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黑弓作爲視覺組由首都國慶聯歡活動視覺總設計王志鷗帶隊,擔當起本次聯歡當晚包括主題表演時段的表演隊形設計製作、光影屏動態影像設計製作、以及中心聯歡時段及煙火時段的光影屏成像內容設計製作和北觀禮臺  在大型表演中,視覺組幾乎是全體主創工作的“基底”和“核心參照系”——。爲讓光影變幻有生命、有呼吸,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創新,嘗試過數月視覺風格探索直至8月初,張藝謀總導演指引着我們突破性地研發出“鑽石光陣”效果,並將其作爲重要線索貫穿於四個篇章的演繹中。

(原標題:流光七十載 我與祖國共成長|慶祝祖國70華誕聯歡活動創作手記)

謹以這篇文章紀念我們

爲祖國聯歡活動而奮鬥的290個日夜,

和我們流光溢彩的青春。我們願以光影爲畫筆,

永繪祖國盛世繁榮。

我與祖國共成長 慶祝祖國70華誕聯歡活動創作手記

我與祖國共成長 慶祝祖國70華誕聯歡活動創作手記

2019年10月1日,億萬中國人與祖國母親共慶70華誕。對於黑弓的項目組成員來說,這個舉國歡騰的夜晚對他們更加意義非凡。

本次聯歡活動藝術總監張和平,總導演張藝謀,煙花總設計蔡國強,執行總導演甲丁,燈光總設計沙曉嵐,美術總設計陳巖。在這個被歷史銘記的日子,黑弓有幸與大師同行,與祖國共慶。

黑弓作爲視覺組由首都國慶聯歡活動視覺總設計王志鷗帶隊,擔當起本次聯歡當晚包括主題表演時段的表演隊形設計製作、光影屏動態影像設計製作、以及中心聯歡時段及煙火時段的光影屏成像內容設計製作和北觀禮臺  在大型表演中,視覺組幾乎是全體主創工作的“基底”和“核心參照系”——

對創作本身,它凝練和論證主創們不斷進化中的美學思想和藝術表達,應爭分奪秒地生長出相對應的動態預演視頻乃至最終上屏內容;

對項目而言,它又是不可或缺的信息接口,向中央領導、指揮部和相關專家實現精準無誤的進程彙報以及同舞臺、設備等夥伴模塊進行實時溝通。的視覺設計。

流光七十載 我與祖國共成長|慶祝祖國70華誕聯歡活動創作手記 (來源:新華社)

聯歡活動導演團隊解密光藝展示

溢彩與流光

主題表演的亮點在於3290位身穿發光服、手持光影屏的表演者,通過動態無間隔的流動表演,組合成一幅幅振奮人心的新時代畫卷。

表演中一氣呵成的流動依靠的是3290個光影屏光芒與色彩的千變萬化,用張藝謀總導演的話說:沒有一秒鐘的畫面是相同的。

我與祖國共成長 慶祝祖國70華誕聯歡活動創作手記

新華社記者 翟健嵐 攝

我與祖國共成長 慶祝祖國70華誕聯歡活動創作手記

3290位身着發光服的演員

我與祖國共成長 慶祝祖國70華誕聯歡活動創作手記

用3290塊不同色彩和亮度的“光影屏”

繪製中國夢

人屏共舞

人、屏、人與屏在創作中被視爲三種媒介。它們經由彼此間(無數次實地測試獲得)的巧妙設計碰撞出奇妙的視覺變化:在行進的表演中時而平面、時而立體、時而閃耀鑽石般的光彩——演繹着壯麗威嚴、威武雄勁、或自由浪漫……

我與祖國共成長 慶祝祖國70華誕聯歡活動創作手記

以屏爲媒。《紅旗頌》中利用調試每個光影屏光與色彩的設計,讓立體感十足的高山大海快速變化成平展的五星紅旗,訴說着壯闊的祖國山河對五星紅旗堅定不移的守護。

我與祖國共成長 慶祝祖國70華誕聯歡活動創作手記

以人爲媒。《我們走在大路上》篇章訴說到“民族復興的航路已經打通”,演員利用“多米諾”式的人浪翻動光影屏道具形成高低起伏的動態演繹。

我與祖國共成長 慶祝祖國70華誕聯歡活動創作手記

人與屏共舞。《在希望的田野上》化綠樹爲風箏和草地,讓小朋友牽動風箏。這是彩排衝刺階段加入的最具亮點的創想。將真人構成的圖形與虛擬影像結合,又將虛擬影像延伸到真人演繹中,讓觀衆在“虛”與“實”間穿梭往來。於是全場綠草搖弋、風箏飛舞,充滿活力與希望。全方位地體現人屏交融的流動數字演藝的魅力所在。

