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刻意练习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发现或构建模型,建立心理表征,这是需要通过阅读,实践,总结,反思而来,找到最简单的,最基本的那个道理。在方法论中,我们说到刻意练习的关键,在于发现或构建模型,而模型,应用的最好当属查理芒格。

如何进行刻意练习?3000字给你说清楚

这是易客志的第11篇原创分享

01刻意练习的概念

知乎大V采铜写过一本书叫《精进》,副标题是——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标题略显鸡血,却又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

怎样才能让自己成为一个厉害的人?新手与大师之间的差别在哪里?为什么,有那么多年工作经验,还是没成为专家?

原因就在于:刻意练习。

首次提出“刻意练习”这个概念的是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Florida State University)心理学家安德斯·艾利克森 K. Anders Ericsson。

艾利克森在“专业特长科学”领域潜心几十年,研究了一系列行业或领域中的专家级人物:国际象棋大师、顶尖小提琴家、运动明星、记忆高手、拼字冠军、杰出医生等。

最后他发现,不论在什么行业或领域,提高技能与能力的最有效方法全都遵循一系列原则,他把它们命名为“刻意练习”。为此著作了一本书,叫《刻意练习》。

对于在任何行业或领域中希望提升自己的每个人,刻意练习是黄金标准,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强大的学习方法。刻意练习也是最强的练习体系。

那刻意练习到底是什么呢?

简言之,刻意练习就是专门为了提高能力而被刻意设计出来的练习。

我在普通人如何摆脱平庸走向卓越?这篇文章中,提到过刻意练习的前世今生。在本篇文章中,我们从另一个更宏大的方面来看看刻意练习是什么?以及如何进行刻意练习,成为很厉害的人?

如何进行刻意练习?3000字给你说清楚

02刻意练习的方法论

在《刻意练习》这本书中,作者提到的刻意练习的方法太多了,而且很晦涩,难懂。

有一句话很重要:任何方法论超过3个以上都不能叫方法论。

那刻意练习的方法论是什么呢?

第一, 构建模型;

第二, 刻意练习;

第三, 及时反馈。

1) 构建模型

本质上讲,刻意练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创建模型,用K. Anders Ericsson的专用术语来讲,即构建心理表征。

心理表征,是指一种与我们大脑正在思考的某个物体、某个观点、某些信息或者其他任何事物相对应的心理结构,或具体或抽象。

也许这么说,还是不好理解,没关系,我们换个说法。

王维刚老师在《万万没想到》中专门写到了刻意练习,他就心理表征提出了一个问题:

专业人士在基础训练时,学的是什么?

套路。心理表征即套路。王维刚老师认为心理表征就是我们常说的套路。

何为套路?

围棋的定式;编程的算法;数学的公式;物理的定理;都是套路。

一个围棋大师的棋艺水平,不是看他总下棋的时间,而是看他研究围棋定式的时间。

再比如,为什么那些心理专家能够对一个患有心理疾病的人三言两语开导出来,原因就在他们脑子里有大量的这种“套路”,换句话说就是心理表征。

对于侦探专家,也是因为有大量习得过的套路,能够针对某一线索推断出更多的案情来,而换作普通人一般做不到。

除了套路,模式也是心理表征。

对于模式,运用的最好的人是查理芒格,据说查理芒格脑子里有100多个思维模型,他称之为“普世智慧”。

芒格说过一句话:“手里拿着锤子的人,看啥都是钉子”。这是思维模型的欠缺。

另一个值得研究的人物——瑞达利欧,在他所著的《原则》中,总结了他几十年来的成功经验和多达500多条的原则。

运用这些模型和原则,使得他们获得了巨大成就。

@孤独大脑的老喻定义成功是这样的一个公式:

成功=核心算法*大量重复动作。

这里的核心算法也是我们所说的模型。

所以,刻意练习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是发现或者创建专业领域背后的模型。

如何进行刻意练习?3000字给你说清楚

2) 刻意练习

上面说过,刻意练习是专门为了提高能力而被设计出来的。

因此,刻意练习最大的误区,便是进行自动化的重复。

为什么开了20多年的出租车司机,其驾驶水平远还不如只有5年车龄的司机?

为什么业余足球运动员的球技就是没有专业运动员的高?

为什么业余象棋爱好者的棋艺赶不上专业象棋大师的水平?

原因就在于他们每次练习时都是自动化的重复,而没有进行为了提高能力的刻意练习。专门的刻意练习应该是怎样的?

