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我国的科举这一项制度算是确定了下来,借着这个途径,一些出身贫寒的有识之士可以登上政治舞台了,所以这项制度算是当时的一大进步。

可是通过文书记载发现,却有一个人是真的很有才干,成功考上了状元,皇帝却因为他长相丑陋,所以剥夺了他的状元之位。随后他怀恨在心,实力壮大后推翻了当时的王朝。这个人就是黄巢。

黄家贩盐为生,所以家境非常富裕,黄巢从小就学习骑射,在学业上也花费了很多的精力,他的父母都对他抱有很多的期待。成年后黄巢就去考取功名,但是多次落榜。随后他另寻适合自己的出路,于是想到了武考这个途径。黄巢凭借着自身的武艺,战胜了其他的人,算是那一届当之无愧的武状元。

可是当时的皇帝唐僖宗在看到了黄巢后,就直接选了其他人作为武状元。此事在黄巢那里成为一个心结,但是无力反抗,因此内心怀恨。

874年的时候,各地天灾频繁,再加上当时的皇帝政策压迫百姓,百姓苦不堪言,所以一些人聚集在一起揭竿而起,他们迅速占领了几个地区。黄巢本身对朝廷就不满,趁着这个机会也召集了自己的人手,响应了起义的号召。

因为黄巢本身自身的武学才能就很高,所以带领着军队很快的攻陷了主要的城池。在另一位首领去世后,黄巢凭借着英勇善战很快成为了军队的领袖。随后他又带领军队占领了多个地方,打到了长安,唐僖宗只能带领着大臣和自己的嫔妃慌忙逃难。

攻下了长安后,因为黄巢对待百姓的政策比较温和,他一点都不打扰当地市民的正常生活,所以大家都没有抱怨,于是就很顺利的就入主了皇宫。在880年的十二月,黄巢登上了皇位,改国号为“大齐”,分封了当时的有功之臣,并且大赦天下。在他的统治下,当时的百姓生活也算安稳。

这件事说来有点滑稽,但是也是可以理解的。身为一国皇帝,本来就应该好好的善待和利用人才来巩固自己的社稷,可是唐僖宗却因为他人的长相就否定了对方的才干,这样的昏君又怎么可能好好的对待自己的子民。所以说如果有人能推翻这样的君主,可能对百姓来说反而是件幸事。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