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棵烟花树是怎样“生长”“开花”的?7棵烟花树是怎样“生长”“开花”的?

10月1日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联欢活动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这是联欢活动现场。新华社记者 殷刚 摄

这7棵“树”是怎样“生长”和“开花”的?

首先,要立起来一棵“会呼吸”的树。为此,设计团队看了自然界中各式各样自由生长的真树,深入研究树形结构、节点连接、力学特性,再归纳成符合力学传递途径的“树”。反复优化,最终敲定了设计方案。

树形已定,要承担起整个烟花表演系统的核心的重任。7棵仿生“树”上的叶片花朵巧妙布局,掩映着1千多个烟花发射喷孔。今晚的3次烟花画面就是通过这些发射喷孔勾勒出来。

每棵“树”都有一套全过程信息化控制系统,可以实现演出时间、控制时间和回转位置三精准。同时,每棵“树”的回转系统也支持电动和手动两种模式。其中,电动装置可以实现30秒90度场景切换。在6级风的环境下,4人手动也可以保证树转动起来,90秒内可以完成90度的场景切换。

每一根枝干的受力情况、甚至每片“树叶”的状态都通过数据的形式呈现在设备显示屏上。每一次演练时的数据都记录下来,一旦现场数据达到某个临界值,就会在屏幕上预警,给工作人员预留出处置解决的时间。

7棵烟花树是怎样“生长”“开花”的?

10月1日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联欢活动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7棵巨“树”不是在天安门广场上“落地生根”,而是长在一辆类似于平板车的巨型模块底盘车上。对于高25米的“树”,迎风受力面积足有300平方米,受到的力量相当于5辆家用小轿车的重量和,找准安全可靠和轻量化的平衡点非常重要。为此,专家团队演算了数百种方案,不断进行现实模拟。最终,每棵树的重量都做了瘦身。甚至树叶都做了“纤体”,由钢板材质改为了铝合金板。新叶片自带补光磨皮效果,营造出了更梦幻的光影舞台感。(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郭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