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社會生活的不斷變遷,農村生活也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家鄉的點點滴滴終將也只能成了回憶。那時候的村裏,鄉間小路上長滿了野花野草。但是誰也叫不出它們的名字,當然它們的功效也沒有幾個人知道。

認識這中草麼?四葉草?不不不,不是的它只有三片葉子,現在的很多人都不知道它的名字了,但是我知道,因爲它伴隨了了我童年的記憶。這種草的名字叫做酢漿草。沒錯,這就是它的學名。記得上小學的時候還有人去酢漿草從裏去找四葉草。

而且,酢漿草長得非常像人蔘和蘿蔔,當然它也可以喫。小時候很多小夥伴都喜歡拔出來,洗洗直接喫。隨着物質生活的提高,這種植物漸漸的被人們忽視掉了。漸漸的變成了人們眼中的雜草而被拔掉。

但是讓很多人們所不知道的是它是一種很有用的藥材,因爲一整株酢漿草渾身上下都是寶,皆可入藥。它有消腫散瘀的功效,而且還能解熱利尿。當然因爲酢漿草的體內有着不少的葉酸,所以不能當做草料餵養動物,因爲動物食用過多的葉酸會中毒死亡。

酢漿草還被許多藥材典籍載入,比如

《德宏藥錄》中記載到 酢漿草:公用同於景頗族

《土家藥》中記載到 酸味席(suan wei xir):全草可以治療感冒發熱,跌打扭傷等。

還有好多記載在這就不一一列舉了

酢漿草的功能主治就是涼血散瘀、清熱利溼。

怎麼樣是不是瞭解到了原來被人們當做雜草的酢漿草還有這種功效。

酢漿草還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因爲酢漿草雖然不是那種大衆型的花,但是許多喜歡花的人也有很多對酢漿草情有獨鍾。在這我也說一下我對酢漿草的見解吧。

首先我們我們先說一下培養土,市面上買的那些草木灰,珍珠岩之類的混合的就可以,如果沒有條件的話普通的土就行,不用太講究。但是一定得保證土壤的通透性,保證酢漿草的正常生長。

第二點我們就是的注意酢漿草的播種時間了,就是在種子快要發芽的時候播種,我是在6、7月這個時候種的,這短時間的氣候還是比較不錯的,比較適合酢漿草的成長。

第三點就是對於酢漿草的澆水了,由於酢漿草不是非常的需要水,平時我們只要注意一下土表面就可以了,等到土表層幹了的時候我們就稍微澆點水讓它滋潤就好了。因爲澆太多的水的話容易把根泡爛。

第四點就是關於酢漿草的肥水管理了,我們注意的首先是基肥,在做培養土的時候我們可以放點摻在裏面,這樣可以保證酢漿草在生長的初期的基本營養,

等到長出葉子後我們就可以簡單的澆點淘米水,但是千萬要注意不要澆到葉體上。

第五點就是酢漿草的休眠期了,一般酢漿草的休眠期大約都是在4-7月份,這時候不必澆水,等待葉子枯黃,把盆栽收在陰涼乾燥的地方就行了。

第六點是關於酢漿草的起球后的保存,我們這時候要把酢球從土壤裏刨出來,放在通風且陰涼乾燥的環境保存,休眠期我們的操作就是這樣,關於保存容器的選取不用太麻煩,保存在塑料袋中扎幾個空就可以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