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群及文保单位是地域文化的载体,加强对其保护,也是延续和展示地域文化,保持中华传统文化多样性的需求。随着黄山市旅游的不断深入发展,屯溪老街的商业形态也随之多元化,在带来经济实惠的同时,却也给老街的防火应急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近日,记者来到屯溪老街,探寻这里的防火“秘诀”。

屯溪老街是中国保存最完整、最具有南宋和明清建筑风格的古代街市,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4月,屯溪老街被评为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也是安徽省唯一入选街区。

老街地形地貌特殊,通道过窄,与消防法和防火规范相冲突,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车无法进入,徽派建筑风貌,前店后坊后仓、楼上居楼下店、楼梯为木质结构,一旦发生火灾,不便于人员逃生,各类电器设备不断增多,部分电线存在超负荷和老化,部分经营户不规范的堆积货物、杂物和易燃物品等等情况,无不给消防安全带来了重大隐患。

在这种情况下,屯溪区政府老街专职消防队在区委区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应运而生。这支平均年才27岁的队伍,能够13秒完成灭火个人防护装备的穿戴、19秒完成空气呼吸器的佩戴、11秒完成两盘水带连接……过硬的素质是灭火、抢险、救援成功的关键,他们虽然不是消防战线的“正规军”,但在训练中他们的身手丝毫不亚于现役消防官兵。

与此同时,老街专职消防队根据古建筑保护的特点,自主研发“古建筑物联网防火大数据平台”,基本实现了“1分钟出警、3分钟到场、5分钟协同作战”。该平台运行3年多来,发现隐患6374起,解决隐患6041起。老街核心保护区没有发生过一起火灾。

古建物联网信息化平台主要功能包括一键联网报警、自动感知报警、微信报警、信息查询、老街灭火救援、应急指挥和日常防火检查、巡查管理等,实现了老街防火、灭火信息化,无缝衔接老街“135”火灾防控机制,在保证快速出警、科学调度和日常防火工作上有三大优势。管理人员可以通过PC和移动终端对数据库进行查阅、使用,为制定工作计划及应急预案提供科学的依据。

针对消防出警及应急救援,该平台还构建了精细化的地图引擎,将建筑物、消防栓、消防箱等公共消防设施的地理位置信息录入地理位置信息数据库,精度在10米以内。遇紧急情况时只需按下消防单位安装的报警按钮,报警点位置就会立即显示在指挥中心平台地图上;通过安装联网型温度烟感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燃气感应器等感应设备,自动感知消防单位是否有警情,一旦设备感应到相应警情,就会响起声光警报,同时报警主机将警情传输到指挥调度中心,而指挥中心就能第一时间获得告警信息,大大提高响应速度,降低火情蔓延风险。

联网型温度烟感传感器

一键报警按钮

目前物联网古建防火平台已经在屯溪老街全面应用,老街专职消防依托于该平台进行日常的防火检查及接警出警工作;老街正街300多户均安装了物联网设备,能够实现“按钮紧急报警”和“烟雾自动感知报警”,在紧急情况下,专职消防队员能够通过平台进行远程断电,防止由电力原因引起更大的损失。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