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6. 经常把孩子的成绩和作品拿到别人面前欣赏,通过自己和别人对孩子的赏识和夸奖,激发孩子的上进心,你可以说:“看我儿子会自己洗袜子了。而且,父母夸奖和表扬孩子总有一种天生的偏爱在里面,而别人的夸奖则会让孩子觉得更公正、更客观。

一天,洋洋陪妈妈在家里看电视,这时,好久不来的小姨来串门了。洋洋很高兴,一会儿给小姨倒水,一会儿张罗给小姨洗水果。

小姨走了之后,妈妈笑着跟洋洋说:“洋洋,小姨刚才夸你了,说你懂事,

还会招待人了,又热情又大方。”

“真的吗?小姨真的这么说的?”洋洋大眼睛里闪着快乐和兴奋。

“是真的!以后要继续努力啊!”妈妈鼓励她说。

“嗯!”

从此后,洋洋对家里来的每一位客人都特别有礼貌,招待得热情、周到。有一天,洋洋从幼儿园回来,妈妈对她说:“洋洋,孙阿妓今天夸你了!下午她来咱家,看到你的书桌收拾得干干净净,我告诉她是你自己收拾的。孙阿姨说你真能干,比她家圆圆姐还会做家务呢!”听了孙阿姨的表扬后,洋洋在做家务方面的积极性更高了。

妈妈发现借他人之口表扬洋洋似乎格外有效,于是在很多方面都如此应用。果然帮助洋洋树立了很多好习惯。

专家解析:

我们总有这样的心理——“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其实并不是“外来的和尚”真的会念经,而只是我们听得少而已。表扬也是这个道理,通过让不经常表扬孩

子的人来表扬孩子,尤其是孩子喜欢或崇拜的人,起到的效果会比父母表扬更好。这样的表扬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他们不断努力的推动器。

而且,父母夸奖和表扬孩子总有一种天生的偏爱在里面,而别人的夸奖则会让孩子觉得更公正、更客观。他会认为别人并不偏爱自己,之所以夸奖自己是因为自己真正做到了,这样的夸奖会让孩子觉得更真实、更坦然。

应对策略:

1. 帮助别人就会得到别人的感谢和称赞,引导孩子为家人以外的人做好事,这不仅能让孩子增强自信,还能增强交往能力,培养孩子助人为乐的品质。

2. 引导他人去表扬和称赞自己的孩子。比如,一个小男孩的爸爸请几位朋友来家里吃饭,几杯酒下肚,几个人开始谈论起各家的儿女,可是他们都是在夸奖别人的孩子,却没有一个夸奖自己的孩子。这时,孩子的爸爸非常兴奋地说道:“你们都别互相吹捧了,我还就觉得我们家孩子好,我这儿子既聪明又听话,还特别关心别人。就前几天,我干活累了,他还帮我捶肩揉背呢。儿子的小手捶在我的肩膀上,别提有多舒服了!,,听了小男孩爸爸的夸奖,其他客人也纷纷点头称赞小男孩懂事。小男孩在自己的房间里听到了爸爸和朋友们的谈话,心里高兴极了,他决心以后更加关心爸爸,做个好孩子,不辜负爸爸对自己的赞赏!

3. 在他人面前表扬自己的孩子也比单独表扬孩子效果更好。这样孩子会觉

得自己的良好印象树立在更多人的心里,他就佘按照这种良好的形象去要求自己。

4. 表扬孩子的态度必须是认真和真诚的。不能因为炫耀自己或者敷衍别人而故意吹嘘,夸大孩子的优点。

5. 在别人面前表扬孩子要适可而止。不要说起来没完,让孩子感觉不自在。否则,孩子会感觉父母在炫耀甚至吹嘘。

6. 经常把孩子的成绩和作品拿到别人面前欣赏,通过自己和别人对孩子的赏识和夸奖,激发孩子的上进心,你可以说:“看我儿子会自己洗袜子了 !”、“看我女儿的画多漂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