鑽石光陣

爲讓光影變幻有生命、有呼吸,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創新,嘗試過數月視覺風格探索直至8月初,張藝謀總導演指引着我們突破性地研發出“鑽石光陣”效果,並將其作爲重要線索貫穿於四個篇章的演繹中。

全長5352秒的表演最終完美呈現共計133,800幀畫面、1760w+顆鑽石光點璀璨的變幻,點亮每個激動人心的時刻。

鑽石光的落地並非一帆風順,對同期製作幾乎是顛覆性的重來。同時在進一步製作中團隊發現,僅依靠CG模擬效果得到的光陣並不能完全的對應到每個光屏上,有時光點的BUG會像“碎掉”被分割到兩塊甚至三塊屏上。

於是視覺組反從仿真點位動畫中重提3290個屏幕的數據信息,在綜合數字開發平臺上將每個光點重新投射到每塊光屏,再將修復後的“鑽石光陣”數據加載至最終畫面,確保閃耀顆粒效果的美輪美奐。

我與祖國共成長 慶祝祖國70華誕聯歡活動創作手記

鑽石光陣的加持讓3290個光影屏的聯動

在視覺上有了真正的生命

科技、藝術與人的表演實時相交相融

溢彩與流光遍佈天安門廣場

它是一場大型聯歡表演

也是一部另人難忘的飽含當代性的藝術作品

方寸屏幕與萬人廣場

視覺工作的難點其實不在電腦繪製出的圖形和數字效果本身。而是要將電腦屏幕真正當做實際的天安門廣場來思考。

國慶聯歡活動的視覺總設計、也是黑弓創始人王志鷗的手機倒數日軟件中,記錄下從18年冬天參與初創會至國慶當晚,是290個晝夜。在290天全員跟隨總導演打造前所未見的視聽奇觀背後,是直面前所未有的創作流程,和前所未有的工作模式的挑戰。

《榮耀在我心——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週年》 BTV專題報道 (來源:網易視頻)

《榮耀在我心——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週年》BTV專題報道

創意構思

創意發生在一切的最初,要依據初創期的視覺探路,以設定最符合現場實際的演員構成、科技道具生產參數等。屏幕中的馬賽克換算至廣場是真實鮮活的表演者。

我與祖國共成長 慶祝祖國70華誕聯歡活動創作手記

每張設定背後不單純是天馬星空的藝術創想而是經得起仿真測算和技術排查的表演地圖

我與祖國共成長 慶祝祖國70華誕聯歡活動創作手記

我與祖國共成長 慶祝祖國70華誕聯歡活動創作手記

聯歡方案預演視覺設計圖

這次創意視覺內容是代表中國的國家符號,更需細緻考究、嚴謹對待。

我與祖國共成長 慶祝祖國70華誕聯歡活動創作手記

如《紅旗頌》中的天宮二號、長城上依照歷史進程(虎門銷煙-五四運動-抗日遊擊戰-渡江勝利)演繹的人民英雄紀念碑、《我們走在大路上》中參考候鳥遷徙路線地貌設計的風景、《領航新時代》中對數十種品種的花朵如牡丹、月季、梅花、太陽花、山茶花的考究……

這些“彩蛋”被人民日報親切的稱爲“知識點”,帶動更多人對祖國興盛的關注。

我與祖國共成長 慶祝祖國70華誕聯歡活動創作手記

視覺風格上也進行了多版本的設計,以便給後續的藝術創作工作提供更多可能。高清攝影、裸眼3D、馬賽克、鑽石……這些組內成員對風格設定圖的“代號”,都以日期爲單位被收藏在他們特殊的工作文件夾中。

