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謂行伍手段,代表人物就是林沖、關勝、魯達等等,他們統一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曾爲朝廷命官,出身行伍,其功夫,都是在軍隊中練成的,屬於“制式打法”,且這些人之間,彼此交手,沒個三四十合,很難分出勝負。關勝、林沖、秦明、呼延灼、魯智深、董平、花榮、徐寧、楊志、索超、張清、黃信、孫立、宣贊、郝思文、韓韜、彭玘、單廷珪、魏定國。

先說結論:行伍手段:

董平第一;

關勝、林沖並列第二;

花榮武藝高強,弓箭詭異,可列第三;

魯智深、楊志、呼延灼、孫立、徐寧五人,刀馬嫺熟,雖無突出特點,但馬上步下均強,可列第四;

索超、秦明力雖猛,但照高手來說基本功差了些許,列第五;

宣贊、郝思文、韓韜、彭玘、單廷珪、魏定國爲一路,做大將則稍遜,做偏將則屈才,處於不上不下的尷尬地位,列第六;

而黃信就如一個過期的收音機,時不時響一聲,證明自己還在,列第七。

沒羽箭張清,很難列。此人若有石子在身,幾乎是無人可敵,若無石子在身,幾乎是人人可敵,這怎麼排?算了,不排這個劍走偏門的人也罷,只說他暗器宇宙第一罷了。

綠林手段:

論步下本事,武松當排第一,

劉唐、史進第二,

朱仝、燕青、石秀第三,

雷橫、李逵、項充、李袞、鮑旭屬於一路,且算第四,

解珍解寶可算第五,焦挺拳腳可以,衝殺上陣不濟,只能排第六。

論馬上功夫,李應當爲第一。此人在書中甚少出現,十分遺憾,但其在祝家莊時,曾十七八合戰敗祝彪,而祝彪乃祝家三子中最厲害的,因此論身手此人着實不弱。扈三娘可排第二,呂方可排第三。楊雄、薛永、施恩、穆春、穆弘可算一路,這波人論本事不及武松等,但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可列中游。周通、陳達、楊春、楊林、李忠、鄭天壽、鄒淵、鄒潤、孔明、孔亮等又次一等。

許多人喜歡將水滸人物的武功進行排序,這是受了武俠小說的影響,把《水滸傳》當成了《多情劍客無情劍》一類的書籍,想學百曉生排兵刃譜呢。不才我今日也乘興排一下,看看結果如何。水滸人物的功夫,在我看來,分爲兩種,一種是“行伍手段”,一種是“綠林手段”。什麼是行伍手段?

所謂行伍手段,代表人物就是林沖、關勝、魯達等等,他們統一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曾爲朝廷命官,出身行伍,其功夫,都是在軍隊中練成的,屬於“制式打法”,且這些人之間,彼此交手,沒個三四十合,很難分出勝負。

在施耐庵的眼裏,行伍手段,就總體戰鬥力而言,要高於綠林手段。他在大破連環馬及三山聚義打青州那幾段裏,把自己的這個觀點說得非常清楚。他寫呼延灼戰秦明時,何等一場大戰,寫到呼延灼戰周通時就不是了,六七合打得周通直跑,隨後又戰李忠,十合將其打跑,又遇魯達,狂打一番不分勝負,再戰楊志,又是勝負難分,然後呼延灼就說了這麼一句,他說哪裏冒出這兩個,不是綠林手段!什麼是綠林手段?

周通、李忠那個,包括後來的孔明孔亮那些本事,就是綠林手段,呼延灼作爲朝廷命官,一流大將,極爲看不上。所以,當他驟然遇到魯達一類人物時,驚呼“不是綠林手段”!看來,施耐庵老先生,早就給書中的功夫高低,下了一個定義了,只是他沒有直說,是通過呼延灼之口講出去的。而看過《紀效新書》後,我也發現,戚繼光把武術打法,也分爲民間和軍隊兩類,而他也認爲,軍隊的武術格鬥,相比其民間來說,更爲實用,更爲有效。這與施耐庵是暗合的,由此可見,施老先生身處在元末明初的亂世,其格鬥知識是相當豐富的,他很清晰地將武術打法,分爲兩派,且列出了高下。

既然如此,我就在不違背施老先生的初衷的前提下,將梁山好漢武功路數分爲兩派——行伍派與綠林派,在這個前提下,再細說各個人物的本事吧。

一、行伍手段:先看看行伍派都有哪些人。關勝、林沖、秦明、呼延灼、魯智深、董平、花榮、徐寧、楊志、索超、張清、黃信、孫立、宣贊、郝思文、韓韜、彭玘、單廷珪、魏定國。能打的,基本都在這兒。這些人,原本都是軍中將校,所持武藝,也都是軍中所學,他們的功夫孰高孰低呢?咱比比看。

1、先看關勝(其中交代索超、石寶、王寅)關勝爲天勇星,可見身手氣度。此人位列馬軍五虎將之首,書中並未交待其武藝特點,只說他善使大刀,深通武藝,但此人一出場,便直對林沖、秦明二將,可見武功之高。施耐庵寫書,極少有以一敵二之處,倒是多有前方交手,後方射暗箭之處,可這關勝一出世,便來個二對一,足見施耐庵對其鍾愛。


誰是水滸中第一高手?



