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疫情下,擔憂、害怕、焦慮、無助困擾着部分羣體,對此,成都市第四人民醫院開通了市內第一條免費的疫情心理援助熱線。專家熱線一19102687862,針對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各類隔離人員和抗擊病毒的醫務人員、相關工作人員,屬於預防、防疫、警察、社區管理等特殊崗位心理援助熱線,開放時間爲每天8:30-17:30。

原標題:總懷疑自己得病了怎麼辦?看心理諮詢師咋說……

沒有任何症狀,卻總感覺自己得了病?這是心理出了問題。

不到一個月,單成都市第四人民醫院就接到七八百個疫情相關心理諮詢電話,每天要接不下30個電話,每個電話保守估計約25分鐘的通話時間,下午至夜間的諮詢更多。

疫情下,擔憂、害怕、焦慮、無助困擾着部分羣體,對此,成都市第四人民醫院開通了市內第一條免費的疫情心理援助熱線。作爲普通市民或是前線醫護人員,應該如何穩定自己的情緒,看看專家怎麼說吧……

  孩子一反常態

突然特別強調清潔

市民汪女士告訴諮詢師,自己還在上中學的兒子最近行爲十分古怪,“每隔一會兒,就喊我們去洗手,而且非常強調要洗乾淨,並在一旁監督。”

瞭解了初步情況後,諮詢師又向汪女士詳細詢問了一家人疫情下的生活狀態。諮詢師告訴汪女士,很有可能就是父母言語中透露出來的不安與焦慮影響了孩子,這很可能是孩子行爲一反常態的緣由。

  擔心自己染病

每半小時測一次體溫

“我每隔半個小時測一次體溫都顯示正常,但還是很擔心,總覺得自己發熱。”諮詢者說道。諮詢師們認爲,這是一種比較典型的問題,不少人都出現了類似的行爲,而這種行爲的根源在於焦慮。

諮詢師指出,進行心理干預的第一步,便是向對方詳細介紹感染後的各種症狀,幫助對方排除可能性;第二步是分析爲什麼會產生這種心理,“一般是在家待的時間太久了,我們會建議對方重新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

疫情下,擔憂、害怕、焦慮、無助等消極情緒,以及失控行爲、安全感缺失、抑鬱、急性應激反應等身心症狀困擾着部分人羣。心理中心諮詢組長周遊告訴記者,自1月25日熱線開通後,每天至少能接到不下30條心理諮詢電話。作爲市內第一條心理援助熱線,成都市第四人民醫院的這條線開通於今年1月25日,市內其他四條也陸續於1月26日開通。

總懷疑自己得病了怎麼辦

專家這樣說

總的來說,普通公衆應理性從容應對。如果情緒上出現憤怒、煩躁、焦慮、麻木、內疚、無助、不知所措;思維上出現難以集中注意力、低自尊、自責。出現以上情況我們可以嘗試以下幾種調整方式。首先應關照身體,遠離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提高自身免疫力。其次應當關照心理,可以嘗試:1)減少關注頻率,避免因信息過載引發的心理負擔。特別是睡前不宜過分關注相關信息,減少對情緒的干擾。2)充分利用假期時間做好規劃,並認真執行。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列一個假期居家活動清單,如聽音樂、繪畫、閱讀、瑜伽、看電影、追劇、寫日誌、烘焙烹飪、運動、泡熱水澡、玩遊戲、整理照片、整理房間等。3)處理負面情緒。允許自己表達負面的情緒,積極自我對話。也可以打電話給信任的親人、朋友,嘗試與親密可信任的人進行溝通。

心理壓力大

免費諮詢看下面

目前,電話、網絡、視頻對話三種形式的傾訴渠道全部免費開通。

一是成都市24小時心理援助熱線028-87577510,這個熱線其實以前就有,只是1月25日起新增了疫情心理援助的內容。

二是兩條專家熱線。專家熱線一19102687862,針對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各類隔離人員和抗擊病毒的醫務人員、相關工作人員,屬於預防、防疫、警察、社區管理等特殊崗位心理援助熱線,開放時間爲每天8:30-17:30。專家熱線二19102687863,是普通公衆心理援助熱線。

三是網絡預約與評估渠道,登錄QQ,相應的諮詢專家便會與你進行一對一的視頻互動。此渠道針對評估篩查出的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影響的重點人羣,提供連續性的心理援助服務。開放時間爲每天8:00-12:00,14:00-17:00,QQ號碼爲:3177808621。

另外,該院“96008”成都市心理援助熱線緊急開通,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專業心理援助,有需要的市民可以撥打諮詢。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胡挺 戴佳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