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陳女士醒來發現爸爸沒在屋裏,趕快出門找,一天過去了仍然沒有蹤跡,她求助救助站時,得知了可以通過頭條尋人發佈信息,她隨即將父親的走失信息提交在今日頭條上。10月13日,老家在湖北的陳女士求助今日頭條尋人公益項目,稱其帶着爸爸來北京看病,但爸爸獨自從賓館出門後走丟了。

10月13日,老家在湖北的陳女士求助今日頭條尋人公益項目,稱其帶着爸爸來北京看病,但爸爸獨自從賓館出門後走丟了。頭條尋人立即發佈了尋人啓事,自此後,陳女士不光沿街尋找父親,也翻遍了頭條尋人每日發佈的消息。巧的是,17日上午,陳女士突然在頭條尋人上看到了父親被救助的消息!

女兒的懊惱:帶父親來京看病,他卻走失了

10月13日,今日頭條尋人公益項目收到了家屬一則求助信息,陳女士的父親在西城區走失了。“我帶着爸爸專門從老家趕到北京來看病,我們回賓館等待檢查結果,昨天早上7點多,爸爸醒來後自己開門走了出去,就不見了。”陳女士醒來發現爸爸沒在屋裏,趕快出門找,一天過去了仍然沒有蹤跡,她求助救助站時,得知了可以通過頭條尋人發佈信息,她隨即將父親的走失信息提交在今日頭條上。

“求助了很多地方,實在不知道還能用什麼方法找到我爸爸!”陳女士哽咽着向頭條尋人工作人員說着情況。12日早7時許,陳女士的父親獨自出房間後,從賓館的側門離開,走上了廣安門大街。陳女士介紹,父親是湖北口音,戴黑色帽子,穿淺灰色的秋衣、秋褲,走路緩慢,右眼患白內障導致失明。“我爸爸52歲,經歷過車禍,面癱後導致嘴歪,有時還會意識不清醒,他剛來北京不到一週,對附近都不熟悉。”監控中,爸爸連外套都沒帶,只穿着單薄的秋衣秋褲,令陳女士十分揪心。

13日,頭條尋人接收到信息覈對無誤後,立即發佈了尋人啓事——五旬男子在北京走失,湖北口音,戴黑色帽子,右眼失明,穿秋衣。同時將走失信息推薦給了北京的部分今日頭條用戶,希望好心人能提供線索助母女團圓。

意外的重逢!女兒瀏覽百餘條尋親信息,終在頭條上找到爸爸煎熬的5天:爸爸找不到,就不離開了

陳女士怕媽媽擔驚受怕,起初不敢告訴她爸爸走丟的這個消息,但自己獨自尋人力量有限,她也逐漸承受不了這樣的難過心情。陳女士給媽媽買了票,也請家裏親戚來北京一塊幫忙找,身邊有了家人的陪伴,陳女士內心也更堅定了:爸爸找不到,就不離開了。

二環、三環,陳女士在地圖上鎖定了這個範圍,她想着爸爸不會乘坐地鐵等交通工具,移動範圍一定不大,她想着死死盯住這個區域,不困不餓時絕不休息,爸爸不在身邊的每一分鐘她都充滿了不安,哪怕是坐下休息的片刻,她也會打開頭條尋人,比對每一個救助站發佈的消息,看看有沒有爸爸的身影。

“城市太大了,監控也有死角,這附近都去過,但是都沒有我爸爸的蹤跡。”天逐漸轉涼,下雨時陳女士心裏更難過,不知道爸爸喫的什麼,天黑了有沒有地方歇息。陳女士和父親所住的賓館,也成了大家輪流歇息的地方,她盼着父親能找回這裏,也想着人多力量大。但大家找遍了附近大街小巷,卻總是失落而歸。

意外的重逢:在頭條尋人上又看見了爸爸

10月17日,陳女士已記不得是第幾次打開頭條尋人,引入眼簾的一則消息——昌平區尋親:50歲男子被救助,自述叫吳名,疑似精神障礙,讓她幾乎哭了出來。照片裏爸爸頭髮凌亂,眼睛似乎也睜不開,她顧不得多想,根據這則尋親消息,趕快聯繫了中西醫結合醫院分院救助辦公室。

意外的重逢!女兒瀏覽百餘條尋親信息,終在頭條上找到爸爸

原來,陳女士的父親是10月15日這天被派出所收助了,據北京市民政局接濟救助中心張正中副主任介紹,當時發現他的地方是五環外的昌平區霍營附近。民警將受助者安置到救助辦公室,但通過比對查詢,都沒有匹配上他的身份信息,救助辦公室工作人員發現受助者疑似精神異常,無法提供家庭信息,便將他的信息發給了頭條尋人。巧合的是,信息剛發佈不到1小時,陳女士就看到了這則消息。

陳女士趕快去接回了爸爸,還將這個消息告訴了頭條尋人工作人員。“爸爸暫時在醫院接受治療,這幾天在外面流浪,也發作了闌尾炎。”陳女士說道:“但爸爸認得出我和媽媽,真的感謝頭條尋人,沒有你們這次我都找不到。”

時隔5天,一家人終於在北京團圓了,張正中副主任介紹,目前接濟救助中心擬通過頭條尋人,把所有滯留人員信息都精準推送一遍,希望幫助更多受助人員早日回家,我們相信,將會有更多的家庭,迎來一個個小團圓。

這是頭條尋人公益項目自成立以來,成功尋找到的第7325名走失者;也是頭條尋人與各地救助站合作後,聯手幫助找到家人的第6056名救助站受助者。

意外的重逢!女兒瀏覽百餘條尋親信息,終在頭條上找到爸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