据报道统计,美国高水平的橄榄球运动员只有1%的时间用于比赛,其他时间都在针对技术动作的基础训练。

我们小时候学习音乐或体操时,会进行分块,分节训练,把整体分成多个部分,一块一块的反复练习,最后再整体拉通练习。背书也是如此,一章一章的背,再整体拉通背。

中国国家运动员的训练方式是以赛代练,有人说,正是这种方式,导致了运动员的基本功不扎实。

由此看出,刻意练习的核心是进行专项技能的大量重复动作,而不是自动化的重复练习。换言之,刻意练习是针对关键技能进行大量重复训练,而不是以实战代替技能训练。

3) 及时反馈

为什么那些优秀的运动员还需要教练?尽管他们的技术一定比教练厉害。

教练最大的作用,是能以旁观者的角度提供及时反馈。

而这种反馈尤为重要。

不管在练习任何技能或提高能力,大部分人很容易陷入自我而不察觉。

换言之,就是不知道自己的练习是否完全符合正确的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是让技能长在我们的脑子里,如果是错误的练习,其危害性将大到难以承受。

因此,在刻意练习中,及时反馈是必须的。

如何进行刻意练习?3000字给你说清楚

03刻意练习的应用

小马宋在《朋友圈的尖子生》中说到:

一个人的能力一般来自两个方面:第一种是通过不断实践、体验、试错、学习和模仿他人;第二种是通过读书来获得的。第一种是绝大部分人的选择和道路,而第二种是少数人才有的能力。

小马宋说李叫兽就属于第二种。

李叫兽是我很佩服的一个人,可能也是大多数佩服的人,因为很难相信他能在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深邃的思考。在看过《朋友圈的尖子生》之后,发现,原来李叫兽从小就习得了刻意练习这种方法。

比如,小时候,我们的叫兽老是被欺负,然后就去买了各种武打书籍,进行刻意练习,三个月后成了班上武打第一名。

正是由于这种成功的经历,让叫兽深知刻意练习的魔力。

李叫兽说:我的大学就在做一件事——刻意练习。每天看很多书,研究很多理论,然后用那个理论去指导我的生活。

比如,今天学习了决策树理论,晚上去吃饭时,我会用它来做决定;学习了《金字塔原理》的结论先行,原本5分钟的会议通知,我愿意花1个小时去写一段符合金字塔原理的通知。

这就是李叫兽。

如何进行刻意练习?3000字给你说清楚

李叫兽所用的方法全在这篇文章中:《为什么你有那么多知识,却还是没有洞见?》(ps:内容十分精彩,强烈推荐。)

方法论就3个:

第一, 任何事物背后必有道理。第二, 这个理论还可以解释其他什么现象?第三, 我的哪些行为可以用这个理论改进?

对应的概念有且只有三个:

第一,探究事物背后的本质;第二,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第三,构思知识的多种用法。

这也是李叫兽个人构建知识体系的方法论。

在我看来,这完全可以作为我们刻意练习的刻意练习。

1、这个理论还可以解释其他哪些现象(关联3-5个经验或案例)

2、我的哪些行为可以用这个理论改进?(选一个具体案例,设计刻意练习)

这是李叫兽的应用。在方法论中,我们说到刻意练习的关键,在于发现或构建模型,而模型,应用的最好当属查理芒格。

查理芒格有100多个思维模型,他说,商界有两条非常有用的古老守则:

  • 1、找到一个简单的、基本的道理;
  • 2、非常严格的按照这个道理行事。

    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总有一天,会意识到,我们已经成为同龄人中最有效率的人了。

    这个简单的、基本的道理,就是我们所说的模型,其学习姿势便是,将他们内置到大脑中去,即,让他们长在脑子里面。

    当然,对于查理芒格的多元思维模型,以我的道行,着实不能给大家分享,在这里,只是提一个引子,强调多元思维模型的重要性。

    最后,说说我个人对于刻意练习应用这回事。

    我的第一认知是大量阅读。阅读的重要性,想必每个人都知道。

    但不一定是每个人都真正的体会到。

    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阅读一定会经历这样的一个阶段:最开始不喜欢读,随着阅读量的加大加深,最后不读书反而难受。

    知道的越多,越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越多,读的书越多,越觉得自己无知。

    还有一个现象,不知你有没有发现,越早开始大量读书(此处是指非虚构书籍)的人,越早醒悟,越早出道。至少,我了解到和我观察到的人,是这样。

    这一点,在看人物传记的书籍时,感触特别强烈。

    当然,对于阅读的认知,最好的莫过于自己大量阅读之后,再来观察,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感知的。

    如何进行刻意练习?3000字给你说清楚

    04写在最后

    刻意练习的概念,方法论,应用大致讲完了,但学习还没完。而是开始。

    刻意练习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发现或构建模型,建立心理表征,这是需要通过阅读,实践,总结,反思而来,找到最简单的,最基本的那个道理;然后刻意练习,对于任何事物,不妨问自己两个问题,这个理论还能用哪些现象来解释?这个理论可以改进我的哪些行为?

    至于更高阶的刻意练习,就是运用查理芒格的多远思维模型。

    最后,我认为大量阅读是开启刻意练习心智的一条大路。

    愿你早点走向这条康庄大道。

    如何进行刻意练习?3000字给你说清楚

    END

    阅读书籍:《刻意练习》,作者安德斯·艾利克森K. Anders Ericsson。

    如何进行刻意练习?3000字给你说清楚

    《朋友圈的尖子生》,作者小马宋。

    如何进行刻意练习?3000字给你说清楚

    或者读读这些文章

    刘润:写作24年,从5块到6000万的三条终极写作武器

    写作是最好的投资

    普通人如何摆脱平庸走向卓越?

    如何高效学习?

    如何让你的表达更有逻辑?

    学会这20条写作原则,从此不再害怕写作

    易客志 ∣有用 | 有料 | 有趣

    阅读 | 思考 | 践行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