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馬雲家喻戶曉,是一個世界級的企業家,今天的阿里巴巴是成爲全球市值最高的五大企業之一。馬雲的傳奇從他16歲那年就註定開始,1980年,中國剛剛開啓改革開放之路。

那時已經開始有國外人來中國旅遊,一個名叫莫利一家人也在代表團中,父親肯(KEN Morley)是剛退休的電子工程師,母親是朱迪,一同前來的還有莫利家的3個孩子,大衛,史蒂芬和蘇珊。一家人在西湖的公園遊玩時,一個年級和大衛相近的中國男孩面帶微笑的走來,用略爲生疏的英文和他們打了招呼,介紹了自己,想練習新學的英文和他們打招呼,聊了幾句後馬雲和大衛約好之後要來這裏碰面。

這家人萬萬沒想到,這位十幾歲的中國男孩帶來的友誼,將綿延幾十年。莫利一家人回國後,馬雲定期與大衛和大衛的父親通信,並在信中像大衛一樣稱肯爲‘父親’。肯會在信中糾正馬雲的錯誤,並建議馬雲“把字距加大一點”這樣一來就把糾正寫在空白處,讓馬雲獲得更好的學習英文,他們就寫樣持續了5年。

肯得知馬雲的大學生活面臨很大的經濟壓力,生活費讓父母很爲難,於是肯再次幫助馬雲,每隔6個月,會寄一張支票給馬雲。兩年多來,肯一共寄了200多塊的奧幣(約1050元人民幣)給馬雲,如今馬雲表示這段付出已經無法用任何語言來形容。

5年後1985年,21歲的馬雲經過了許多努力後考進了杭州師範大學,被選爲學生會主席和杭州市學聯主席。同年暑假,肯邀請馬雲到澳洲遊玩,由於當時的澳洲簽證通常只會發給政府公務,探親或留學生,馬雲連續7次被拒絕簽證,最後爲了促成馬雲的這次旅行,KEN破費周折,他去了澳大利亞紐約卡斯爾政府,並向澳大利亞駐中國大使館發電報說明情況,才促成了馬雲在澳大利亞旅遊。

32年後的馬雲回憶道:在紐卡斯爾的29天,在我的生命中至關重要,我出生在中國,100%中國製造,也從未離開過中國朋友,但在澳大利亞改變了我太多過去的認知,我開始覺得必須得用自己的頭腦去改變判斷去思考。在那接下來的10年,我都在想中國需要的改變,我們需要更開放的思想,我們要用一個不同的視角來看待事物。

這段友誼持續了24年,2004年,肯去世了,享年78歲,肯的去世馬雲十分難過,肯對他來說形同第二個父親和導師。今年,馬雲通過馬雲公益基金會拿出2千萬美金,用他的姓未澳洲紐卡索大學設立了獎學金計劃,這也是該校有史以來收到過最鉅額的捐贈,因爲馬雲知道,32年前,是一個澳洲人爲他打開了一扇世界之窗。

綜合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