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電影《我和我的祖國》集結了陳凱歌、張一白、管虎、薛曉路、徐崢、甯浩、文牧野7位導演及50餘位優秀演員組成前所未有的“中國電影夢之隊”,獻禮新中國成立70週年。《北京你好》由導演甯浩執導,講述葛優飾演的出租車司機意外獲得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門票,從而發生的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集結了陳凱歌、張一白、管虎、薛曉路、徐崢、甯浩、文牧野7位導演及50餘位優秀演員組成前所未有的“中國電影夢之隊”,獻禮新中國成立70週年。近日,該片陸續發佈了7個預告片,回溯70年裏難以忘懷的7個歷史瞬間,喚起全民回憶。總導演陳凱歌表示:“這部影片所描寫的不僅是70年來所取得的成績,更重要的是在這些成就背後,推動這個改變發生的中國人。這是每一箇中國人的故事,大家都是其中的一員”。

燃情回憶!電影《我和我的祖國》7大導演披露7個歷史瞬間

《白晝流星》:陳凱歌1:1還原神舟十一號着陸

陳凱歌執導的《白晝流星》將鏡頭對準劉昊然和陳飛宇飾演的一對少年流浪兄弟,迷茫落魄的二人在遇到田壯壯飾演的退休扶貧辦主任後,生活悄然發生了變化,更見證了神舟十一號飛船成功着陸這一重大歷史瞬間。爲了更好融入角色,劉昊然、陳飛宇在片中顛覆光鮮帥氣形象,衣着破舊、灰頭土臉。敦煌片場的風沙也令二人印象深刻,“每天喫風喫土喫沙,開工是一個樣子,回來是另一個樣子”。

燃情回憶!電影《我和我的祖國》7大導演披露7個歷史瞬間

爲了真實還原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着陸這一時刻,陳凱歌邀請到當時的航天員景海鵬、陳冬參與拍攝。片中爲兩位開啓艙門的開艙手,現實中曾爲多個返回艙開啓艙門,其他參演的航天工作人員也都參與了當年的搜索工作。劇組最大限度做到了道具真實,不僅特種車輛、返回艙降落傘是當時的實物,連片中兩位航天員的宇航服亦是當年穿過的。

陳凱歌調用戈壁灘工作車、道具車加上軍車共百餘輛,浩浩蕩蕩在戈壁上建起劇組。工作人員組成“影視科研小組”,觀看大量素材,熟悉返回艙不同的狀態,同時多次前往國家航天博物館進行測算。最終,這羣充滿熱忱的創作者和當年事件的親歷者一道,在蒼茫的敦煌戈壁上1:1還原出當時的盛況。

《相遇》:張譯暴瘦15斤演繹國防戰線無名英雄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時整,一聲巨響響徹西北戈壁,萬米高的蘑菇雲騰空升起,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這一歷史瞬間在張一白執導的《相遇》中得以呈現。《相遇》講述的是這枚“爭氣彈”背後,國防科技戰線上的無名英雄“獻了青春獻終身”的抉擇和他們刻骨銘心的愛情,同時也囊括了民衆歡慶原子彈爆炸成功的共同記憶。

在《相遇》的故事中,高遠(張譯飾)便是這羣無名英雄中的一員,他獻身國防科技事業“人間蒸發”三年,他的女友方敏(任素汐飾)便苦苦尋了三年,兩人上演了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直到高遠回到北京,二人才得以在公交上相遇,這是以往兩人約會完高遠回家的車,也是方敏三年來希望能遇到高遠而經常乘坐的車。那天,也是原子彈成功爆炸的時刻,二人很快被衝散在普天同慶的人山人海里。爲了更好的接近角色狀態,張譯閉關十多天減重15斤。預告片中的張譯,大部分時間帶着口罩且沒有臺詞,只能用眼神展現角色複雜的內心世界,表演難度極大。

《前夜》:黃渤爭分奪秒確保開國大典升旗萬無一失

1949年10月1日15時,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開國大典上,毛主席向全世界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之後親手按下電動升旗按鈕,新中國第一面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對於每一個國人而言,這都是意義非凡的歷史瞬間。管虎導演將鏡頭聚焦這一光芒萬丈的歷史瞬間之前,呈現了那驚心動魄而熱血的大典前夜。

與以往的主旋律影片不同,《前夜》沒有將重點放在開國大典這一光輝瞬間和天安門城樓上的偉人風采,而是將鏡頭拉遠、調低,“聚焦面對歷史鉅變時個體小人物的生命體驗”,塑造了林治遠等徹夜奔忙的工作人員,以及心繫祖國的百姓羣像。黃渤飾演的林治遠時任建設局技術負責人,同時也是天安門廣場旗杆設計安裝者。爲了更貼近人物,黃渤親自完成攀爬旗杆、電焊、燒鐵水等高風險動作戲,其手部也在拍攝過程中受傷。除了黃渤,王千源、歐豪、梁靜、佟大爲等人的角色同樣有原型可考,這也讓故事更加真實動人。

