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袁崇煥下獄之前,北京城內的衆多言官反覆的強調袁崇煥有意“引敵脅和”。少年崇禎剛剛繼位,這個剛直而多疑的少年很快對袁崇煥產生了看法。1629年的冬日,此時北京城外已被敵軍圍困,城內居民怨言四起,崇禎皇帝的心理已經緊張到了極點。此時的他,面對提兵前來救駕的袁崇煥,甚至不敢讓大軍入城。這些遼東軍士就在寒冬臘月的城牆外風餐露宿,用血肉之軀與數量佔了絕對優勢的後金大軍肉搏了半個月,將敵軍生生擊退。

終於,壓垮少年崇禎的最後一刻稻草來了。這就是有名的皇太極反間計。當時,袁崇煥援軍基本背靠城牆列陣,佈防於今天北京二環一帶,此外的地方已經顧不上了。在今天南五環外的南海子,清軍俘虜了提督大壩馬房太監楊春和王成德。這兩個太監早已嚇得魂不守舍,對前來提審的清軍說“我是萬歲爺養馬的官兒,城中並無兵將,亦無糧餉”。皇太極派副將高鴻中,參將鮑承先、寧完我和巴克什達海等看管這兩個太監。夜裏,高鴻中對鮑承先悄悄地說:“這次撤兵,明朝可是中了咱們皇上的計了!我今天看見皇上一個人騎馬衝向敵陣,對面也來了兩個當官的,他們仨在陣前說了好久,皇上龍顏大悅,當即就讓咱們班師回朝!我早就聽說咱們之前與袁巡撫有密約,這下好了,取北京城不難!”這幾句悄悄話被兩人身邊裝睡的兩個太監聽了個真真切切。過了幾日,其中一個太監趁着看守疏忽,突然逃出清軍大營。他一路沒命地向北京城狂奔。一回到京城,他立刻把這些情報上奏給崇禎皇帝。

細心的讀者一定早就發現此事的蹊蹺之處。不過是兩個在郊區養馬的小太監,人微言輕,清軍卻派出五員大將專程看守,還在閒聊時恰好把軍國大事用漢語說出,讓他們偷聽到,最後還讓其中一個逃跑了,從幾個弓馬嫺熟的將軍眼皮子底下逃跑了!《三國演義》中就有“蔣幹盜書”的故事,講的是周瑜佯裝醉酒,向曹操派來探聽消息的蔣幹吐露假情報,最終讓曹操起了疑心,主動殺掉了熟悉水戰的蔡瑁、張允。

努爾哈赤和皇太極都是《三國演義》的忠實讀者(努爾哈赤甚至成爲關二爺的狂熱粉絲),這明顯是就是一板一眼地在模仿小說情節。其實,清軍這不是第一次施放反間計,此前在東北,清軍幾次不經意地將袁崇煥的不利情報“泄露”給朝鮮使臣,但朝鮮使臣知道袁崇煥對國家的忠誠,他們不但不信,還把滿洲人的演技嘲笑了一番。但這這次,崇禎居然就信了。聽聞了全城百姓怨聲載道,又受到這樣一條來自敵營的內部情報,對袁崇煥早就有看法的少年崇禎果斷將袁崇煥投入監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