甚至幫他討回欠債。

這裏一路上除了各種各樣的意外之外,兩人還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比如憨厚的村民、陽光的帥哥、乞討騙錢的女教師,這些形形色色的人只是單純的打醬油,他們也是李成功與牛耿感情的催化劑。

也正是因爲各種各樣的意外和小角色,才使得整部電影敘事緊湊,既有搞笑又有溫情,我們沒有必要去擔心女教師以後要怎麼辦,也不用考慮小旅館少婦的結局,因爲這些都只是李成功和牛耿旅途上的路人,是他們一路同行的邂逅和意外,這些意外本來就不會有結局,也不會有後續。

小成本製作突出溫情和接地氣

在春節這樣閤家歡聚的日子,李成功和牛耿都遇到了困難,李成功的公司銷售業績慘淡,他自己又有小三還不敢攤牌,又不分手,事業、家庭一地雞毛。而牛耿雖然勤勤懇懇工作,但是奶牛場資金鍊斷流,遲遲拿不到工資,所以他纔會千里迢迢去討錢。對於這兩人來說這個春節是寒冷的,在路途當中的種種不順,更顯得讓人淒涼。

但就算是這樣,李成功在春節這樣的日子還是決定回家,雖然他一開始回家是決定離婚的,在路途當中他受到了牛耿的影響,放下了自己老闆的身架,在大年三十的晚上,李成功和牛耿在路邊露宿,這是兩人真正的打開心結,說了這樣一段話:“我以爲我叫成功就是成功了,但是,我不是一個好老闆,我勾心鬥角賺的錢我容易嗎,我一個人手下幾百號員工等着我養活,他們在背地裏給我起綽號叫灰太狼;我也不是個好兒子,我爸走的時候我不在他身邊;我也不是個好父親,我女兒家長會的時候,他們班主任不認識我;我也不是好丈夫,揹着老婆在外面找小三,作爲情人,我不能給人家任何結果。突然發現我挺失敗的……”

這是李成功第1次真正的面對自己的人生,他表面上是一個成功人士,但實際上他的人生就像這一場的糟糕的囧途一樣,一地雞毛。

兩人在遇到騙子女孩的時候,李成功選擇了漠視,而牛耿選擇了相信,這是兩人最大的不同點。李成功經歷過社會的毒打,他的心早已變得冷漠,但是牛耿卻依然憨厚,把自己的錢給了那個女孩,雖然被騙了,但是他依然會說出:騙了纔好呢,說明人沒病。

實際上這樣乞討的人在生活當中我們見到很多,小的時候可能還會給一兩塊錢,但是漸漸大了,就會明白有些人其實是靠行騙爲生的,也就不會給錢了。

但是在電影當中沒有那麼冷漠,女孩雖然是乞討,但是卻是爲了幫助孩子治病,而李成功也將自己所有現金留了下來,和牛耿悄悄離開了。

也正是因爲電影當中這些點點滴滴的溫情,才讓寒冷的冬天沒有那麼冷酷,也讓這部電影幽默與溫情並存。喜劇的內核不止是悲劇,還有救贖和溫暖陳佩斯在公開課《大道喜劇院:陳佩斯喜劇表演培訓》中反覆提到一個理念:“一切喜劇都有一個悲情內核。笑是果,悲是因。是以對自我的折磨來換取他人的喜悅,以自我的低姿態引起對方的優越感。創作過程中,要時時以“悲情內核”的標準來自我檢驗。要力圖每一組舞臺行動、每一個笑點都有成因,都有其悲情內核。要力排無本之末。”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李成功和牛耿確實是一個悲劇人物,一個生活一地雞毛,事業遭遇不順,而另外一個生活在社會底層還被拖欠工錢,兩人的囧途上還遭遇了種種的挫折與意外,這些意外給兩人造成了很多麻煩,但是在觀衆看來卻是幽默搞笑。

但是爲何我們不像看《喜劇之王》那樣心生酸楚呢?

其實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牛耿,牛耿同樣是社會底層的小人物,但是他最大的特點就是真誠,但用自己的真誠影響了身邊的人,熱心幫人搬行李、治好了被棗核卡住嗓子的婆婆,他一路用自己的真誠影響了李成功,這世上不止有利益,也有真誠、溫情、善良,牛耿說:這世上還是好人多啊。這也是李成功最後迴歸家庭的重要原因。

總結

《人在囧途》只是一部小成本電影,但是卻做到了喜劇電影的本分,那就是逗笑觀衆,在幽默的基礎上,故事情節也符合邏輯又不失溫情,這纔是它成功的最大原因。

但是我們也不應該把《人在囧途》單純的當作一部喜劇片來欣賞,電影當中反映的社會現實依然會引起人們的反思,在電影的最後,牛耿改變了李成功的想法,李成功幫助牛耿拿到了自己的工錢,這是一個完美的結局,但是現實中,這樣完全不同的兩人真的會一路同行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