《迴歸》:杜江朱一龍升國旗惠英紅任達華激動落淚

1997年7月1日0點0分,香港準時迴歸祖國懷抱,這一歷史性的瞬間,是中國人民的共同記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爲了五星紅旗一秒不差地升起,中英雙方爲了“2秒”談判了整整16輪之久,而一幕幕驚心動魄的瞬間和令人熱淚盈眶的畫面,都在薛曉路導演《迴歸》中得以真實呈現。

爲了還原這一莊嚴的歷史時刻,導演薛曉路邀請了時任交接儀式升旗手的朱濤作爲升旗部分的總指揮和顧問,指導杜江、朱一龍等演員。演員們除了訓練走正步、升旗這些基本動作,小到下巴、仰頭的角度也會被逐一糾正。

片中,惠英紅飾演的香港警察始終站在迴歸談判和儀式的第一線,確保萬無一失。而任達華飾演的鐘表師傅,爲了將回歸儀式執行總指揮的手錶調至分秒不差,不眠不休,分文不收。對於兩位演員來說,觀看回歸儀式亦是他們人生的難忘時刻,惠英紅表示自己在迴歸的那刻心跳加速,任達華則在電視機前激動落淚。兩人坦言“自己永遠是中國人”,很榮幸參演《迴歸》,重現這一所有港人難以忘懷的重大時刻。

《奪冠》:徐崢吳京首度合作重現女排精神

1984年中國女排姑娘首次奧運折桂,用“三連冠”站穩巔峯向世界展現中國力量,“團結拼搏、不畏困難、爲國爭光”的女排精神凝聚成整個時代的精神符號。在《奪冠》中,導演徐崢將女排精神與時代情感緊密結合,把35年前洛杉磯奧運會那場激動人心的女排決賽“搬到”上海弄堂裏“現場直播”,以弄堂的鄰里情,再次重溫女排傳奇。吳京的角色則以一種特別的方式串聯了30多年來永不言敗的女排精神,這也是徐崢和吳京兩位實力演員、導演首度在電影中搭檔合作。

拍攝過程中,徐崢將兒時對上海的記憶情景再現,還原了80年代老上海石庫門弄堂的生活氣息。吳京稱讚道:“徐崢是一個很注重細節,對自己要求很高的導演。”衆位主演回憶起1984年中國女排奧運奪冠時仍然激動不已,吳京形容自己那一刻“是熱淚盈眶的”,徐崢則表示女排奪冠“真的是光輝耀眼、了不起的時刻,一輩子都記得住”。主演劉濤、馬伊琍回憶起自己當時的觀賽感受也稱:“作爲一箇中國人看到女排奪冠,十分振奮人心。”

《北京你好》:甯浩葛優攜手喚醒2008奧運記憶

《北京你好》由導演甯浩執導,講述葛優飾演的出租車司機意外獲得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門票,從而發生的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預告中,葛優飾演的出租車司機張北京搞笑臺詞不斷:“您說我這奧運開幕式門票擱哪兒合適呢?”“要是能跟藝謀合個影就更完美了”。通過葛優幽默搞笑一口京片子的詼諧演繹,一個充滿市井氣息的普通老北京人形象呼之欲出。

拍攝過程中,導演甯浩與主演葛優認真打磨每一個表演細節,從臺詞到動作都保留了甯浩一貫“瘋狂”喜劇的風格,加上葛優獨具特色的“葛式幽默”,帶來令人耳目一新的獻禮喜劇。提到與葛優的合作,甯浩表示:“葛優老師的表演只能用完美來形容,超出我劇本想要塑造的人物,我想要十分,他給我二十分。”

甯浩以《北京你好》將普通人對2008年的感情巧妙交織,正如他提到拍攝故事的初衷時所說:“2008年是我印象深刻的一年。那一年,北京奧運會讓全世界看到了祖國的富強。那一年,我們也遇到了災難,但是大家萬衆一心,衆志成城,讓我感受到了這個民族的力量!”

《護航》:宋佳佟麗婭演繹女飛行員颯爽英姿

《護航》由文牧野執導,以“備飛”女飛行員的獨特視角再現2015年9月3日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閱兵式,凸顯中國女飛行員巾幗不讓鬚眉的颯爽英姿,細膩展現她們肩負重任背後的默默堅守與無悔付出。

預告中,宋佳、佟麗婭等穿着一身戎裝,駕駛戰鬥機直衝雲霄,彰顯中國空軍飛行員的英武靚麗,燃力十足。在《護航》中,文牧野採用了殲擊機-10進行拍攝,讓人不禁回憶起當年的閱兵式上,領隊機梯隊駕駛殲-10A戰鬥機駛過天空氣貫長虹,帶領後續飛行梯隊接受檢閱的歷史場景。拍攝前,宋佳等演員也提前進入部隊體驗生活,與現役飛行員對話,理解角色。主創團隊用心拍攝全力以赴,力求真實展現中國“藍天儀仗隊”女飛行員神采。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將於9月30日上午9點正式登陸全國院線,並在10月1日開啓海外同步上映。影片還將於9月30日舉行海外10城聯動首映活動,與海外同胞們共同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

監製:賈薇

編輯:關一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