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原諒我在看第二集末尾,海清和孫儷飆戲這一段時,當時完全沉浸在了劇情裏,沒有注意到兩位演員的演技,畢竟這兩位飆戲的時候,臺詞和劇情都太精彩,特別是孫儷爲了勸海清買房,說了一句:連你們這麼優秀的人(博士、醫生)都買不起房的話,這也太不公平了。所以追劇過程中,我沒有注意到演技這個問題,後來看大家評論,經過部分朋友的點撥,好像確實也有點這個意思,海清目前的表現似乎真的更突出一些。

【作者 :青煙嶺】

昨晚(2月21日),東方衛視、北京衛視首播了電視劇《安家》,這部劇原名《賣房子的人》,過去一年,曾憑藉主演陣容、預告片段等在網絡上引發過多次熱搜。

改名風波

此劇版權來自日劇《賣房子的女人》,早期,有影視劇公司將原版故事拿給編劇六六看,希望她做改編,但一直以原創示人的六六決定重做故事,便蹲點了多家中介,開始了自己的創作,最終選定以上海爲背景展開。

後來這部劇取名《賣房子的人》,並預告會在2020年初播出。確定2月下旬播出後,片方又臨時改名《安家》,當時也在網絡引發了一波吐槽,因爲這部劇前期的宣傳陣勢太大了,很多粉絲已經篤定《賣房子的人》,對《安家》這個名字不太認可。

而要探討這兩個名字本身,《賣房子的人》的吸引力確實比《安家》大很多,很容易讓人感覺到戲劇衝突,“安家”過於柔和、委婉了。不過目前已經確定,一切也都是後話了。

觀衆口碑

那麼,昨晚《安家》播出兩集後,口碑怎麼樣呢?看了不少觀衆的評論,感覺“頗爲失望,但還會再追一陣子”的意見佔了大多數,失望的原因主要在於部分情節略微失真,並且孫儷的演技不如預想中高超。

情節方面,剛播出兩集就來討論,有點爲時尚早,那我們一起來說說孫儷的演技。確實,《安家》播出後,女主孫儷的演技,是最被關注的。

針對這一點,觀衆們怎麼看呢?有一條留言令人頗爲注意,很多朋友點贊並跟帖表示了贊同,他稱:孫儷和海清飆戲時,get到海清比較多。

這位朋友說的其實很委婉了,但跟帖的觀衆一語道破,紛紛表示:對比才能看出差距,海清演技比孫儷好太多!

原諒我在看第二集末尾,海清和孫儷飆戲這一段時,當時完全沉浸在了劇情裏,沒有注意到兩位演員的演技,畢竟這兩位飆戲的時候,臺詞和劇情都太精彩,特別是孫儷爲了勸海清買房,說了一句:連你們這麼優秀的人(博士、醫生)都買不起房的話,這也太不公平了……這簡直是編劇、電視劇、房地產公司的教科書式語言啊,海清在劇中被這句話深深感動,我也紅了眼眶。

所以追劇過程中,我沒有注意到演技這個問題,後來看大家評論,經過部分朋友的點撥,好像確實也有點這個意思,海清目前的表現似乎真的更突出一些。《安家》中,每次看海清出場,她飾演的婦產科醫生,不論是在醫院還是在生活中,都非常自然,令人很難出戲。而孫儷在中介公司對員工大發脾氣的場景,或多或少有些讓人覺得莫名其妙。

《蝸居》後,再談房子

說到海清,就再多說幾句。大家注意到了嗎?海清在劇中的老公,還是她里程碑式的作品《蝸居》裏那位,看到兩人時隔10多年再度演繹夫妻,這個親切感啊,簡直爆棚。

而《蝸居》裏面,當時也是海清要買房展開的,編劇也是六六。這麼多年過去了,六六、海清、海清老公再度聯手,還是圍繞房子的題材,怎麼說都是一份經典記憶的再現啊!

從那個年代走過來的朋友都知道,當初看《蝸居》時,很多觀衆大罵劇中人物“毀三觀”,但後來一個又一個的社會事件告訴我們,現實遠遠比電視劇更狗血……所以,隨着時間的流逝,人們反倒懷念起《蝸居》這部劇了,部分觀衆也認爲,劇中看似令人難以置信的情節,其實就是生活本來的面貌。

所以,拿這個結論來看《安家》,部分大家匪夷所思的橋段,如果你認真去想,或許也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畢竟在創作這個故事時,編劇六六到了很多地方實地考察,出於對編劇、對這些優秀演員的信任,我們也該接着追一追這部劇。而且,從《蝸居》到《安家》,十幾年過去了,國人買房的問題依舊嚴峻,或許,後續通過電視劇再反觀買房這個問題,我們能夠獲得更多啓發。

尾聲

我也是從《蝸居》以後,開始對海清有了天然的好感,後來不論《小別離》、《小歡喜》,還是如今的《安家》,感覺她雖然一直都在飾演媽媽,但每次的角色都總是那麼可愛,和生活中不少苦哈哈的家庭婦女不同,海清演繹的角色,大多令人覺得又有趣又親切。

再看孫儷這幾年,她的作品也都很優秀,但總覺得有些被“神話”了,她是優秀沒錯,也是演員裏面比較出色的,但某些時候似乎被捧得太高了,這會導致觀衆對她有過高的期待,其實對她本身是不利的。比如當下,作爲《安家》的女一號,剛剛播出兩集,孫儷的演技就受到如此多評價不一的討論,根本原因也許正是這幾年她一直被放在“神壇”太久了吧……當然,以上也只是我和部分網友的個人看法,不同之處還請大家多提意見,咱們一起探討。

——原創首發,侵權必究!作者:青煙嶺,本職樂評、影評,特殊時期也撰寫社會類新聞。歡迎關注我,一起交流,聯絡可找“青煙嶺”的同名微博。

本文爲***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