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有一天我們能夠坦然面對死亡時候,也是我們對生命意義理解的時候,這個時候面對死亡會是沒有恐懼、沒有害怕,但卻不會輕易地去尋死,而是珍惜生命。面對死亡的未知,沒有人不恐懼與害怕,那些看似比較平靜的人,他們的恐懼與害怕程度比較低,或者說,已經沒有選擇的餘地,只能讓自己接受死亡這一現實,又或者,他們在生活中已經感知到了生命的真諦,而不懼死亡。

又到一年清明時,對於清明來說,不但是自然節氣點,也是我國傳統的掃墓祭祖、緬懷先烈的節日。在這個時間談一下生命的話題,應該是比較應景的。對於生命這個話題太大,只能試着去談一下,用以緬懷逝去的祖先。

對於生命最簡單粗暴的理解就是:活着。只要是有生命就是活着的,而不是死亡的,不管是一棵樹、一個細胞,只要是有生命的東西,我們都會認爲它是活着的。

這也只是最基本、最簡單對生命的理解,但對於我們人來說,生命並不是單單的活着,而是在活着的基礎上去生活。對於生活這個詞,可以說是在活着的基礎上領悟了生命的真諦。

把“活着”變成“生活”,是需要站在一定的高度去看待生命,需要對生命有一個深度的思考。也許很多人都沒有思考過“生命”這一話題,說實話,我也不清楚怎麼去思考生命,不過,我們可以通過對“死亡”的思考來去感受生命。

生活,就是在活着的基礎上領悟的生命真諦

死亡與生命的關係:

在平時狀態下,人們很難把生命和死亡聯繫到一起,因爲這是兩個相互對立的狀態,我們活着就是沒有死亡,死亡就不是活着。

其實,看似兩個對立的狀態,當我們瞭解一個的時候,就能去感受另一個狀態的意義。

如:當我們去面對死亡的時候,纔會去感慨生命的珍貴,纔會去珍惜我們的生命,這就是死亡帶給我們的思考。

所以,用討論死亡的形式去看待生命的意義是很有必要的。我們對生命的珍惜源自於對死亡的恐懼與害怕,但恐懼與害怕並不是唯一讓我們珍惜死亡的原因。

當有一天我們能夠坦然面對死亡時候,也是我們對生命意義理解的時候,這個時候面對死亡會是沒有恐懼、沒有害怕,但卻不會輕易地去尋死,而是珍惜生命。

當一個人能夠平靜的談論死亡,那麼他已經感知到了生命的可貴。

平靜的面對死亡需要克服心理上對未知的恐懼,之所以說是未知的恐懼,是因爲:我們活着的人,誰都沒有體驗過死亡,死亡之後的一切對我們來說就是一個未知的。

而人們對於未知,有一種擔心害怕的心理感受,這是基於我們的經驗而產生的。如果,我們沒有體驗過恐懼、害怕,那麼我們一定會不恐懼死亡。不過,人們無法不去體驗恐懼、害怕,因爲從出生那一刻起,我們就在體驗恐懼與害怕。

生活,就是在活着的基礎上領悟的生命真諦

面對死亡的未知,沒有人不恐懼與害怕,那些看似比較平靜的人,他們的恐懼與害怕程度比較低,或者說,已經沒有選擇的餘地,只能讓自己接受死亡這一現實,又或者,他們在生活中已經感知到了生命的真諦,而不懼死亡。

在醫院,很多醫生應該都有爲患者做過有關死亡的教育,目的就是在於,讓人們去正確看待、理解死亡,當我們降低了對死亡的恐懼與害怕,心理上的痛苦就會減少很多。很多時候,人們面對疾病時,最先垮下來的不是我們的身體各種器官衰竭,而是我們的心理狀態。

假如先去掉對死亡的恐懼和害怕這兩種情緒之後,如果問,死亡意味着什麼?我想沒有人能夠確切的說出死亡意味着什麼,只是知道,死亡之後目前所擁有的一切將會消失。

如果按照我們單獨的個體而言,死亡意味着自己與這個世界、自己的親人、朋友再也不會有關係,也就是說:個體在死亡之前,要承受切斷與這個世界所有聯繫的痛苦。就是這個痛苦會讓人們感受活着是多麼的好,同時也會感慨自己以前的遺憾。

比如:面對自己愛的那個人,當時的自己沒有勇敢說出“我愛你”;後悔沒有多抽出一些時間多陪陪妻子、孩子、父母;後悔自己當初不聽父母的話等等。

這個時候我們纔會去意識到:原來活着是這麼美好的一件事,我們纔會有意識的去珍惜生命。如果,一個人經歷過死亡威脅的人,那麼他一定會用心的去過好每一天,即使在生活中遇到了困難、挫折,也會努力的去克服和擺脫。

生活,就是在活着的基礎上領悟的生命真諦

死亡可以說是最終極的困難與挫折,有句話說的好:“我連死都不怕,我還怕什麼困難和挫折呢”?面對死亡的時候,因爲恐懼和害怕,我們想要去活下來,因爲活下來就是擺脫了面對死亡時的恐懼和害怕。

但,生活中好像真有那麼一些人“不恐懼”死亡,因爲這些人是選擇主動去結束自己的生命。我想,對於一些自殺者來說,他們活着感受到的痛苦一定是大於面對死亡時的痛苦,不然是不會去選擇以自殺的方式來結束的。

基於對生命的尊重與珍惜,自殺這一行爲是一種面對問題的逃避行爲,可能這一行爲結束了自己的痛苦或者讓自己獲利,但就對個人而言,自殺是對生命的不負責任,也是對那些爲社會安定而負重前行的人們的不尊重。

生活,就是在活着的基礎上領悟的生命真諦

我們活着就要去生活,我們無法拋開這個社會去獨自生活,也無法拋去歷史只談現在,歷史有歷史的任務,我們現在有我們現在的任務。

歷史爲我們現在奠定的基礎,是無法磨滅的,我們無法把現在好的生活只歸結到現在所處的社會,因爲很大的功勞在於,爲現在社會做出貢獻的先輩與爲我們現在社會默默負重前行的英雄。

對於生活或者生命意義的理解,每個時代都不同,對於生活在和平時代的我們,無法去感受戰火紛飛的年代那些革命先輩的信仰與信念,但我們卻有我們自己年代的是使命,我們能做的就是:不負先輩,不欺未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