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萬鋼介紹,近幾年全國兩會上,致公黨中央先後提出加強華僑華人和海歸留學人員創新創業政策支持、健全投資權益保護和社會保障政策法規、完善華僑華人回國發展服務體系、加快推進離岸創新創業的創建工作等建議。2006年初,中共中央、國務院召開科學技術大會,發佈了《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確定了“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科技工作方針。

(原標題:致公黨中央主席萬鋼:中國將成爲世界科技進步的推動者)

致公黨中央主席萬鋼:中國將成爲世界科技進步的推動者

中新社北京10月3日電 全國政協副主席、致公黨中央主席萬鋼近日接受《中國新聞週刊》專訪時表示,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科技整體水平大幅提升,一些重要領域躋身世界先進行列,衆多領域正由跟跑者向並行者、領跑者轉變。

9月18日,第九中國-東盟(柳州)汽車工業博覽會在廣西柳州市開幕。當天,現場有超過300款車型集中展示,其中的VR設備和大學生方程式賽車等“新鮮物件”,吸引民衆的眼球。此次的VR設備可將體驗者懸吊在空中,進行沉浸式體驗,吸引不少民衆排隊。而廣西科技大學的大學生方程式賽車,則憑藉超低坐姿和科技感的造型吸引了民衆乘坐體驗。圖爲汽博會現場人流絡繹不絕。王以照 攝

圖爲汽博會現場人流絡繹不絕。王以照 攝

中國致公黨(簡稱致公黨)由華僑社團美洲致公堂發起,1925年在美國舊金山成立,具有鮮明的僑海特色。

回顧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科技發展進程,萬鋼說,第三次科技革命興起之際,新中國剛成立不久,百廢待興。上世紀50年代,中共中央發出“向科學進軍”的號召。“文革”十年動亂,中國錯失了通過科技創新推動產業變革、實現經濟發展的良機。1978年全國科學技術大會召開,迎來了科學的春天。此後,國家先後頒佈了一系列科技計劃、《1986—2000年全國科學技術發展規劃綱要》,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趕上了電子信息產業變革的末班車。2006年初,中共中央、國務院召開科學技術大會,發佈了《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確定了“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科技工作方針。

中共十八大把創新驅動發展作爲國家重點發展戰略。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科技三會”(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發出了建設科技強國的號召,提出了科技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雙輪驅動的發展方略,描繪了“三步走”的宏偉藍圖。中共十九大進一步明確了建設創新型國家的目標,要求在2020年基本建成中國特色國家創新體系,有力支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一個百年目標的實現。

萬鋼表示,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當前中國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個大變局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人類社會正面臨廣度和深度都前所未有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若能抓住這一重要戰略機遇,中國有望成爲重要科技和經濟領域新標準、新規則制定的參與者,成爲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推動者。

十八大以來,中國迎來了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海歸潮。萬鋼介紹,近幾年全國兩會上,致公黨中央先後提出加強華僑華人和海歸留學人員創新創業政策支持、健全投資權益保護和社會保障政策法規、完善華僑華人回國發展服務體系、加快推進離岸創新創業的創建工作等建議。

同時,致公黨近年還加強與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合作,爲海外人才創業搭建平臺、打造良好創業環境等,深化推動海外人才創新創業。

面向未來,萬鋼表示,致公黨要秉承“致力爲公、僑海報國”的立黨宗旨,繼續做好聯繫、引導、服務工作,爲僑海科技人才發揮作用創建平臺,更好地探索新路徑、積累新經驗、採取新舉措,努力開創僑海人士報國工作的新局面。(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