鍾愛歸鍾愛,施老先生並不想誇張,畢竟林沖秦明二人乃梁山泊擎天柱一類人物,若說連此二人合力都勝了,那以後的仗不用別人,光是關勝出馬就是了,因此施耐庵仍安排他輸了,只是給他留了相當大的面子——宋江主動鳴金收兵。

關勝雖說敗了,卻敗得不丟人。隨後,關勝投了梁山,與索超交戰,索超力怯,鬥不下關勝,李成見狀,夾路來攻,被關勝手下宣贊、郝思文攔住。

你看,書中並未交代關勝贏了索超,卻說索超斧怯,李成前來助攻,須知關勝身後也有宣贊等人,如何不先來助攻?可見關勝佔了上風,逼得李成前來相助,這一節,足見關勝功夫勝過索超半籌。

關勝第二次出馬,便是對付凌州兵馬團練單廷圭、魏定國。交代一下,這二人,乃是州級兵馬團練,雖不是朝廷大將,但在地方上,按北宋官制,已經算是一等一的武官了。關勝爲大將之前,乃是蒲東巡檢,論官職,尚不如此二人。雖然水火二將在《水滸傳》中不太出名,但其身份卻絕不比梁山泊上那些個一流大將低。

水火二將對宣贊、郝思文,毫無懼色,越戰越勇,宣、郝二人本是關勝的朋友,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羣分,關勝武藝高強,此二人斷不可能是軟蛋,尤其是宣贊,身爲郡馬,贏過番邦,卻戰不下水火二將,足見此二將絕非等閒。

接下來關勝獨戰單廷圭,書中寫的明白:只一合,拿下聖水將。

有人說不對啊,他先和聖水將打了約二十合,然後跑了,等人家追過來,才抓住人家的。非也。關勝與單廷圭那二十合,純屬是演戲,目的,就是找個沒人的地方,收降此人。他如果是戰了二十合,故意敗走,單廷圭追來,被他一刀拿下,那我可以說,此人的功夫和單廷圭,也許相差不遠,因爲他是突然用計拿下對方嘛。可是我們仔細看書,書中寫的明白,關勝與單廷圭戰了不到二十合,關勝便走,到了一個沒人的地方,關勝站住了,說你還不投降,更待何時!你看,他並沒有跑着跑着就是一刀,那是玩陰的,他沒這麼幹,而是正大光明的站住了,回頭和單廷圭說話,此時可完全是公平對決,而且,關勝是後背對着單廷圭,回頭說話,按位置來說,他是處於劣勢的。

我看了許多人寫過的梁山將校武力排行,基本都是按照“誰打得過,誰打了幾個人”這樣的標準來排,極少有人會按照格鬥場面來排名,這是有失嚴謹的。關勝背對單廷圭,而單廷圭正一槍刺去,關勝此時,最先要做的,就是躲開對方的槍。而他是騎着馬的,要想躲開對方的槍,必需得撥馬。但是,馬戰不比步戰,步戰的話,若我功夫高強,那麼一轉身,只是一念之間,可馬戰非也,你那一念之間,還得加上馬的一念之間才成,而且馬斷然是不會什麼“腰馬合一”的功夫的,沒聽說過馬會打拳,馬轉身必然是頭一扭,四個蹄子跑過去,那得多長時間?這個時間段就是再短,也總比單廷圭那一槍刺過來的時間長吧?

因此只有一種解釋:關勝早就做好了撥轉馬頭的準備,一喝之下,立時撥馬,撥馬同時,就是一刀,一刀砸在單廷圭後背上,把他給砸下馬去。這呼喝、撥馬、出刀幾乎同時完成,可見關勝在時間上拿捏得多麼準確,幾乎是刀馬一體,轉瞬出刀,這還不是高手?這還不足以傲視羣雄?有人說關勝就勝了個單廷圭,還用的是拖刀計,此話實在是不懂行,明明是正大光明勝了的,“計”在何方?武力排名,絕不能光看此將和誰打,打了幾個人,而是要看他怎麼打的,比的不是此人都打過了誰,而是要看此人的打鬥本事。

