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軟隱形眼鏡佩戴後,眼睛的乾燥、不適等常見的眼部問題,都與隱形眼鏡表面乾燥、污物相關,嚴重時則會引發慢性眼部炎症、感染等多種疾病,均是與隱形眼鏡表面的蛋白質吸附相關。隱形眼鏡又稱角膜接觸鏡,它是根據人眼角膜形態製成的,直接附着在角膜表面的淚液層上,並能與人眼生理相容,從而達到矯正視力、美容、治療等目的的鏡片。

從達芬奇的構想到美瞳

環境和眼睛的污染源

隱形眼鏡又稱角膜接觸鏡,它是根據人眼角膜形態製成的,直接附着在角膜表面的淚液層上,並能與人眼生理相容,從而達到矯正視力、美容、治療等目的的鏡片。隱形眼鏡已經越來越廣泛地被人們使用,屬於生物醫學設備在臨牀使用最廣泛的種類之一。研究發現,15%-20%的美國用戶,只是隨手將成分複雜的隱形眼鏡丟進浴室水槽,或是丟在馬桶裏沖走研究作者估計,大約1.3萬公斤的隱形眼鏡會在污水處理廠或者是農田裏堆積起來。除了對自然環境的污染,隱形眼鏡帶來的眼疾隱患也不得不引起人們的重視。

到底爲何物

然而據報道,近50%的軟性隱形眼鏡使用者患有如眼部感染、幹暇症等臨牀症狀。硅膠材料是應用最廣泛的隱形眼鏡材料之一。硅膠材料具有無毒、化學情性等特性,而且由於其內部的珪氧烷結構,有機硅材料能保證隱形眼鏡具備高透氧率的特性。然而硅膠材料表面高度疏水,這會引發大量的蛋白質吸附,導致較差的生物相容性。軟隱形眼鏡佩戴後,眼睛的乾燥、不適等常見的眼部問題,都與隱形眼鏡表面乾燥、污物相關,嚴重時則會引發慢性眼部炎症、感染等多種疾病,均是與隱形眼鏡表面的蛋白質吸附相關。人們一直熱衷於隱形眼鏡的研究,從論文發表網站知網搜索可以看出,關於隱形眼鏡的研究在1989年逐漸增加,特別是在2005年左右達到了高峯。

前世今生

1508年,著名畫家達芬奇(Leonardoda Vinci)認識到將眼睛置於透明的水缸內以改變眼睛的屈光功能。他將這一設想畫出草圖,並闡述了有關理論。這是人們可以追溯到的最爲久遠的關於隱形眼鏡的歷史。目前,我國配戴隱形眼鏡者約佔總人口的3%左右,在美國、日本等西方國家這一比例已經達到10%左右。如今,隱形眼鏡的研製技術已經成熟,人們專注的其性能主要包括:光學性、附着性、適應性、透氧性、代謝性等等方面。

彩色升級版

彩色隱形眼鏡,顧名思義,就是在隱形眼鏡中添加了顏色。最初由強生公司推出、專爲亞洲市場設計的美容鏡片,又名爲“美瞳”。由於佩戴後可以裝飾和改變角膜顏色,使眼睛看上去更加美麗迷人,這種產品逐漸受到愛美人士,尤其是時尚女性的歡迎。2010年的春節晚會女星戴着美瞳出場後,立刻受到衆多女性追捧,大街小巷也颳起一股美瞳風。我國於2003年6月正式將隱形眼鏡劃歸爲國家三類醫療器械。第三類醫療器械往往植入人體,用於支持、維持生命,具有最高的風險等級,不合格產品對人體具有潛在的危險。因此,安全舒適的隱形眼鏡纔是美麗之外的最重要的一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