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證券報》報道,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的特殊年份,民衆的愛國情緒更加高漲,這爲《攀登者》《中國機長》《我和我的祖國》3部主旋律影片的票房預期提供了非常好的觀衆基礎。【訊】《我和我的祖國》《攀登者》《中國機長》三部正能量主旋律大片在9月30日正式上映,一年裏最重要檔期之一的國慶檔正式“開局”。

【訊】《我和我的祖國》《攀登者》《中國機長》三部正能量主旋律大片在9月30日正式上映,一年裏最重要檔期之一的國慶檔正式“開局”。

上海澎湃新聞報道,截至9月30日23時,三部電影就聯手創下超6.5億(人民幣,下同)的超高票房,也一舉打破了國慶檔單日票房的紀錄。三部影片在單日均突破2億票房,成績堪比春節檔。

今年的國慶檔很“正”,沒有了喜劇或者仙俠奇幻這些熱門檔期的標配類型,三部“中國大片”有一脈相承的氣質與情懷,又各有各的性格和看點。

電影最強國慶檔來了!三部“中國大片”各有看點

三部“中國大片”各有看點

上映首日,三部影片的排片不分伯仲,《攀登者》34.8%、《我和我的祖國》33.8和《中國機長》30.3%,幾乎平分了整個電影大盤。而從預售表現來看,截至9月29日,三部電影預售總票房就已經超過5.6億元。預售票房最高的是《我和我的祖國》,爲2.46億元。《攀登者》和《中國機長》分別爲1.54億元和1.71億元。

《我和我的祖國》由陳凱歌、張一白、管虎、薛曉路、徐崢、甯浩、文牧野七位導演聯袂打造,通過聚焦祖國高光時刻背後的普通人,勾連起全民共同記憶。用總製片人黃建新的話來說,“這是中國電影人獻給祖國最好的禮物。”而以觀看《我和我的祖國》這種極具儀式感的方式爲祖國慶生,也成爲不少觀衆的國慶檔首選。

上影集團出品的《攀登者》在演員陣容上集結了包括吳京、張譯、章子怡、胡歌、井柏然等中青年演員中的佼佼者組成“國民免檢陣容”,真實歷史改編,講述了1960年5月25日,中國登山隊成功從北坡登頂珠穆朗瑪峯,完成人類首次北坡登頂珠峯的故事。除了明星陣容強大,幕後班底也很“神仙”,茅盾文學獎與魯迅文學獎的雙料得主阿來擔任編劇,徐克擔任監製,李仁港執導,兩位導演在玩轉極致視效呈現和動作美學設計上也都竭盡所能。

同樣改編自真實事件的《中國機長》,現實基礎離觀衆就更近了。2018年5月14日川航的事件還近在眼前,轉眼一部驚心動魄的電影就在大銀幕上和觀衆見面了。爲再現驚險時刻,製作團隊不僅斥資近3000萬元,1比1還原空客A319,更輾轉多地實拍。作爲博納影業“中國驕傲三部曲”的收官之作,《中國機長》邀請到了衆多演技與人氣兼具的影視明星加盟,據悉,張涵予等飾演的英雄機組成員都與自己的原型進行過深入的交流和探討,同時,黃志忠、朱亞文、李現等飾演的民航西南空管局等單位的工作人員,也均有原型人物作爲創作參考。除了原型人物的支持,影片還得到了民航各個部門上千人的幫助,因而給觀衆帶來了極其真實的細節。

主題:“我和我的祖國”

北京《新京報》報道,今年國慶有個主題,是“我和我的祖國”,這與以往的慶祝主題略有不同,是兩個主體,“我”也是主角了。由此觀照今年國慶檔幾部影片,都強化了“我”的存在。

這個“我”,就是老百姓,是千千萬萬的普通人,普通人成爲主角,就是今年獻禮片的一個最重要的特徵。無論是《我和我的祖國》中的每個故事的主角(工人、戰士、出租車司機),還是《中國機長》中的機組成員、空乘人員,抑或是《攀登者》中的登山運動員,甚至連《決勝時刻》中,改天換地的決勝時刻,把大量筆墨給了普通戰士、播音員這些小人物。總體而言,這幾部影片都很接地氣,都注重情感表達。

《中國證券報》報道,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的特殊年份,民衆的愛國情緒更加高漲,這爲《攀登者》《中國機長》《我和我的祖國》3部主旋律影片的票房預期提供了非常好的觀衆基礎。根據過往《戰狼2》《紅海行動》等主旋律電影的表現來看,觀衆的年齡層從20-30歲的青年人,擴展到40-60歲的中老年人是比較明顯的。這也最終讓主旋律電影的票房成績不斷刷新歷史記錄。

值得注意的是,近幾年來國慶檔票房基數低。2016-2018年,國慶檔票房(剔除服務費)分別爲17.8億元、25.5億元、20.2億元,全年票房佔比分別爲3.9%、4.9%、3.6%;觀影人次分別爲5686萬、7980萬、6149萬人。考慮到2018年票房及觀影人次較低,中信證券預計今年國慶檔票房有望取得同比增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