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這個世界上有兩個地方最危險,一個約旦河西岸,還有一個就是伊拉克北部。如今的伊拉克是死亡和絕望的代名詞,在世界和平、欣欣向榮的大背景下顯得格格不入,但這個國家在40年前曾是“中東雄獅,有一統伊斯蘭世界的潛力。

40年前的伊拉克,是世界第三大強國,富裕到什麼程度?

現在的伊拉克北部重鎮摩蘇爾

二戰以後,《雅爾塔協定》把確立全球新秩序,世界進入兩極格局,美國是一極,蘇聯是一極,到了70年代,伊拉克成爲中東地區的強權國家,1979年薩達姆通過政變上臺後,伊拉克的實力達到巔峯,稱伊拉克爲“世界第三極”。隨後薩達姆發動了長達8年的兩伊戰爭,拉開了伊拉克滑向深淵的序幕,那麼伊拉克以前富裕到什麼程度呢?

40年前的伊拉克,是世界第三大強國,富裕到什麼程度?

70年代的巴格達,底格里斯河大橋

1978年,伊拉克的外匯儲備接近400億美元,而當時中國的外匯儲備僅有1.67億美元。

伊拉克當時的人均年收入是8100美元,迪拜相比巴格達,還是城鄉結合部的水平。例如,著名的軍事評論家張召忠,他是國防大學教授,他1979年時在伊拉克工作,他當時的工資在國內是高收入人羣,但不足伊拉克平均月收入的“三十分之一”,可見差距之大。

40年前的伊拉克,是世界第三大強國,富裕到什麼程度?

70年代的巴格達

那時候的伊拉克的醫療免費,和古巴和朝鮮的全民醫療不一樣,他們雖然也是全民醫療,但是沒有藥。伊拉克的醫療系統發達,當時每萬人擁有60多個牀位,中國2011年時每萬人是38.1個牀位,美國是29個。

教育全免費,一直到大學,貧困出身的薩達姆在執政期間對教育非常重視,教師的平均年薪30萬美元以上,這個數字還是相對保守的說法,英國《每日郵報》曾做過統計,薩達姆時期的教師平均年薪是60萬美元,摺合人民幣400萬元左右。

40年前的伊拉克,是世界第三大強國,富裕到什麼程度?

如今的伊拉克人民

伊拉克的軍事力量在亞洲難覓敵手,包括以色列和敘利亞在內的地區強國只有躲在角落裏瑟瑟發抖的份,薩達姆敢舔着大臉說伊拉克是“世界第三極”是有依據的,陸軍超過100萬,主戰坦克5500輛,飛機1048架,各種裝甲車戰鬥車超過10000輛,他們還有飛毛腿導彈。

40年前的伊拉克,是世界第三大強國,富裕到什麼程度?

如今的巴格達

這也正是薩達姆敢叫板美國的底氣,因爲伊拉克強大到有一統伊斯蘭世界的潛力,威脅到了美國在中東地區的霸權,美國才決定打壓制裁伊拉克。

伊拉克從世界第三走到如今這一步,除了薩達姆的獨裁統治之外,美國也難辭其咎,沒有很好的控制好戰後局勢,給了伊斯蘭國以可乘之機,造成了今天難以挽回的局面。薩達姆死前曾說過:“沒有我的伊拉克什麼都不是”,現在看來,真讓他說對了。

40年前的伊拉克,是世界第三大強國,富裕到什麼程度?

有些事情就是這樣,直到失去了,才能領悟當初錯的有多徹底!

純手打,希望看完的朋友點個讚唄!

您有什麼想說的,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會一一回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