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中國機長》這部影片的話,那就是——感動。

看《中國機長》,熱血在激盪

感動來源於川航3U8633機長劉長健,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駕駛着擋風玻璃破損的飛機,在強對流積雨雲中找出路,硬是憑着專業的技術、穩健的操作、沉着的心理、高度的責任感帶着119名乘客安全着陸。劉長健無論是現實中還是影片中,都是當之無愧的英雄,但是《中國機長》並沒有將它導向英雄主義,實力派演員張涵予在片中沒有太多的表現,戴上吸氧面具後,只能通過堅毅的眼神和有力的手來呈現心理狀態。

張涵予自《集結號》以來,一直以堅毅果敢男人形象出現在銀幕上,長得不算標準好看,但其眉宇間的英氣,站如松坐如鐘的身姿,甚至不苟言笑的黑臉,完全符合中國傳統觀念中對完美男人的定義。

看《中國機長》,熱血在激盪

有張涵予在,戲至少不會難看。甚至可以這麼肯定地說。張涵予龐大的粉絲羣,也成爲這部國慶檔影片強有力的票房保證之一。

乘務長畢男,面對乘客刁難時不卑不亢機智聰慧,面對不明災難時沉着應對穩重又果敢。畢男帶領的這幾位面容姣好身姿綽約的空姐,日常是優雅美麗的化身,走在哪裏都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但是在飛機發生事故時,她們的訓練有素呈現出來,給乘客以信心,給乘客以指導,在關鍵時刻起到關鍵作用。

飾演畢男的袁泉,面對混亂局面時的一番話更是氣震全場。袁泉這個清瘦的美麗女人,總是給人高冷孤傲的感覺,但是這次出演乘務長柔中帶剛氣勢優雅兼備。

看《中國機長》,熱血在激盪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總是有人在負重前行。

飛機的安全係數高於所有交通工具,是因爲有太多人員太多力量在支撐。影片開始時一系列的鏡頭動作,呈現地面管制、塔臺管制、進近工作人員的日常工作,還有軍事管制區的日常訓練。

可能之前我們沒有想過託運一件行李也需要這麼複雜而又精準的操作,也沒有想過空姐甚至要檢查到手指甲,沒有想過機組人員每一趟都會有不同的組合,沒有想過飛機在天上看似如蒼鷹翱翔,其實有無數雙眼在觀察,無數個數據在導航通訊指揮,更沒有想過飛機一旦面臨危險,所有工作都在爲他們讓路,所有人員都在爲他們想辦法。

看《中國機長》,熱血在激盪

從來沒有想過,當我坐在飛機上,有那麼多人在關注着我這趟航班。透過《中國機長》,我們終於看見那無數雙銳利的眼、無數雙專業的手、無數顆責任的心。除了感動還能有什麼。

“四川8633,成都在叫你”,當飛機失聯後,地面工作人員空中機組人員不停的呼喚,內心只有一個想法“原來我並不孤單”。如果說,以最不希望的可能,如果萬一遇到了飛機事故,看過這部影片的人一定會減少恐懼感孤獨感。

至於從影片表現角度來說,有褒有貶,有人說看完電影,記不住一個情節記不住一個人,沒有亮點沒有高潮。

“衆生相”應該是本片的一個特點,從影片開始對機組人員的掃描一般的介紹,再對工作人員的“瀏覽翻閱”,再到乘客走馬觀花般的鏡頭掃過,可以看到每一個人,但是記不住幾個。如果說實在要在其中找一兩個着力點的話,那個臉上有着高原紅的藏族小孩是其中一個,他對機長劉長健說“扎西德勒”算是一次很好的人物“介紹”。飛機上那個打電話不掛機,然後一會要喫麪一會要喫粥的刺頭男,也算是其中一位。

看《中國機長》,熱血在激盪

119位乘客,沒有刻意的重點人物,也沒有將鏡頭集中於哪幾張漂亮臉蛋上,沒有刻意製造煽情細節,攝影師的鏡頭好像拿在乘務長畢男的手上,或者是拿在一臉黑相的機長劉長健手上,每個人都是飛機上的乘客,都是平等的人。也恰恰是在這種均勻用力上,感受到電影創作者關於“人人平等”的良苦用心。

這部影片確實沒有高潮,穿過積雨雲那一段應該算是最驚險的部分,但是電影創作者好像並沒有給予特別又特別的煽情與拔高。在呈現這個情節時,好像更多的是站在第二機長樑棟的角度。此時地面與飛機失去了聯繫,除了一個工作人員說了一句“太聰明瞭”,畢男和其他機組人員、乘客又與駕駛艙完全隔開,所以呈現方法就是樑棟和劉長健的眼神手勢了。此時聲音效果尤其重要,但是導演也把它放在剋制的範圍內,並沒有過度的表達。我認爲這也是這部影片難能可貴的品質。

看《中國機長》,熱血在激盪

提到《中國機長》,就很容易聯想到去年上映的《薩利機長》,湯姆·漢克斯主演的,都是空中事故。可能是中西方文化上的差異,兩部影片事故相似但是表達點不同。《薩利機長》主要表現的是飛機返航後,調查組對機長各個角度的評判。《中國機長》主要表現在事故發生後當時的處理。

所以在看這部電影之前我的建議是——儘可以找最大的銀幕最好的音響效果廳去看,將自己置身於那個場景中,會有不一樣的感動。

沒有淚水,但是心中會有熱血在激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