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她說,有時候她覺得她母親特別虛僞:“她不想要落個佔女兒便宜的名聲,就寄希望女兒主動把自己的一切都補貼給孃家,當她做不到主動的時候,她母親因爲得不到,就會特別恨她。她從沒想過,因爲她沒按照父母的要求,把錢偷偷地補貼給孃家,招致了母親最狠的報復。

文|公子逸

這是一個讀者投稿的真實故事。

我想要寫下來,因爲我真的能感同身受。當父母太虛僞,太狠心,太無情,不管子女怎麼做,都是達不到他們滿意的。他們或許,從未真正地愛過自己的這個女兒。

因爲,他們對女兒的態度只有一個:“你聽話,你就是我們的女兒,你不聽話,我們就報復你,讓你衆叛親離。”

你覺得她的母親做不到,但是她真的能做到。用做母親這個最親近的身份,一下子就狠狠地扎進了女兒的心。讓女兒不敢去想,父母有多虛僞,多壞,多恨自己。

因爲,她只要去想,這一生就再也不能治癒自己。

“我想告訴自己,父母是愛我的。因爲我小時候,他們沒有拋棄我。”

她小時候,父母想過拋棄她的。

他們覺得她是個女孩子,當時已經找好了要把她抱走的人。但是,因爲她從小就很聰明,學過的東西,就不會忘記,被周圍的人譽爲神童。

父母在最後一刻,因爲捨不得留下了她。

她跟我說:“我覺得父母應該是愛我的吧。他們畢竟沒有把我扔掉,還供我上了大學。”

她和父母真正的矛盾發生在她結婚的時候。她父母把男方給她的彩禮和她婚前攢的錢,都讓她帶到了婆家。但是,她的母親說:“這些錢,你結婚後,要偷偷補貼給孃家。”

她性格耿直,對父母說,你們要想要,就直接要。爲什麼讓我“偷偷”補貼了孃家,我不想做這種事。

她從沒想過,因爲她沒按照父母的要求,把錢偷偷地補貼給孃家,招致了母親最狠的報復。

其實,她投稿有幾天了,我始終不忍心不寫。我想要給她留最後的一絲幻想,父母是愛她的。可她覺得愛,父母卻真的不愛,在這拉鋸戰中,她該多受多少傷害。

真的,接受父母不愛自己太難了。可既然我們遇到了不夠愛我們的父母,那就坦然接受。

其實,很多時候,親情是跟血緣無關的。我們這一生最傻的就是把自己困於血緣。我們去愛對我們好的人就可以。至於那些對我們不好的親人,遠離就可以。

“我多累多難受,父母都看不到。他們滿心滿眼裏,都是他們的兒子。”

她跟丈夫是做生意的。因爲做生意,自己每天都很累,壓力也很大。她每次跟父母訴說自己委屈的時候,母親就會當聽不見。她母親會說起自己的兒子,她說自己的兒子開個車,太累了。她這個當姐姐的也不知道幫幫自己的弟弟。

反正,她母親只要跟她說話,就只有一個目的,就是期望她能主動的補貼孃家。

於是,她給弟弟找了工作,讓弟弟幫自己做生意。但是,她母親嫌她給弟弟開的工資少。她弟弟在公司呆了一段時間後,她的母親提出,讓女人把自己掙得錢,跟自己的弟弟對半分。

女人沒有同意,這進一步招致了母親對她的恨。

後來他們打算換一輛新車,她母親嫌她沒有把自己舊的車給自己的弟弟,更近一步地開始恨她。

她說自己問了自己的弟弟,自己的弟弟說不要舊車。結果她母親說:“你問有什麼用,你就該親自把車給你弟弟開回來。你開回來了,你弟弟還能不要嗎?你就不是真心誠意的。”

她說,有時候她覺得她母親特別虛僞:“她不想要落個佔女兒便宜的名聲,就寄希望女兒主動把自己的一切都補貼給孃家,當她做不到主動的時候,她母親因爲得不到,就會特別恨她。”

“你不聽我的話,給孃家帶來不了好處,我就不認你,讓你衆叛親離。”

前面這些事情,依舊沒有那麼扎心。最扎心的是,她母親最後的這些操作。

我父母偏心,但是他們依舊希望我好。可有些父母,當得不到女兒的補貼的時候,就根本不希望自己的女兒好。

她不肯把自己公司的錢,分給弟弟一半。於是,她弟弟到對手的店裏幹活。

她沒有把舊車主動送到弟弟家,求着弟弟收下。於是,不管她孃家有什麼事,她的父母都不再通知她。她跟自己的奶奶最親,每週都會去看自己的奶奶。但她只出差了一個星期,她奶奶去世了,她孃家沒有一個人通知她和她的丈夫。

直到她奶奶所有的喪事辦清了,她才知道自己的奶奶去世了。因爲這件事,他們全家的親戚都說她不孝順。可是,她真的不知道自己的奶奶去世了,因爲她父母都沒告訴她。她父母對所有親戚的說辭是:“她太忙了,沒空來。”

這樣的事情,她父母不止做了一次。但凡她孃家的親戚有了什麼事,她父母的口徑都是她太忙了。其實,他們從未告訴過她,她家親戚有事了。

在她父母的這番操作下,她結婚才三年,就已經衆叛親離了。

她從未想過要跟自己的這些親戚斷掉關係,但是她的父母卻採用了這樣的方式,讓她不得不斷掉。

“我有時候覺得我父母這樣做是在報復我,可我真的不敢這樣想。”

很早之前,我收到過另一個女人,關於這件事的投稿:

“我結婚後,因爲沒給孃家帶來利益,於是我媽就當我不存在了。我們家所有的親戚有什麼事,她都不會通知我。她說,我都不是她女兒了,還要這些親戚做什麼。”

這兩個女孩都問我,爲什麼父母會這樣做?

因爲人性的自私。

當你給不了我好的時候,我也不希望你好,哪怕你是我的女兒。

可這樣自私的父母,老了病了該多可悲。她本來有兩個孩子,但是,她縱容了一個,傷害了另一個。她覺得是對兒子好,覺得有女兒也指不上,卻不知道,她的這波操作,對任何人都沒有好處。

她老了,只用兒子養,兒子的負擔不重嗎?她想要把所有的責任,都壓在女兒身上,但受傷害的女兒,會甘心嗎?

到了養老的時候,父母和子女就是利益的共同體。兩個孩子都好,父母才能好。

如果因爲你的縱容孩子反目,兒子佔慣了便宜,女兒寒透了心,那麼你的晚景淒涼,孩子的人生也不會幸福。

何必如此愚昧。

爲人父母,從一開始就該一碗水端平,一旦你重男輕女,毀的就是一家人的和諧。

最後的話,寫給投稿的這個姑娘:

當我們得知父母不夠愛自己的時候,接受這件事就行。其實,也沒什麼。人這一生,不可能被所有的親人喜歡,包括自己的父母,但是,不管他們喜不喜歡,我們都長大了,並且都努力地幸福着。

他們老了,我們贍養他們。

至於現在,努力過好自己的小生活。不要求他們愛你,也別太努力地去愛他們。

他們有他們的路,你有你的路,自己無愧於心就可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