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的諮詢室來了這麼一位來訪者,當時她雙眼通紅,不知是沒睡好,還是剛剛哭過,臉上還帶着淤青,情緒十分激動。

  她憤憤不平的告訴我,她被丈夫家暴了,原因僅僅是她想讓丈夫早點回家,她不懂爲什麼婚前溫柔體貼的丈夫在婚後會有這麼大的變化。

  經過幾次諮詢之後我建議她把她的丈夫也帶過來一起諮詢,結果我從她丈夫的口中聽到了另一個完全不一樣的版本。

  她的丈夫說,他們感情一直很好,但從結婚以後,妻子變得特別嘮叨,並且只要發生爭吵,妻子都會用“有種你敢打我”之類的話來刺激他。

  他越來越不想回家,那天他跟朋友在外喝酒,回到家妻子又開始嘮叨他,還用一些侮辱性的詞來辱罵他,說他沒用,不是個男人。

  他憤怒地一腳把茶几踹翻,妻子就說“有本事你就打我,把我打死好了”,他一怒之下就動手了。

  在我看來丈夫動手肯定是不對的,但是妻子的做法也有些奇怪。經過進一步的諮詢,我瞭解到這位女士從小就目睹自己的母親被父親毆打,所以她長大後希望找一個跟父親完全不一樣的男人。

  於是她選擇了性格溫和的丈夫,但是結婚後她總預感自己會跟母親一樣,覺得自己逃脫不了這樣的命運,所以她一方面怕有這樣的遭遇,一方面卻在用行動來實現它。

  她的那些刺激性言語,那些讓丈夫煩不勝煩的行爲,難道不是在逼迫丈夫對她動手嗎?

  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稱之爲“自證預言”,所謂自證預言顧名思義,就是自我實現的語言。

  它指的是人們對他人的期待會影響到對方的行爲,而這種對待方式又會導致那個人的行爲與人們最初的預期一致,最終使得你的期望成真。

  比如這位女士,她一直覺得自己會被丈夫毆打,儘管丈夫本身不是暴力的性格,在此之前也沒有任何暴力傾向。

  但是她抱着這樣的想法,對待丈夫的態度也發生了變化,不斷試探丈夫的忍耐底線,直到丈夫終於忍不住對她動了手,她的擔心也終於成真。

  當然自證預言並不都是壞的,我們之前介紹過的羅森塔爾效應就是一個代表。

  在研究中羅森塔爾假裝通過一些測驗,預測出一些學生將來會有很好的表現,而並將結果告訴了老師。

  其實這些學生都是隨機選出來的,但是老師們聽信了羅森塔爾的預言,在往後的日子裏不知不覺改變了對那些學生的態度,8個月後,這些學生們居然真的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進步。

  所以自證預言的結果是好是壞,就看你的期待是什麼樣的。

  當你給自己,給周圍環境的期望或者預言是積極的,並且你努力用行動去實現它,那麼你的美好目標就會真的實現。

  我希望大家可以變成一個積極向上的人,不要總是沉浸在負面的感知和想象中,因爲這個世界終將變成你想象中的樣子。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