我與祖國共成長 慶祝祖國70華誕聯歡活動創作手記

我與祖國共成長 慶祝祖國70華誕聯歡活動創作手記

製作測試

內容聚焦後進入製作階段。與視覺組配合最高頻的是仿真組和編導組。仿真組得到視覺設計圖後,匹配3290規模的人數和表演隊形編排,對照現場設計好的點位,經由電腦計算出每個人的運動路徑。再將表演手冊由編導發放演員進行指導和排練。

我與祖國共成長 慶祝祖國70華誕聯歡活動創作手記

前所未有的創意帶來開創性的工作流程

我與祖國共成長 慶祝祖國70華誕聯歡活動創作手記

我與祖國共成長 慶祝祖國70華誕聯歡活動創作手記

第四篇章預演路徑demo示意(升格版)

然而8月未正式進入全員實地帶道具彩排前的製作階段是艱難的,內部人員將其稱爲“盲測”。技術道具還在生產線上,視覺和仿真工作只能依據1:10的300人模型進行數字推演和內容細化製作。

我與祖國共成長 慶祝祖國70華誕聯歡活動創作手記

當第一次看到3290名演員帶着光影屏齊刷刷地在演練場集結,工作人員感到興奮同時,更多預料之外的挑戰也接踵而來:比如人手持實體道具產生的間距誤差、實體道具的光點數更新等等,讓光陣的整體效果不夠完美。

我與祖國共成長 慶祝祖國70華誕聯歡活動創作手記

我與祖國共成長 慶祝祖國70華誕聯歡活動創作手記

針對圖形隊列邊緣不勻的問題,工作人員一幀一幀地將隊形編排動畫放入仿真系統進行更新測試,對超出或不足人數的動畫部分進行修改,手動優化仿真系統編譯圖形隊形的圓滑度和生命感。另一方面結合實際道具的光點特性,聚焦動態影像光與色彩的再調整,效果得到很大提升。

如《在希望的田野上》中的風箏造型、《領航新時代》中“新時代”字樣造型、鴿子造型、花朵造型都在仿真系統中進行了二次優化。

上屏調整

我與祖國共成長 慶祝祖國70華誕聯歡活動創作手記

上屏這“神聖一步”,由視覺組將輸出的成片交給北理工仿真組,仿真組根據相對應的點位動畫對成片進行切割,保證每塊屏幕上都有相對應的影像,再將切割好的文件交給屏幕商和無線激發部門,屏幕商負責將文件傳輸給每塊屏幕,無線激發部門負責將文件進行逐一編號,以便表演時激發。爲了進行內容保障,這一整個過程視覺組都需要完全參與,確保每個環節文件參數的準確。

“前所未有”的表演也徹底顛覆了傳統的、再明確不過的表演籌備工作流程。8月中旬開始,基地深夜不間斷的上屏測試和連夜決策修改循環上演。

我與祖國共成長 慶祝祖國70華誕聯歡活動創作手記

若夜間上屏排練後出現修改或未知錯誤,全員當即連夜開會排查並形成決策。由於文件的敏感屬性,傳輸文件將由工作人員自身攜帶往返於六環外的基地和城內的公司成員間,一次傳達就是上百公里。

我與祖國共成長 慶祝祖國70華誕聯歡活動創作手記

我與祖國共成長 慶祝祖國70華誕聯歡活動創作手記

黑弓“製作大本營”的晝與夜

聯通爲無線下發搭建起基站、京東方爲演員技術道具加速減重、北理工仿真組、編道組與視覺組的默契協作、頑強探索、演員排練的風雨無阻……從未挑戰過的工作方式讓全體工作成員不分小組、不分專業背景地真正擰成一股繩。抗住高壓、優化工作流、科學配合直至挑戰效果的巔峯……

我與祖國共成長 慶祝祖國70華誕聯歡活動創作手記

凌晨彩排後張藝謀總導演當即溝通修改方案

我與祖國共成長 慶祝祖國70華誕聯歡活動創作手記

視覺、仿真、編導、技術道具方連夜排查

某次排練畫面和隊形走位沒對上的原因

我與祖國共成長 慶祝祖國70華誕聯歡活動創作手記雨中彩排、夜中彩排

我與祖國共成長 慶祝祖國70華誕聯歡活動創作手記

演員現場精彩的表現讓人隔着屏幕也熱淚盈眶

我們與祖國

這是一場舉國矚目、前所未有的創新演出。幕後創作的近300天中,我們強烈感受到作爲中國人的頑強探索,堅定不移。黑弓親眼見證聯歡活動全體工作組成員,在藝術總監張和平、總導演張藝謀、總執行導演甲丁的引導和鼓勵下,用實際行動展示着中國智慧、中國勇氣、中國速度與中國奇蹟。

