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攀登者》三部主旋律影片同日上映,由於不管是題材還是陣容都堪稱“頂配”,今年國慶電影檔也有“最強國慶檔”之稱。截至10月2日6:00,三部影片票房累計已經達17.51億元,幾乎持平去年國慶檔。

“最強”國慶檔來襲 票房已超17億!A股上演“一出好戲”

《我和我的祖國》罕見地囊括了目前國內最頂尖級別的導演,陳凱歌、管虎、徐崢、甯浩、薛曉璐、張一白、文牧野。演員陣容也更爲強大,電影分爲七個獨立篇章,特寫新中國70年七大歷史時刻。

《中國機長》根據2018年川航英雄機長劉傳健萬米高空臨危救人的真實故事改編而來,張涵予+博納的組合讓這部電影也值得期待。

《攀登者》由吳京、章子怡主演,該片的監製是徐克,這部電影根據1960年中國登山隊第一次從北坡登頂珠穆瑪朗峯的真實事件改編。

根據多家票房預測平臺的數據,《攀登者》票房有望達30億元,《我和我的祖國》和《中國機長》的票房預測基本在8-10億元左右。所有票房預測平臺都認爲,與往年相比,今年國慶檔及10月票房大概率實現增長。

概念股未映先熱

影視劇的熱播,背後的影視公司自然率先受益,同時,院線和票務公司都將分享高票房的收益,而作爲最受期待的三部影片,背後的上市公司則吸引了更多投資者的關注。

今年春節檔,因《流浪地球》的熱播,作爲出品方的北京文化短線漲幅一度超過30%。此次國慶檔,亦有衆多出品方靜候佳音。

根據貓眼數據:

上海電影是《攀登者》的主發行方,北京文化是聯合出品方兼聯合發行方。

阿里影業、博納影業則爲《中國機長》的主要出品方,萬達影視、幸福藍海等爲聯合出品方。

《我和我的祖國》是華夏電影主控投資的影片,華誼兄弟、文投控股、萬達電影、金逸影視、華策影視都是這部影片的聯合出品方。

其中,上海電影股價表現最爲強勁,7月份以來,公司股價累計漲幅超過30%,明顯超過影視板塊和大盤走勢。

“最強”國慶檔來襲 票房已超17億!A股上演“一出好戲”

文化消費升溫快需求有多旺?

隨着文化消費在居民生活中的分量越來越重,相關消費需求有多旺?9月30日晚,《央視財經評論》邀請中國藝術研究院副研究員孫佳山和財經評論員萬喆做客演播室,深度解析。

中國藝術研究院副研究員孫佳山:一方面,需求很大,而且體現出隨着消費升級而不斷下沉這樣一個特徵。在一二線城市可能感覺沒那麼明顯,但在三四線城市、縣級市,文化消費起到的作用是立竿見影。

越來越多人不再像過去一樣,一到假期喫喫喝喝,或唱卡拉OK。可能更多人會選擇去看電影、去博物館,以及夜間經濟,這是一個大趨勢,還要積極尋找新的動能,尤其是數字文化產業的探索實踐。

比如,雲南在實踐全日旅遊概念,將傳統的雲南風景跟移動互聯網、虛擬空間進行整合,他們推出的雲南雲,實際上是IP化和進一步人設化的形象,對打開文化旅遊市場的遊客或受衆的覆蓋面,有很積極的作用。

國慶檔票房有望同比大增

Wind統計顯示,2010年至2015年,國慶檔票房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從2010年的3億元增長至2015年的超過18億元,而近幾年國慶檔票房則出現較大的波動,2018年國慶檔不足20億元,較2017年國慶檔的26億元下滑超過20%。

分析人士指出,去年國慶檔電影票房遭遇“滑鐵盧”,今年大概率一改頹勢絕地反擊,多部電影票房或能達到十億元級別。

“最強”國慶檔來襲 票房已超17億!A股上演“一出好戲”

招商證券指出,今年國慶檔預計要上映《攀登者》《我和祖國》《中國機長》等,特別是吳京,章子怡主演的《攀登者》,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冒險災難片,講述的是兩代攀登者誓死登頂,捍衛國家領土的故事,都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預計這部電影無論是劇情題材還是視覺效果上都有望超預期;另外一部電影《我和祖國》由華夏電影主出品,影片採取分段故事形式,著名導演集結(陳凱歌、張一白、管虎、薛曉路、徐崢、甯浩、文牧野)、全明星陣容,由七位導演分別取材新中國成立70週年以來,祖國經歷的無數個歷史性經典瞬間,講述普通人與國家發展之間息息相關的動人故事,同樣值得期待。去年國慶檔票房相對比較冷清,今年認爲國慶檔票房同比增速有望達到70%~100%。

影視板塊今年表現偏弱

今年以來,影視板塊漲幅不足10%,相對滬深股指走勢而言,表現明顯偏弱,特別是4月份以來,回調幅度更大。

天風證券則認爲,電影市場在經歷了上半年的下跌後,市場的預期逐漸降低,而在電影《哪吒》的帶動下,市場的悲觀預期已經有所緩解,近期傳媒板塊作爲估值較低的板塊,情緒已經有所回暖,隨着國慶檔的臨近,建議積極關注電影板塊。

“最強”國慶檔來襲 票房已超17億!A股上演“一出好戲”

本文源自Wind資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