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去年12月25日,首都規劃建設委員會在京召開第38次全體會議,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首都規劃重大事項向黨中央請示報告制度》,通報2018年度北京城市體檢情況。在疏解非首都功能方面,全會提出,嚴控增量,下更大力氣疏解存量,提高疏解的協同性和整體性,切實把人口、建築、商業、旅遊“四個密度”降下來。

(原標題:北京市委全會要求降低核心區人口、商業等“四個密度”)


2月22日,中國共產黨北京市第十二屆委員會第十二次全體會議召開。會議提出,要下更大力氣疏解存量,提高疏解的協同性和整體性,切實把人口、建築、商業、旅遊“四個密度”降下來。

將核心區作爲整體統一編制控規,在北京發展史上是第一次。據北京日報報道,此次全會指出,這是胸懷“兩個大局”,推動新時代首都新發展的重要之舉。

降低人口、建築、商業、旅遊“四個密度”

“核心區工作的全部要義,就是要不斷提高服務水平,保障國家政務活動安全、高效、有序運行。”全會強調,要始終把政治中心服務保障擺在首位,全力營造安全優良的政務環境。要結合功能疏解、搬遷騰退等工作,優化核心區功能佈局。

在疏解非首都功能方面,全會提出,嚴控增量,下更大力氣疏解存量,提高疏解的協同性和整體性,切實把人口、建築、商業、旅遊“四個密度”降下來。推動傳統商業區轉型升級,加強旅遊秩序管理,努力讓核心區靜下來。抓好騰籠換鳥,優化營商環境,發展“高精尖”產業,支持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總部經濟。金融街要強化國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做好“文化+”文章,推動文化與科技、金融融合發展。

按照北京市委黨校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在2018年12月聯合發佈《北京人口藍皮書:北京人口發展研究報告(2018)》,2013年至2017年,北京市中心城區人口密度有所下降。東城區人口密度從2013年的21715人/平方公里降低到2017年的20330人/平方公里,降幅6.4%;西城區人口密度從2013年的25787人/平方公里降低到2017年的24144人/平方公里,降幅也是6.4%。朝陽、海淀、豐臺、石景山四區的人口密度也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最近兩年,東城區、西城區人口持續減少。截至2019年末,東城區常住人口爲79.4萬人,比上年降低3.4%;西城區常住人口113.7萬人,比上年降低3.6%。

加大在京單位文物騰退力度,擴大保護範圍

在老城整體保護與復興方面,此次全會強調,要嚴格落實好“老城不能再拆了”的要求,堅持“保”字當頭,實現應保盡保。要加強歷史格局保護,保持核心區“兩軸、一城、一環”的空間佈局,彰顯老城獨一無二的壯美空間秩序。最大限度恢復歷史肌理,加強保護衚衕、四合院,逐步擴大歷史文化街區保護範圍。推進中軸線申遺保護。

此次全會還要求,加大在京單位文物騰退力度,堅持不求所有,但求民用、向社會開放。積極推動歷史文化遺產“活化”利用,用好老舊廠房,鼓勵導入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等文化服務功能。講好老北京故事,留住老北京的鄉愁和記憶。堅持風貌管控,保持古都風韻的基調,塑造平緩開闊、壯美有序、古今交融、莊重大氣的總體城市形象。提高城市設計水平,實施差異化管控和精細化引導,形成對古都風貌的完整烘托。

建立規劃督察制度,重大事項請示中央

北京市委十二次全會還強調,要堅持分類實施,推動街區保護更新。加強政策集成,制定適合核心區的標準規範和政策機制,引導多元投資主體參與,鼓勵各類設施時空共享,促進空間集約高效利用。

此次全會強調,要堅決維護規劃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健全規劃公開制度,用好體檢評估制度,建立規劃督察制度,推動規劃有序實施。加強對規劃實施情況的監督檢查,將規劃實施情況納入績效考覈和領導幹部責任審計,確保一張藍圖幹到底。牢固樹立全市“一盤棋”思想,加強協作,形成合力,共同把核心區規劃建設好。重大事項要按程序提交首規委審議,及時向黨中央、國務院請示報告。

去年年底,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調整加強首都規劃建設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將首規委調整爲雙主任。

去年12月25日,首都規劃建設委員會在京召開第38次全體會議,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首都規劃重大事項向黨中央請示報告制度》,通報2018年度北京城市體檢情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首規委主任丁薛祥主持會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首規委主任蔡奇出席。

張夢秋 本文來源:新京報 責任編輯:張夢秋_NB12544
相關文章