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孩子能否變得自立自強,就要靠家長能否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同理心以及自信心。孩子依賴性太強,什麼事都要家長幫忙,一招讓孩子學會自立自強。

有個寶媽發帖求助:孩子撒嬌耍賴雖然可愛,但總覺得孩子依賴性太強,什麼事都要家長幫忙,什麼時候才能自立自強呢?

責任感是自立自強的基礎

孩子依賴性太強,什麼事都要家長幫忙,一招讓孩子學會自立自強

責任感是自立自強的基礎

自立自強的基礎不是"自我意識",而是"責任感"。

比如玩具,孩子能護着自己的玩具,不讓別人隨意拿走,並不是自立自強的表現。但如果能夠做到擺放有序,愛護玩具,纔算有了自立自強的影子。

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①自己做好玩具的存放和保管;

②自己睡覺;

③自己解決個人衛生問題。

同理心是自立自強的保障

孩子依賴性太強,什麼事都要家長幫忙,一招讓孩子學會自立自強

同理心是自立自強的保障

孩子這麼小,怎麼可能有同理心?當然有,只是你不注意觀察罷了。

我們常常讚歎別人家的孩子能夠感同身受、代入感強、善解人意,是個小天才,這實際上就是同理心的表現。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能讓孩子更細膩地觀察這個世界,更快樹立健康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更重要的是,有助於責任感的建立。

請仔細回憶一下,你身邊那些自立自強的人,是不是都非常善解人意?

自信是自立自強的核心

孩子依賴性太強,什麼事都要家長幫忙,一招讓孩子學會自立自強

自信是自立自強的核心

這一點毋庸置疑,關鍵是: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但這裏的"誇"可不是溺愛或無原則的表揚。

其實在職場當中這條原則同樣適用:好員工是誇出來的。

自信心實際上來源於日常成功經驗的積累,而成功經驗大多需要得到身邊人的認可才能成立。

所以,會不會誇孩子,是檢驗父母水平高低的試金石。

而孩子能否變得自立自強,就要靠家長能否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同理心以及自信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