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博物菌推送了一條關於香豆子的博物志,有同學問我了:香豆子花捲中間綠色的是香豆子粉,但黃色的是啥啊?

好問題,現在大多數人都是買花捲,年輕人可能連會做花捲的都少,花捲中間的那抹黃是啥呢?其實還可以再問一句,新疆著名美食烤全羊,外面也呈明亮的黃色,是什麼?

就是薑黃(Curcuma longa)啊。

薑黃,姜科、薑黃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5米,根莖很發達,根粗壯,末端膨大呈塊根狀,葉片長圓形或橢圓形,頂端漸尖。花冠淡黃色。

所謂薑黃,很多人都認爲是把生薑曬乾提煉出來的,或者像韭黃一樣,是讓生薑在暗無天日的環境中生長得到的副產品,都不對!

薑黃就是薑黃,跟廚房裏離不開的姜(Zingiber officinale)是同科不同屬的親戚。它的塊根長得像生薑,但是顏色比薑黃,因此就叫薑黃(這命名也是夠懶的)。

薑黃的味道沒有姜那麼衝,香氣清淡而複雜,略帶胡椒、麝香和橙子味,還有些微苦和辛辣。我們利用薑黃,主要是做染色劑和藥品。

中醫認爲薑黃能行氣破瘀,通經止痛,能治療胸腹脹痛,月經不調,跌打損傷。現代科學則認爲其中的薑黃素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博物菌順便提醒大家,那些個號稱抗癌治癌,抗氧化抗老的薑黃素保健品,就不要去交智商稅了哈,沒有定論的。就算有,薑黃素保健品能有什麼效果也難說,當然如果您家有礦,那就當我沒說……

總之,薑黃主要的功用就是食品染色,它的味道很淡,您在染過薑黃的花捲裏能喫出辛香味嗎?肯定喫不出對吧,所以基本就是圖個好看。

染了薑黃色的花捲,主要是西北地區的流行制式,您在全國其他地方看到的花捲應該都不會這麼風情萬種,哈哈。

西北人民(當然包括我們新疆人民)很喜歡給花捲染上一抹黃(薑黃),一層綠(香豆子),有時候還有一卷兒紅色,那是紅曲。

而最令新疆人心動的薑黃色產品,一定是我們的烤全羊!每隻烤全羊都必須有雞蛋、薑黃、麪粉、食鹽、孜然的配合,才能金黃油亮,外焦裏嫩,讓人看一眼就非喫不可,喫一口就忘不掉。

雖然新疆人熱愛薑黃,相信大部分新疆人自己也不知道,薑黃這個植物還真不是新疆產的。

薑黃是熱帶植物,原產印度,現在主要產地依然在東南亞。薑黃在東南亞,類似於番紅花在歐洲和西亞,就是把食物染得黃燦燦。大家應該都挺喜歡咖喱飯吧?咖喱飯那鮮豔的黃色來自哪兒?

△薑黃的花,是不是還挺美的?

就是來自薑黃啊。

在中世紀歐洲,薑黃曾是比較常見的調料,它沒有番紅花(就是藏紅花)那麼昂貴,染出來的金黃色卻不相上下,被稱爲“印度番紅花”,堪稱平價替代品。

說到這裏博物菌再忍不住吐槽一下,藏紅花在我國還蠻貴的啊,其實大部分國家它就是個普通調料+食品染色料,很便宜,我們賣這麼貴還是多虧了保健品商的炒作……關於藏紅花,請大家見往期這篇:那拉提的野百合頂冰而開?錯錯錯!

薑黃是現代食品工業中的常規染料,有一些大家想不到的東西是薑黃染的,比如說黃油。大家都知道黃油是牛奶製品,它本身是白色的。

但在烹飪中大量使用薑黃作爲調料、顏料的地區,依然主要是東南亞國家。在印度,婚禮上的新娘、賓客身上至今流行用薑黃繪製各種吉祥的圖案。

在中國,咖喱飯作爲一種異國風味被大多數人接受,只不過不知道它的顏色來自何處(咖喱飯的辛香味主要倒不是來自薑黃,是其他調料)。另外我國流行的咖喱飯其實是鄰居日本改造出來的日系咖喱,不辣,發甜,保留了薑黃的色澤。

而薑黃在中國的流行地區,可以說只限於西北。來自亞熱帶與熱帶地區的植物,成爲北溫帶內陸一片區域的常用品,食物與人類跨越千山萬水相逢,在廚房裏,這樣的故事,時時刻刻都在發生。

編輯/Eva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