而且關勝武德很好,他找個沒人的地方贏了單廷圭,見到林沖之後,卻不說輸贏,給對方留足了面子。

書中倒是未說魏定國比關勝如何,但此人與單廷圭雙戰宣贊、郝思文不落下風,且同爲州團練使,想來伯仲之間,或強於單廷圭些許,不輸於宣、郝二將。

那麼索超呢?書中明明交代了索超遜於關勝,但不至於落敗,因此索超在功夫上,又高於水火二將,但索超在級別上,可未必比水火二將高,他是大名府留守司正牌軍,管軍提轄使,屬於低級軍官,比州團練使官職要小。但論武藝,索超不會讓關勝一合拿下,顯然比單廷圭高了不止一點,那麼與單廷圭同名的魏定國,也就屈居其下了。那麼此番比試,可見關勝第一,索超第二,魏定國第三,單廷圭、宣贊、郝思文列第四。

關勝在對遼作戰中,遇到遼國統軍賀重寶,一國的統軍,官職極大,必爲上將,結果三十合敗給關勝。隨後關勝殺了兀顏統軍,但那場仗乃是亂殺,看不出真正實力。江南方臘處,有蘇州元帥邢政,被關勝十餘合砍翻。邢政乃三大王方貌手下元帥,專門來救呂樞密,想來武藝並不低微,卻被關勝一刀劈翻,足見五虎將之首名不虛傳。

錢振鵬,方臘手下常州統制,論官職,不知比那邢政是高是低,那邢政說是元帥,卻不知是甚大官,皆因北宋軍官中無此官職,但錢振鵬身爲統制,卻是武將中的高官了,戰關勝,三十餘合敗北,旋被一刀剁於馬下。按北宋軍制,統制乃一軍之首,常州城只有錢振鵬一統制,總領常州守軍,而常州乃重鎮,可見此人之能,卻被關勝三十餘合砍翻。

然後對戰方臘太子方天定手下元帥石寶,戰二十合,石寶走,關勝不敢追,自言對方武功不低於他,此去必有計策。這是書中第一次借關勝之口說出與其一般無二的將領來。隨後,石寶大戰索超,不十合便走,索超便追,此時,關勝大叫其不要追。你看,索超與關勝曾經交過手,相互知曉底細,關勝與石寶交手已知自己不易獲勝,而索超與石寶交手,關勝卻不去助陣,足可見索超之能,與關勝其實相去不遠,關勝認爲自己無須立時助陣。而當他見到石寶十合便走時,便知是計了。關勝明白,索超戰自己尚且力怯,又怎能十合戰勝石寶?可見寫到此處,施耐庵再次暗示,索超與關勝的武藝,相隔其實不遠。

果然,索超一追,石寶回頭一錘,幹掉索超。鄧飛來救,被石寶一個照面砍做兩段。鄧飛武藝並不出衆,但也是小彪將之一,在山上與魏定國、單廷圭同級(委屈了這兩個),即便是功夫一般,遇強手也未必不能抵擋一招半式,卻被石寶一個照面斬了,而石寶與關勝伯仲之間,此處又見關勝之能。

繼續看石寶武藝。

李逵、鮑旭、項充、李袞四人,梁山泊上有名的陸地組合,四人並他一個,看看如何。書中交代,李逵先搶入去,速度奇快,石寶還沒等做出反應,黑旋風已經一斧子掠斷其馬腿!你看,這李逵比起遇到焦挺那次,明顯是能耐漲了,人隨斧到,多快的身法。他快,石寶更快,居然凌空一跳,躲去了馬軍裏。李逵好不容易長了些能耐,卻運氣如此之差,遇到了馬上步下都很牛皮且反應神速的石寶。人的反應這麼快,那得練到什麼程度啊。

隨後石寶殺了鮑旭,卻未能說明武藝如何,因爲是偷襲,但接着戰呂方,五十合方敗,看來呂方也忒了得!石寶論刀上功夫,不輸於關勝,加上流星錘,應該說略勝關勝半籌,而呂方卻能走上五十合,令人在此處喫了一驚,且記下這個話頭。郭盛助戰,雙戰石寶,一時不下,但佔了上風,否則這二將也不會死死纏住不放,此刻朱仝又上,石寶方敗。朱仝乃八驃騎之一,與花榮同列,呂郭二將乃守護中軍馬軍驍將,三人雖非一等大將,但同時出手其戰力非同小可,三人合力石寶方敗,而關勝與石寶相去不遠,可見本事。

不久石寶又殺了燕順。書中並未交代燕順功夫如何,也很難見到他單打獨鬥與人火拼,雖與水火二將等同列馬軍小彪將,論本事定不及這些人,死了倒也正常。殺了燕順以後,石寶就死了,並非死於名將之手,而是面臨兩面夾攻,再無退路,自盡身亡。自盡之前,他曾與關勝照過一次面,書中說他見是關勝,無心戀戰,退回嶺上。爲何見到關勝就無心戀戰?石寶見了那麼多的梁山好漢,非殺即斬,爲何這回就無心戀戰?一來是戰局不利,二來知道此人不好對付,沒得便宜好佔。

通過石寶,可窺關勝一斑。

關勝是不是獨一無二的?這可不好說,還沒對比完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