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味道,是家的味道。

那氣味裏鎖着親情,藏着綿延鄉愁;連接着往昔與今朝,他鄉與故鄉。

在《等着我》,曾有過這樣一位求助人。

他對原生家庭唯一的記憶就是家裏有垃圾場和汽油的味道。

自幼生活在養家,他忍受着養父母無盡的打罵。耳角被擰出血,他只能回到房間,對着鏡子用口水擦拭傷口。滿身的淤青讓他甚至無法平躺下來。

唯一陪伴他的是一隻叫小黃的小狗。多少個無助、無眠的夜裏,小黃用舌頭舔掉他的眼淚,窩在他的懷裏,安靜地聽他傾訴。

16歲時,他帶着打工賺來的50塊錢,蜷縮在汽車的後備箱裏,逃離了養家。

多年來,憑藉記憶中家的味道,也是僅存的寥寥線索,他在一個個不同的城市中穿梭。

在愛心尋人團的幫助下,他終於找到了那熟悉的味道。

原來,在他兒時被人販子搶走的那條巷子裏,有垃圾堆,而隨後,他被帶上了一輛汽車。

當初,被拐時聞到的垃圾場和汽油味道,讓他二十年來誤以爲是家的味道。

如今,與親人重逢的他可以感受故鄉的泥土芬芳,聞到母親做的飯菜香。

家的味道,給了我們最初的記憶,亦成爲我們嚮往的歸宿。

那是每逢佳節倍思親的牽掛,不管現實如何,不論身處何方,那味道指引着我們回到避風的港灣。

在那裏,棱角會被包容,傷痕會被治癒。

家的味道,親情的味道。

這味道,是最溫暖的人間煙火氣;這親情,是縱使跨越千山萬水,我也從不放棄與你團圓相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