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兩步路戶外助手用戶老韓

等高線作爲很重要的一個地理數據,在戶外地形判斷中一直佔有重要的地位。等高線地形圖判斷考驗了戶外人的空間概念和分析能力,尤其是在戶外判斷地形、氣候、水源、紮營地、地質災害等有相當關鍵的作用。那麼,應如何提高等高線讀圖技巧和讀圖分析能力呢?

一、等高線辨別地形

1.密集陡坡,稀疏緩坡,間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勻坡。上疏下密爲凸坡;上密下疏爲凹坡;

2.如果幾條不同高度的等高線重合在一起---表示陡崖; 

3.等高線閉合,且數值從中心向四周逐漸降低----山頂; 

4.等高線閉合,且數值從中心向四周逐漸升高----盆地或窪地; 

5.兩個山頂中間的低地,形似馬鞍----爲鞍部,也叫山的埡; 

6.等高線彎曲時,如果凸出部分指向低處----表示山脊(即凸低爲高); 

7.如果凸出部分指向高處----表示山谷(即凸高爲低);

8.峽谷:中間低,兩側高,且兩側等高線密集的地方(一對山脊線相對的地方)。

二、等高距常識

相鄰兩條等高線之間的距離在地圖上用等高距表示,通常爲20米。不同地圖,等高距可能不同。等高線顯示地貌的特點:一是在同一條等高線上的各高度相等並各自閉合;二是一般情況下,在同一幅圖上,等高線多山就高,等高線少山就低。等高線間隔大的坡度緩,間隔小的坡度大;三是圖上等高線的彎曲形狀和相應實地地貌的形狀相似。(如下圖:)

等高線的種類和作用。等高線按其作用不同,分爲四種(見下圖) ;首曲線是用以顯示地貌的基本形態;間曲線是用以顯示曲線所不能顯示的局部地貌;助曲線是用以顯示間曲線還不能顯示的局部地貌;計曲線是便於在圖上計算高程,從高程面算起,每逢等高距五倍處的首曲線描繪成粗實線。(如下圖:)

三、等高線圖的綜合判讀與應用

1.判斷五大類地形 

平原: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線稀疏且平直,廣闊平坦;

高原:海拔高度大,相對高度小,等高線在邊緣密集,頂部(內部)明顯稀疏; 

丘陵:海拔一般在200~500米之間,相對高度小於100米,等高線稀疏,彎折部分較和緩(坡度比較和緩); 

山地:山地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相對高度大於100米,等高線彎曲密集,河谷轉折呈V字形;

盆地:海拔無標準,中間低,四周高,內部地勢起伏較小,等高線較稀疏,邊緣地勢陡峻,等高線較密集。

2.判斷水系、水文特徵 

①水系形狀:

根據等高線數值判斷地勢高低,判斷河流流向:

◆山地常形成放射狀水系;

◆盆地常形成向心狀水系;

◆平行山地中形成平行水系(山河相間)。

山脊形成河流的分水嶺,因此山谷常有河流發育,在山中行進,如需要尋找水源,首先要下到山谷中。(如下圖:)

②水系流向:

等高線穿越河谷時向上遊方向彎曲,即河流流向與等高線凸出方向相反,河流水補給地下水時,流向與地下水位線凸出方向一致。在戶外,能夠通過等高線快速準確判斷水系的流向,會讓你準確辨別下游方向,快速找到水源。(如下圖:)

③流域面積:

根據山脊線作爲河流的分水嶺,確定河流的大概流域面積,這樣即可據酌情制定是否橫渡的路線規劃。在多雨季節,我們在集水線的半山腰也有很大機會找到水源。(如下圖:)

④水文特徵:

等高線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陡崖處可能形成瀑布:河流的流量除與降水量有關外,還與流域面積(集水區域面積)及所處迎風坡、背風坡有關。此辨識有助於戶外溯溪過程中查看地形與水位落差等,水流速,可否橫渡等,具有相當大的參考價值。(如下圖:)

⑤河流外力作用:

河流流出山口處常形成沖積扇。河流上游落差大,流速快,以下蝕(切割)作用爲主,河谷多成“V”形,沉積物多體積大,重量大,河牀多卵石爲主;河流中下游落差小,流速慢,以旁蝕作用爲主,河谷多成“U”形,沉積物多體積小,重量輕,河牀多沙土或粘土。(如下圖:)

3.判斷氣候 

①氣候特點分析:

結合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勢高低、坡向(迎風坡與背風坡,陽坡與陰坡,陽坡氣溫高,蒸發強,陰坡氣溫低,蒸發弱)等因素。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決定因素,出行前,首先要確定地域氣候。

②氣候差異: 

◆海拔高氣溫低。垂直遞減率爲0.60℃/100m。即每上升100米溫度就會降低0.6℃。進行較高海拔登山活動,一定要提前學習此常識,並相應做好禦寒準備。(如下圖:)

◆盆地不易散熱,氣溫偏高,又容易引起污染空氣的滯留,因此越往深處溫度越高。具體遞增溫度參數,需根據盆地的大小和其他綜合因素決定。(如下圖:)

◆平原、高原因地形較平坦而風速大,因此,在高原或草原活動的時候需要做好提前防風的準備。

◆埡口因狹管效應而風速大,山地、盆地風速小,同理一些小區域範圍內,也可以根據地勢判斷風力的大小,根據風的大小再去選活動或露營地點。 

◆海拔越高氣壓越低,氣壓也與沸點成正比,一般由低海拔到高海拔活動的人多少都有一些高原反應,需在活動前知曉並預防,高海拔區域,水不會煮到沸點,所需烹飪食物的選擇也要考慮。

◆迎風坡降水量多、背風坡降水量少。陽坡光照強,陰坡光照弱。長途穿越過程中,可以根據降水和陽光選擇並制定一些避免惡劣氣候的路線。

總結:以上爲等高線的初級判別和應用,可輔助爲您的戶外出行提供一份舒適的路線與安全活動場地,實際戶外過程當中,需要綜合結合更多因素去判定,最終做出一份正確的選擇,關於等高線判別應用,暫時先介紹到這裏,之前有傳聞說,通過等高線可以確定位置的更高級玩法,本人還沒get到,歡迎各位戶外大神留言分享您的更多經驗與方法。

更多路線、軌跡、活動、戶外知識、驢友新鮮事等,請關注微信公衆號:兩步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