我與祖國共成長 慶祝祖國70華誕聯歡活動創作手記“國慶聯歡在我看來是一場藝術與科技的盛宴。我希望我們這一代人可以用我們的觀念,把大師的語言、藝術的想法和科技結合在一起。我覺得這段難忘的創作過程本身就詮釋了中國的速度和中國的精神。”——  黑弓創始人、聯歡活動視覺總設計王志鷗

我與祖國共成長 慶祝祖國70華誕聯歡活動創作手記

“雖然常聽到說90後不靠譜的言論,但事實上是大家都非常有責任心地扛下了整個項目,沒有人中途放棄!我想等我回到自己北印教師的崗位,應該還是會時不時想起黑弓這羣有個性又勇於擔當的小夥伴的。”——北京印刷學院青年教師主題表演第二篇章視覺組長馮楊

我與祖國共成長 慶祝祖國70華誕聯歡活動創作手記

“我記得8月末一次上屏聯排出現了一個比較明顯的問題,幾經排查之後發現是其他工作模塊的一個疏忽導致的。但我們同事主動接過工作量,從視覺的角度彌補了這個疏忽。大家在衝刺階段的齊心協力是讓我很難忘也很感動的。”——黑弓資深設計師主題表演序篇視覺組長靜靜

我與祖國共成長 慶祝祖國70華誕聯歡活動創作手記

“我給女朋友買到求婚鑽石戒指的第二天,就收到了項目組鑽石光的修改建議。雖然又爲此加班不能陪伴她,真的謝謝她的理解。我們很久以後應該也能一直記得這些鑽石了。”——黑弓資深合成師聯歡活動視覺合成師鬍子

我與祖國共成長 慶祝祖國70華誕聯歡活動創作手記

“工作到再晚我也會回家,睡一個小時和妻子孩子迎着晨光一起起來迎接新的一天。”——黑弓資深合成師、聯歡活動視覺合成師老談

我與祖國共成長 慶祝祖國70華誕聯歡活動創作手記

“到中期參與實際排練,讓我更深刻地理解了這件事。真的有3290位演員在現場風吹雨淋地排練。我們做的每處更改也是讓線路隊形更加流暢。設計是爲人服務的,我們儘可能用我們的設計幫助演員更流暢的排練,少走更多的彎路。”——黑弓資深設計師主題表演第三篇章視覺組長雅祺

我與祖國共成長 慶祝祖國70華誕聯歡活動創作手記

我與祖國共成長 慶祝祖國70華誕聯歡活動創作手記

我與祖國共成長 慶祝祖國70華誕聯歡活動創作手記

我與祖國共成長 慶祝祖國70華誕聯歡活動創作手記

我與祖國共成長 慶祝祖國70華誕聯歡活動創作手記

我與祖國共成長 慶祝祖國70華誕聯歡活動創作手記

我與祖國共成長 慶祝祖國70華誕聯歡活動創作手記

我與祖國共成長 慶祝祖國70華誕聯歡活動創作手記

我與祖國共成長 慶祝祖國70華誕聯歡活動創作手記

……

通宵不眠的機房

持續滾動的渲染進度條

人潮散去的操場

六環進京的高速路

基地清晨的食堂

……

我與祖國共成長 慶祝祖國70華誕聯歡活動創作手記

願這些瞬間能夠化作2019年10月1日天安門廣場上的溢彩流光,留在曾爲之奮鬥過的人們的青春記憶當中。

我與祖國共成長 慶祝祖國70華誕聯歡活動創作手記

我與祖國共成長 慶祝祖國70華誕聯歡活動創作手記

我與祖國共成長 慶祝祖國70華誕聯歡活動創作手記

與祖國共成長,

黑弓由衷祝福祖國母親繁榮昌盛!

杜碩 本文來源:黑弓Blackbow 責任編輯:杜碩_NB1255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